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過後無中華

在地球人的歷史上,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發生過斷層的人類文明,無論是華夏之政權還是夷族之統治,其文明之精髓並沒有因改朝換代而中斷,而是在吸收不同種族的文化基礎上不斷的發展前行。但一百多年前的洋務運動確是個例外。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全面西化的運動,它對中華文明的摧殘達到了中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可以說,洋務過後無中華。這裡的中華是指人類文化學意義上的中華,而非地理學和政治學範疇中的中華。

所謂地球上的人類文明,主要指是人類歷史上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自身和自身以外世界的適應能力和認知程度、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典章制度、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是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的總和。文明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要素:家庭觀念、生產生活工具、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法律制度、城市和國家等等。由於各種文明要素在時間和地域上的分佈並不均勻,文明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徵。

中華文明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基本成熟定型。集體主義,利他利我,以人為本是其精髓。和地球上其他文明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我們人類自組成社會後就面臨一個非常大的難題一一如何在社會成員中實現公平正義和保障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利益訴求,對於這個世界性難題,中華文明最早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併為人類確立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行為準則,為人類如何有效的處理義與利的世界性難題貢獻了中華智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為人類的義與利規定了邊界,而且在實踐層面將人與物做了徹底的區分,確立了以人本的目標追求,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華文明認為:人就是人,儘管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樣,擁有DNA雙螺旋結構,但人決不是動物,不是居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而是脫離了動物界的存在。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是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必須符合天道。替天行道就是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從而根本上解決了人的生命存在的目的、意義和價值,也解決了西方人所謂的終極關懷的問題。

中華文明還認為,人類道德的本質必須是利他的。強調他利利我,他利是我利的前提,個體利益只有容入群體利益之中才能存在,人類生命個體的價值只有在群體之中才能實現,這便集體主義的價值觀。西洋文化則相反,認為我利是他利的前提,導致個體盲目追求個人自由。因此,西方文化本質上是自私的,是不道德的。人類的自私是一切人性之惡的根源。西方文化的自私使個人的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之間永遠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衝突,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也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衝突。中華文明則強調人道應該順應天道,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的主觀願望和客觀現實相一致。一言一蔽之,中華文明是人的文明而所謂西洋文明只是是物的文明而已。

從人類文明進步的角度觀察,洋務運動不過就是一場東施效顰式的鬧劇。洋務運動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晚清洋務派進行的一場以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為手段,以圖挽救清朝統治為目的的所謂自救運動。儘管洋務運動的倡導者本能的意識到世界進入了千年一遇的大變局之中,但因其並沒有從人類發展的角度進行認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失敗自然是大概率事件。洋務派用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來指導洋務運動,企望達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標。其主導者以為,只要掌握了西方列強的科技手段,就可以用西方的長技抵制西方的侵略。但是30多年後甲午海戰的失敗,無情的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師夷長技”不僅沒能制夷,卻開啟了近百年的全盤西化之路,不僅沒有達到挽救清政府並使中國富強之目標,而且將中華文明推上了萬劫不復之路。一百多年來,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把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歸咎於中華文明的落後,甚至於有人把漢字和中醫藥都當做落後的原因。民國初年甚至上演了廢除中醫藥的鬧劇,摧毀了數千年中華文明佔具地球文明中央的自信與自豪。

鴉片戰爭的實質是東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碰撞。是西方落後的物質文明對東方人本主義文明的一次勝利。洋務運動因為沒有認識到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鬥爭的實質,救亡圖存沒有搞清楚真正需要救亡的目標,“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結果只能是“體無完膚,用到極致”。如果我們從近百年的人類發展史來看,被中華文明斥之為“奇技淫巧”的所謂西洋文明,帶給人類是兩次世界大戰和足夠毀滅地球人類文明的原子彈,我們就找到鴉片戰爭失敗的真正原因。人類的進步也不是單向的直線,它充滿曲折和挫折,落後有時候也會戰勝先進,鴉片戰爭就是這樣。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現在中國人都奔跑在挽救中華文明的道路上。但賣珠還櫝式的的所有運動都是和即定目標背道馳,南轅北轍。不論是從國民性入手,還是從國家政治制度入手,從技術角度入手,無不都走上了毀滅中華文明的歧路。從《醜陋的中國人》到用一個西方政治結構中權力最小的官員名稱來稱呼國家領導人,都是洋務運動全盤否定中華文明的結果。

可以說,任何形式的洋務運動都救不了中國,只有從中華文明的傳統中尋找和繼承,也許才能找到挽救中華文明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