老子眼中的孔子究竟是不是聖人?

老子眼中的孔子究竟是不是聖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

這個詞語最初出於對“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聖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完美的。但後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但道家的黃老列莊;儒家的堯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聖人是受到後世公認的。在先秦,古代聖人一詞非儒家專有。

《黃帝內經》開篇在《上古天真論》談論了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種聖賢。對聖人是這樣描述的。曰:“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古文翻譯]

其次有稱作聖人的,安處於天地間的和氣,順合於八風的變化,讓自己的嗜慾喜好同於世俗,也就不會產生惱恨的情緒,行為並不脫離世俗,但舉動又不受世欲牽制。在外不使形體過度勞累,在內不讓思想有所負擔,務求精神安逸愉悅,以悠然自得為已功,形體不會衰憊,精神不會耗散,也同可活到百歲。

《說文解字》曰:“聖者,通也”。顯然,通什麼?成為了界定是不是聖人的核心指標。由此,歷史上大體有七種所謂的聖人之說。

聖人,一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二專指孔子;三指君主時代對帝王的尊稱;四稱皇后、皇太后;五泛稱佛、菩薩等得道者;六指對有異術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稱;七指清酒的別稱,亦指酒之清者。

那麼,孔聖人究竟通什麼呢?

孔子的主要成就,體現在道德學說、政治學說、經濟學說、教育思想、史學思想、美學思想、旅遊思想等幾個方面。其中,以道德政治學說為孔子思想的基礎。

孔子的道德政治學說,主張“仁義禮智信”,核心內容是“禮”與“仁”。

據《莊子》、《孔子家語》等典籍記載,孔子一生共有四次求教於老子。第四次求教在公元前501年。

《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當孔子向老子求問天道的時候,老子告訴說:“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

孔子拜見老子,問了幾個問題,孔子十分佩服。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

孔子道:“見之!”

弟子問:“老子何樣?”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也有說,孔子一生有六次問師於老子。無論孔子究竟有多少次問師於老子,無論每次想求教什麼?都可以確定,孔子與老子不僅有師生之緣,而且有思想的交流與傳承。那麼,老子是如何評價孔子思想的?


老子眼中的孔子究竟是不是聖人?


關於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禮”。

《道德經》第38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孔子看到“禮崩樂壞”這種現象,卻看不到人類社會的核心問題是“失道”久矣!不僅“失道”,而且已經“失德”、“失仁”、“失義”、“失禮”。孔子主張所謂的“克己復禮”,就是老子批判的“居其華”而“愚之始”,是“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關於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二“仁”。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中的核心。孔子以此建構了所謂的“德道”思想體系。孔子以性善論,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三極之道”的立人極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形成孔子所謂的“德道”思想體系。

老子在《道德經》第5章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顯然,這是老子直接批評孔子不是一位聖人,因為,老子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所以說,孔子“仁”的思想還處在凡夫的水平。老子對孔子的批評,不知當年孔子聽懂了沒有,估計當今社會聽懂者不多。

那麼,什麼是仁?為什麼聖人不仁?

釐清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兩個字“慈與仁”。《說文解字》曰:仁,親也。《禮記·經解》:上下相親謂之仁。《說文解字》曰:慈,愛也。從心,茲(cí)聲。

“慈與仁”都是“愛”的意思,但“慈愛”與“仁愛”是有本質區別的。“慈愛”是平等無分別之愛;“仁愛”是有取捨的愛,所謂親疏有別。

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天地對萬物的愛,聖人對百姓的愛,是平等而沒有任何取捨的無分別之愛,這才是真正的大愛無疆,是大慈,而不是親疏有別的所謂“仁愛”。

老子在《道德經》第67章中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這是老子給世人指明的救世之路。與老子思想相通的,還有釋迦牟尼的“大慈大悲”與“大智大行”思想。老子、釋迦牟尼的思想,都是建立在“證道”基礎上的。

孔子與老子、釋迦牟尼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證道”。印光大師言:“悟之名賢,證之名聖”。孔子由於“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所以,孔子註定是一位凡夫,孔子的知見必然是建立在思維基礎上的“凡夫知見”。所以,孔子這個“聖人”更多的是後世堆的一個“雪人”。

“凡夫知見”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爭”。《孟子·滕文公上》雲:“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荀子·性惡》雲:“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本性也哉”。《三字經》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等等。爭了二千多年,有結果嗎?沒有,爭論仍在繼續,問題依然如故。

因為,“凡夫知見”是不可能打開“人性”的,所以,凡夫根本不知道“人性”裡面有什麼?只能是瞎猜。


老子眼中的孔子究竟是不是聖人?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性?這就需要“開佛知見”。

人性是生死輪迴之本。人性(阿賴耶識)由人的本性(也稱第九識、淨識、佛識)與人的習性(阿賴耶識種子)組成。本性與習性是人性的一體兩面(手心與手背),都是與生俱來的。區別在於本性是恆常不變的,習性是受多世的熏習而隨緣變化的。

佛陀在《解深密經》中說:“阿陀那識(阿賴耶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與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這裡“一切種子如瀑流”就包含了善的種子、惡的種子、不善不惡的種子。我們常說的這個人的生性如何,包含了本性與習性。如果這個人善的種子顯行,所顯是善的一面。相反,如果惡的種子顯行,所顯是惡的一面。

雖然,孔子在“知見”上達不到聖人的境界,但是,孔子的思想境界還是遠遠高於一般的人,不影響孔子成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心懷謙恭,十分崇敬明道與心中有道的人。孔子對“道”充滿了敬畏之心,這可以從《論語·里仁》中看出。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意思是說,早晨明白了宇宙的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死而無憾了! 惜道重道之心躍然紙上,值得追求人生真諦的後人去認真的深思感悟“道”的重要性。

我們學習孔學,究竟應該從孔子那裡學習些什麼呢?


老子眼中的孔子究竟是不是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