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死后,除大将军姜维外,蜀汉还有多少大将?

佳宁姐姐说历史


导言

三国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期。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似乎进入了凋零的阶段。一句土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当然不是说廖化不行而是太老。诚然,蜀汉政权在扶持青年人方面是要差劲的许多。而国力的衰微也是中间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在《三国志》中提到的那些,所谓的后诸葛亮时代的杰出武官。

后诸葛亮时代的武将

这里要说明两点。第一,我是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二书进行检索得到的人物。可能存在偏差。只能展现其中一部分的情况。

第二,定义在诸葛亮死后的这些年间的武将。文官系统暂时不看,也有不少出将入相之人,如果算漏了也请包涵。好了我们开始盘点了。

题主说了除了姜维之外,所以姜维也不再盘点之内。

一、吴懿

诸葛亮去世后,吴懿从左将军升任车骑将军。这是蜀汉政权最高阶的军事长官了。为何他能做这个位子?因为他是蜀汉穆皇后吴氏的兄长是外戚。刘禅在失去了诸葛亮之后当然要提拔自家人来拱卫政权。吴懿就是最好的人选。当然他本事也还不错。诸葛亮病逝。吴懿受命为汉中都督,出镇蜀汉军事重镇汉中郡,并迁任车骑将军,授予节符,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三年后去世。当时人对他的评价:车骑高劲,惟其泛爱,以弱制强,不陷危坠。非常不错。

二、蒋琬

蒋琬是出相入将的另外一个代表。蜀汉继任的丞相大将军。在诸葛亮去世时,蒋琬担任的是尚书令,领益州刺史,也就是宰相的工作。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有点萧规曹随之感。

诸贤早世,宿将只一赵云,内治只一蒋琬,向宠、董允以下力皆有不逮将相之任。可惜死了之后,蜀汉真的就没有文武全才了。

三、张嶷

巴郡南充国县人。初为县功曹。刘备定蜀时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背着县长夫人,将其救出,张嶷因此得名。后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了在广汉作乱的贼寇。其后被任命为牙门将,随马忠多次平定南蛮叛乱,因功封为越巂太守。在郡十五年,平定当地叛乱,将破败的城郭重新建设,又打通了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甚得民心。后被征召回成都,越巂民感到悲伤,甘愿随张嶷至成都的越巂头目达百余人。官至荡寇将军,封关内侯。

他有一只特种部队叫“无当飞军”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是王平,据《三国志》记载,王平在马谡失街亭之后,因为表现出色而受到诸葛亮的提拔,统领无当飞军。 王平死后,这支军队交由张嶷统领。最终战死沙场也算是死得其所。蜀汉名将自然要算上他。

四、王平

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累封安汉侯。王平遵守并履行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然而不足的是,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

五、夏侯霸

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也是一个魏国反叛过来的重要人物。此后夏侯霸曾多次参与姜维对魏国的战事。延熙十八年(255年),魏国秉政的司马师病逝,姜维借机与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率领数万人出狄道,分兵三路北伐魏国,在洮西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是后期蜀国可以仰仗的将军之一。

六、霍弋

诸葛亮北驻汉中时用为丞相府记室,诸葛亮死后为黄门侍郎,刘禅立太子后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后永昌郡蛮夷作乱,刘禅以霍弋领永昌太守,率军讨伐,斩其豪帅,郡界宁静之后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统南中诸郡。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邓艾偷袭阴平,霍弋想率军救援成都,但刘禅以成都已有准备,不准,后刘禅投降,霍弋在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后,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降晋后仍为南中都督,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这位是官二代中的佼佼者。挺好的。

七、宗预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因病回成都,受任镇军大将军。蜀汉灭亡后,宗预随后主刘禅徙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宗预为人坦率耿直,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为吴、汉两国同盟的巩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八、邓芝

又一个车骑将军。邓芝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为吴大帝孙权所赏识。建兴六年(228年),丞相诸葛亮策划北伐,命邓芝与大将赵云佯攻郿城,以吸引魏国曹真军主力。建兴十二年(234年),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不久督领江州。延熙六年(243年),迁车骑将军,后授假节。又率军平定涪陵叛乱。延熙十四年(251年),邓芝病逝。

九、马岱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南阁水哥


魏延,字文长,是蜀汉除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之外的第六武将,武功高强,奇谋迭出,尤其善于防守。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随后魏延和长史杨仪发生了火并。

魏延斗争失败,被杨仪派出的马岱所杀,蜀汉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有人说,蜀汉自从魏延死后,只有姜维一个大将了,除了姜维之外,便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大将了,还流传说“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传言。真的是这样的吗?

并不是这样的,蜀汉自从魏延死后,除大将军姜维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六个大将。

马岱

马岱,是西凉马超的堂弟,也是马超手下与庞德齐名的大将。庞德在归顺曹操后,曾斩杀东吴大将陈武,还在襄樊之战中和关羽一百多回合战成平手。马岱是和庞德齐名的大将,武功也不会太差。

马岱曾两次和魏延交手,魏延都吃了大亏,第二次将魏延斩杀。因此,马岱仗着自己是西凉五虎上将马超的堂弟和斩杀魏延的战绩,蜀汉后期除魏延、姜维之外,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

王平

王平,本是益州人,却是从曹操阵营改换门庭,投奔到刘备阵营的。他和张郃闹翻后,放了一把火,便带着部下归顺了刘备。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

