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摘要

房住不炒定位堅定不移,土地作為市場重要要素加快流轉、保證供應,人才落戶政策不斷放寬,人才安居政策加快出臺頻率。同時減小疫情影響、穩定市場政策繼續出臺。

2020年4月,居住用地年內累計成交量降幅穩定在2成,一線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增速為8.4%,市場逐漸回暖。另,二線城市成交樓面價同比增幅加大,溢價率持續回升。

2020年一季度 66座大中城市中,合計成交規模降幅保持在20%以上,一二線商品房成交規模降速趨於穩定,並呈現降幅收窄趨勢,深圳及南京保持成交規模穩定增長。

TOP100房企1-4月累計銷售金額同比下降13%,相較1-3月份降幅收窄9.7個百分點,各大房企積極採取打折促銷等措施,在疫後恢復期收效顯著,4月單月TOP100房企成交金額同比增長127%。

地產政策分析


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方向

1. 房住不炒中央表態: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初截止至4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個機構前後共10次發文表態房住不炒的定位決心,保持“房住不炒”的主導定位方向,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推進將不受任何事件影響而改變,房地產不再成為刺激經濟的最主要手段。

2. 房住不炒地方表態: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初截止至4月25日,全國約16個省市及市區(包括南京、寧波、山東、青島、深圳、東莞等多個重點城市)16次發佈關於房住不炒的表態,堅持不以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目前各地主要以消費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包括拉動內需、加大投資力度等方式。


提升土地市場運轉效率

確保重點城市土地供應

1. 中央要求: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同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印發<2020>的通知》。這兩份重量級文件中均提到土地作為市場要素的重點,加快流通效率,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施行人地錢掛鉤的策略,有效提供重點城市的實際土地供應,並且合理安排土地供應範圍。以上政策主要內容為:建立公平合理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製度,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深入推進建設用地整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大“人地錢掛鉤”配套政策的激勵力度,加大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與吸納落戶數量掛鉤力度。改革建設用地計劃管理方式。推動建設用地資源向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傾斜。完善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施年度建設用地總量調控制度,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推動土地計劃指標更加合理化,城鄉建設用地指標使用應更多由省級政府負責。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登記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城鄉建設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

2. 地方政策: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年初截止至4月25日,全國約5省市及城區(包含北京、廣州、海南、濟南、西安等省市)發佈關於用地管理規範的政策,其中4月約4省市及城區出臺相關政策,主要涉及戰略留白用地、標準工業用地,土地二級市場轉讓分割等方面管理措施,為加快提升用地效率夯實法律基礎;另外,廈門、廣州花都、湖南、重慶等省市出臺“拍地即拿證”、“淨地供應”、“土拍預告制”等相關措施,加快土地供應效率,推動土地制度改革。廣西、瀋陽等省市則加快整理存量用地,盤活存量用地。


長江經濟帶在2020年將繼續保持重點發展區域地位

4月國家發改委及國務院三次發佈城市規劃建設方面政策,對全國發展規劃佈局及城市圈建設進行部署,其中提到新建成渝經濟圈,以及其他城市圈建設的推進,同時,著重對長江過江通道的建設進行規劃,並設立江西經濟試驗區。不難看出,長江三角一體化發展之下,長江經濟帶不斷擴大版圖,並增加重點發展區域,其在全國發展規劃佈局中的重要地位不斷提升。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隨著復工復業,人才安居政策加快出臺頻率

1. 中央政策:加快落戶限制放寬,增強人地錢掛鉤聯動效應,已然成為人口落戶政策的主導方向,國家部委強力推動該類政策的落實。在2020年4月9日,在中共中央、國務院於國家發改委發佈的2份文件中,除了土地要素的改革要求外,另外提出放寬落戶條件,加快城市城鎮化,同樣指導各地政府加快人口落戶、人才引進、人才安居類政策的出臺。

2. 地方政策:截止至4月25日,山東、天津、瀋陽、南昌等6省市及城區7次出臺相關政策,其中山東省多次提出濟南、青島加快放開落戶限制;南京、蘇州、杭州等9省市及城區12次出臺人才獎勵相關政策。而在4月,各地隨著以後復工復產的推進,正在加快人才引進的步伐,在人才安居類政策上加快出臺頻率以及覆蓋範圍。其中,青島、廈門、天津、廣州白雲區、蘇州工業園區均放寬部分人才類別的購房資格;衡陽、中山、汕頭、濟南等城市出臺相應的購房補貼政策;杭州出臺特定人才安家補貼等措施,吸引人才流入;溫州出臺人才購房優惠政策;杭州高層次人才優先購房;蘇州工業園區房地產開發企業應該將不少於其總建築面積60%的房源,吳江區則是30%的房源,優先出售給符合條件的園區人才。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多項政策調整,在疫情期間穩定房地產市場

