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隨著《清平樂》的熱映,我們看到了一部製作精良的歷史大劇,作為劇中的男主角宋仁宗最近很“火”,那麼歷史上的宋仁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今天隨著筆者來看一看!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宋朝全盛之時,仁宗天子御極之世。這一代君王,恭己無為,寬仁明聖,四海雍熙,八荒平靜,士農樂業,文武忠良。真個是:聖明有道唐虞世,日月無私天地春。—《東坡詩話》

這是一個無名氏對於宋仁宗的評價,一個“路人”都能對仁宗皇帝有著這麼高的評價,可想而知他有多麼受世人所推崇。宋仁宗是宋朝期間在位最長的皇帝,執政長達42年。他性情仁慈寬厚,在位期間比較節儉,勤政愛民,自然也受子民愛戴。宋仁宗執政時期國家安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他之所以被世人傳頌,是因為他擁有大多數皇帝所沒有的“仁”。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寬宏大度,上系天下,下系蒼生

仁,不僅是性情自主散發出來的,也是一種道德約束,從廣義上講更是一種情操。從三件小事上看看我們的仁宗皇帝到底有多麼的“仁”。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他的仁,大到天下,小到蒼生

話說大宋和西夏戰爭期間,有過三次比較大的戰役。兩方雖然都有勝有敗,但是長此以往的戰爭使得大宋以及遼國的百姓都苦不堪言。宋仁宗派出大臣富弼與前來的使者進行談判,最終大臣富弼說服了使者,遼國放棄索要三關之地的野心。為避免兩國再起軍事衝突引起不必要的邊防戰爭,宋仁宗決定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史稱慶曆和議,自此宋遼兩國和平共處。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此舉宋朝既沒有因此失半寸國土,也沒有引起兩國戰爭,這種智慧的舉措看起來是退一步,吃了虧,其實也不乏是一種兩全其美的好辦法。適當的退讓不是懦弱而是一種仁,這種仁包含一種智慧。宋仁宗作為一國之君,心繫黎明百姓,擔心一旦兩國交戰,會殃及百姓,戰爭無論勝負,都會損兵折將,所以說也避免了士卒與百姓的無謂的犧牲,也為國庫省了因戰爭產生的一筆數目不小的軍銀。不僅這些,據說遼國周邊鬧起饑荒時,宋仁宗出於人道主義下令賑災,解決了遼民的溫飽,幫扶遼國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宋仁宗勇於納諫,即便是被包拯的口水噴了一臉也不生氣

話說當年宋仁宗有一個寵妃張氏,想讓自己伯父做節度使,宋仁宗允諾,但包拯對其內伯父升節度使這件事頗為不滿,表示堅決反對,並叫來七名言官與之爭辯,實則怒懟,激烈時吐沫星子都噴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只是拂袖擦擦,對包拯絲毫沒有怪罪,並聽取了包拯與言官的意見。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對待身邊的人也能做到寬宏大量

還有一次,宋仁宗在後花園散步,口渴難當,當時沒找到值班的太監,也沒言聲,一進自己的寢宮就端起茶杯狂飲,並囑咐宮女對外不要聲張,究其原因怕當職小太監受罰。還譬如一次在用膳食吃到小石子,導致硌牙,忍著疼痛也不聲張,也是擔心御廚受罰,諸如此類小事不勝枚舉。這樣的小事就能看出來,宋仁宗對待身邊的人有多麼的寬厚,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是如此。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立志變革,頒佈新政

宋仁宗比較注重人才,廣納聖賢。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宋代聖賢大多數都出現在他掌政的時期,譬如歐陽修,王安石、范仲淹,畢昇等,他們盡其所能,大發光彩,為大宋文化與經濟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宋仁宗在位期間很大程度地解決了宋朝自建立以來的土地兼併與三冗問題,儘量減少龐大的開支,給百姓減輕稅負。因此宋仁宗時期經濟上達到了空前絕後的繁榮景象,國泰民安,邊防無戰事,在文化與科學領域上也有很大發展,堪稱“仁宗盛治”。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非同尋常的身世,造就不一樣的人生

宋仁宗的一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他為後來的皇帝做了好榜樣。其實宋仁宗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兩位母親,一個是養母太后劉娥,一個是生母李宸妃。這得要從宋仁宗的身世說起。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原來是劉娥的侍女,因宋仁宗三個兒子接連夭折,劉娥也沒能為其生個一男半女,皇家不能無後,所以在劉娥知情下,借李氏肚子生子,產下了趙禎,就是後來的皇帝宋仁宗。宋仁宗中年得子,喜色溢於言表,因李氏身份低微,為了趙禎的將來考慮,遂把趙禎交於當時的為皇后劉娥撫養。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在劉娥未去世前,宋仁宗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眾所周知,大娘娘劉娥對宋仁宗教育上比較嚴苛,垂簾聽政了輔佐了少年天子,也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一直以來劉娥都視宋仁宗如己出,外人是看不出的。其生母李氏面對自己兒子不能自己養,子在眼前,母子卻不能相認,李氏是比較鬱悶與難過的,但她不爭不吵,不哭不鬧,獨自承受一個母親的相思之苦,沒向親生兒子宋仁宗透露半點兒身世。兩個好女人,兩個好母親造就了一個好兒子,成就了一代仁慈的明君。


遼國皇帝為宋仁宗“痛哭”

宋仁宗駕崩後,舉國上下哭聲一片,商鋪停止營業,連街邊的小乞丐都燒紙錢祭奠,此消息傳到遼國,遼國舉國悲痛。史書上記載遼道宗痛苦說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此後,遼國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在歷史上是仁愛之君,遼國君主都為他痛哭


一個人的偉大之處,不在於他生前別人對他怎樣評價,而是看他身後。縱觀歷史,歷代皇帝能做到死後連自己的敵人都覺得心疼與惋惜的地步,僅有宋代仁君宋仁宗才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