街亭之战中,马谡擅自改变诸葛亮的当道路口安营扎寨的安排,在山上驻扎,被张郃击败,丢掉街亭。这一战中,王平作为马谡副将,提出了最正确的守法,结果被马谡拒绝。在战后,马谡因丢失街亭,被诸葛亮军法处置,只有王平受到重用,被大力提拔。

此后,王平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在多次北伐中立下大功。魏延死后,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率领十万大军,发动兴势之战,攻打汉中,被王平成功击退。

罗宪

罗宪,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在亡国前,他镇守永安城。东吴见盟友蜀汉被曹魏所灭,想趁火打劫,分一杯羹。此时,永安城的大都督阎宇带领大军救援成都,只留给罗宪2000士兵。罗宪凭借着2000人,抵挡住东吴数万军队的进攻,长达半年之久。因此,蜀汉虽亡,大将犹在,也不是东吴所能染指的。

马忠

马忠,并不是东吴擒获关羽、射中黄忠的那个马忠,而是蜀汉后期平安三侯之一的大将马忠。公元233年,庲降都督张翼执法太严格,导致南蛮少数民族作乱不断。诸葛亮于是以马忠代张翼为新的庲降都督,前去平叛和治理南蛮。马忠来到南蛮后,不辱使命,击杀叛贼刘胄,平定叛乱。

从此之后,马忠在南蛮扎下了根,多年坐镇南蛮,也多次平叛,深得夷汉两族之心,因功被封为安南将军,后升为镇南大将军。 延熙十二年(249年),马忠死于任上,他的儿子马修继承爵位。因此,马忠也是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

霍弋

霍弋,字绍先,蜀汉大将霍峻之子,蜀汉后期大将。他继承了父亲霍峻的优秀基因,善于防守,坐镇南中,最后一任安南将军。在魏将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霍弋向后主刘禅上表,请求驰援成都,但被刘禅拒绝。

不久,后主刘禅投降,霍弋还在坚守,直到确认司马氏善待刘禅后,他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这样的忠臣,被称作蜀汉后期大将,当之无愧。《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晋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

向宠

向宠,最初为蜀汉牙门将,后逐渐升为大将。刘备夷陵之战被东吴陆逊火烧,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各路军队损失惨重,只有向宠的部队完好无损,得到刘备的称赞,受到重用。

诸葛亮发动北伐前,向刘禅上书《出师表》,其中提到的唯一一个大将就是向宠,说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是一个可以重用的大将。可惜的是,公元240年,向宠率军前往平定少数民族叛乱时,在混战中战死。

结语

以上六人,便是三国后期,魏延死后,除大将军姜维外的蜀汉大将。他们虽然无法和前期的蜀汉五虎上将相提并论,也是当时少有猛将。当然,廖化、张翼、张嶷也是三国后期为数不多的大将,本文由于篇幅有限,不再列举。正是由于以上诸多猛将,构成了蜀汉的铁血长城,蜀汉才能和曹魏分庭抗礼,坚持四十多年。

前往“魁哥说三国”公号,观看更多三国精彩文章。


魁哥说历史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前有「五虎上将」,打下蜀汉江山。后有「平安三侯」,拱卫蜀汉安全。

「平安三侯」是蜀汉中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他们的出现与蜀汉政权独特的地缘环境和国防战略有关。

蜀汉立国,三大战略

(武侯祠)

自关羽失荆州之后,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已然坐作古。蜀汉退守巴蜀,其独特的国防态势也造就了其独特的立国战略。

面对内外三大势力,蜀汉的立国战略就是北拒曹魏,东和孙吴,南抚夷越。这三大战略也造就了蜀汉的「平安三侯」。

虎卧北境,抗拒曹魏

(安汉侯 王平)

北方的曹魏一直是蜀汉最大的敌人,汉中是蜀汉政权的北大门,也是蜀汉北方最重要的军事基地。

「平安三侯」第一侯——王平,长期驻守汉中,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因功累封为安汉侯。

王平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战中保存了蜀汉的实力,不致因马谡失街亭而全军溃败。后在魏延兵乱中与马岱合击魏延,立下功劳。

此后王平长期驻守汉中,抗拒曹魏势力。后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兵 10 余万攻击汉中,汉中守军 3 万人,诸将十分惊恐,纷纷要求退守。王平立排众议固守待援,最终击溃曹爽!

驻守永安,东和孙吴

(阳武侯 邓芝)

孙吴对蜀汉而言,又爱又恨,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特别是孙吴夺取荆州后,两国关系开始变得脆弱,互相猜疑。

「平安三侯」第二侯邓芝,是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功臣」之首邓禹的后人。官至车骑将军,封阳武侯。

刘备兵败去世后,为修补两国关系,奉诸葛亮之命出使东吴,深得孙权器重,后驻守永安联合且防备东吴的势力,多次平定当地叛乱,固守蜀汉东大门。

邓芝十分勤俭,不蓄私财,到他去世时,家中也无余财。且体恤士卒,爱民如子。

镇守南中,威抚夷越

(彭乡侯 马忠)

除了曹魏和东吴,蜀汉在内部还有一个不安定因素,那就是南方的夷越少数民族。处理好与其的关系,安定内部,对蜀汉政权十分重要。

「平安三侯」第三侯马忠,官至镇南大将军,封彭乡侯。长期驻守南中,威恩并用。

马忠多次平叛,稳定了蜀汉南方的局势。马忠去世时,当地百姓纷纷前往灵堂吊唁,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信任。

安汉侯王平在北,阳武侯邓芝在东,彭乡侯马忠在南,三人各守一方,共同拱卫蜀汉政权。

三人分别于公元 248 年, 249 年 ,251 年去世,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十二年后的263年,蜀汉亡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