1. 政策支持:在疫情期間,為將疫情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中央及各地政府均出臺了各類措施,其中通過用地計劃調整、加快用地供應、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預售節點提前等政策措施穩定供應端市場。在需求方面,加快銷售線上化政策體系的搭建,同時部分三四線城市為維護市場穩定,出臺契稅補貼等降低購房成本的政策。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也在各地補充出臺。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2. 市場規範: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4月25日,成都、蘇州、無錫、廣州、昆明等約14省市及城區15次出臺銷售管理及市場規範類政策,部分城市在4-5月開展整頓市場亂象政策,市場規範政策逐步落地,行政執法手段加強。


居住用地分析

01

居住用地成交量降幅穩定在2成,一線城市快速回暖

4月,全國352座城市合計住宅用地成交量為5326萬㎡,累計下滑20.8%,下跌幅度較3月進一步加大。但隨著廣州、上海等地加大土地供應,一線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累計同比由下滑轉換為增長,增速為8.4%。二線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量累計同比降幅收窄,而三四線始終保持下滑,疫情衝擊之下土地市場恢復緩慢。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02

二線城市成交樓面價同比增幅加大,溢價率持續回升

從近三年數據看,全國居住用地市場價格保持穩定。4月在疫後市場恢復期樓面價出現小幅反彈,其中,一線城市成交樓面價1.4萬元/㎡,環比增長20.6%,但同比仍下滑15.6%,由於地塊價值不同以及限價措施導致一線城市樓面價波動較大。二線城市樓面價環比增長20.9%,但同比增長0.4%。溢價率方面,全國各線城市平均溢價率環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二線城市平均溢價率持續增長,2020年4月達到18.0%,而一線城市溢價率控制較好,2020年4月平均溢價率為7.8%。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新房市場分析

01

66座大中城市4月成交量降速收窄2個百分點,市場恢復速度放緩

2020年4月66城新房市場合計成交套數與成交面積累計降速分別為28.0%、25.7%,疫情穩定之下,新房市場成交量減速環比3月收窄3個百分點。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02

一線城市成交量降幅開始收窄,二線城市回暖速度較慢

2020年4月一線城市成交套數同比下滑36.3%;成交面積同比下滑36.0%;二線城市成交套數同比下滑31.3%;成交面積同比下滑28.9%;三四線城市成交套數同比下滑17.2%;成交面積同比下滑14.8%。一線城市隨著疫情控制,新房成交量降速出現拐點,環比收窄5個百分點;二線城市降速環比3月保持穩定;三四線城市在契稅補貼等方面利好政策的激勵下,恢復速度略好於一二線城市,環比收窄5個百分點。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03

深圳和南京保持成交量上漲

一線城市排名較1-3月無變化,從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來看,上海累計降速環比收縮4%,廣州累計降速環比收縮4%,北京累計降速環比收縮6%,深圳累計增速環比再次上漲4%。總體看,北上廣累計同比下降幅度仍然接近或超過4成,市場緩慢復甦中,其中北京和上海市場由於高基數原因同比降幅最大。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1-4月份二線城市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為常州,環比1-3月份排名上升10名至第三名。此外繼續保持成交量累計同比增長的只有南京,1-4月份成交面積累計增長6%,與1-3月相同。總體看,二線城市在疫情恢復期表現一般,恢復速度緩慢,總體排名變化不大,預計未來政策規劃逐步落實,加上土地市場的回暖,將帶動二線城市復甦。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房企業績分析

4月單月TOP100房企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27%

2020年1-4月份,TOP100房企銷售19723億元,同比下降13%,相較1-3月份降幅收窄9.7%,各大房企積極採取打折促銷等措施,在疫後恢復期收效顯著,4月單月TOP100房企成交金額同比增長127%。

新房月報丨4月成交逐步穩定 預計後市加速回暖

數據備註:

1. 政策內容數據:來源於中央與地方各地各級政府官方網站掛出的政府文件、通知、公告等。

2. 住宅用地數據:統計為全國住宅地塊成交所有明細總和,包含全國352座城市,並按照“十三五”規劃,確定一線城市4座,二線城市45座,三四線城市303座。數據採集截止時間為4月29日。

3. 商品房/商品住宅數據:來源於各房企統計公報,城市數據主要為66座大中城市,主要分為一線城市4座,二線城市24座,三線城市38座。數據採集截止時間為4月28日。

4. 房企業績數據:來源於觀點地產網。

END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信息為研究院分析師獨立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意見,亦不保證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文中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市場交易和投資建議。本文版權為貝殼研究院所有,對本文保留一切權利,未經事先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翻版、複印、發表或引用本文的任何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