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助推中國崛起

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助推中國崛起

在五千年連綿不絕的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在中華大地繁衍生息,它們相互借鑑、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儒家思想”主要表現在:積極進取的創造精神,激勵發憤圖強;忠心報國精神,培養愛國情懷;以義制利的精神,正確對待物質利益;仁愛精神,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強調以人為本,發揚主人翁的精神,以天下為己任,達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諧、求大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懲惡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五千多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觀念深入人心,它深深地滋潤著神州大地上的芸芸眾生,流淌在所有中國人血脈裡,熔鑄在所有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更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主張“中庸之道”,主張待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在經濟上,中庸思想使中國商人不會過度貪婪地去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物質財富,從而避免了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風險在中國爆發,保證了經濟的穩定。中庸思想能夠使中國人始終奉行“真誠合作,互惠互利”的準則。中庸之道使中國商人與顧客、商人與商人、商人與政府的關係良好,保證了經濟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今天,中國的商人遍及世界各地,中國的投資到達世界每個角落,“一帶一路”建設更是受到沿線國家普遍歡迎。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創造了人類歷史罕見的奇蹟,由於中國人始終奉行“中庸思想”,使中國從來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併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在政治上,中庸思想使中國政治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警惕左傾或右傾錯誤,並及時糾正各種錯誤,保證了國家相對和平穩定。與此相反,世界上許多國家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由於缺乏中庸思想,採取激進式地改革,導致改革徹底失敗,使國家長期陷入政局動盪、經濟停滯甚至崩潰狀態。

孔子主張“仁”的思想。對內主張實行“仁政”,對外主張實行“仁德”。“以和為貴”,“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海納百川,兼收幷蓄”,表現了中華民族重視天下和諧和相互友愛而非互相對抗或欺凌弱小。今天,中國提出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是這種大同精神的體現,這種大同精神為我國建立“和諧社會”以及“和平崛起”提供了廣泛的思想基礎。

孔子主張“大一統”思想,並使“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至高無上的政治靈魂,而秦始皇就是積極踐行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政治思想。儒家主張“天下一家”、“天下大同”、“天下為公”、“四海之內皆兄弟”。從國家疆域面積上看,消滅六國,統一中國,實現了“大”字;從國家指導思想上看,“焚書坑儒”、獨尊法家。漢朝以後,又獨尊儒術,實現了“一”字;從國家政治制度上看,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中央集權制取代諸侯盟主制,實現了“統”字。秦始皇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都是小“統”,而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才是大“統”。“大一統”思想使中國幾千年來實現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全面地統一,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儒家思想”提倡時時創新的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時時創新的精神體現。時時創新,意味著以開放的心態面對當今的世界,順應時代潮流,做時代的弄潮兒。今天,我們提出“與時俱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是與中華文明的時時創新精神相吻合的。在創新精神指引下,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據科技部統計:2018年,中國科研經費總投入居世界第二位。全國科研人員418萬,居世界第一。我國每年發明專利數量居世界第一位。科技論文總量和被引次數穩居世界第二。我國高科技企業有18.1萬家。我國綜合創新能力為世界第17位。2018年全球獨角獸高科技創新公司429家,其中,中國佔有205家,數量居世界第一位,而美國居第二位。我國在基因工程、航空航天、納米技術、超算技術、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引領世界潮流。現在,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創新大國。

中華“儒家思想”提倡以民為本的精神。“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宣示,也是與中國傳統文化以民為本的思想一脈相承的。

中華“儒家思想”還提倡歷史擔當的精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岳飛的“精忠報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毛澤東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以上這些拳拳的愛國情懷和擲地有聲的歷史擔當的文化精神也早已滲透到中國人的靈魂之中。今天,我們提出要構建人類命運的共同體,把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文化貢獻給全人類,就是在努力承擔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中華“儒家思想”還提倡自信自立、追求真理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從本質上看,提倡“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些精神早已深入到中國人的骨髓之中。正如魯迅所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人中的脊樑!今天,中國人對自己的社會制度、人生觀、價值觀越來越自信,對真理的追求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種自立自強自信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正促使中國走向成功!

中華“儒家思想”還提倡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每當國家和民族處於危急的緊要關頭,無數仁人志士總是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拯救我們多災多難的國家和民族。鴉片戰爭以後,面對西方列強的肆意侵略,為了救國救民,無數先進的中國人先後發起了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拯救國家和民族流盡了最後一滴血。1931年——1945年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生死關頭,國共兩黨從大局出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聯合起來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20世紀60——70年代,中國遭受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威脅,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中國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研製出“兩彈一星”和“核潛艇”,打破了西方的核壟斷,維護了國家的主權與安全,為中國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中華“儒家思想”還提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精神。“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實踐證明,中國人的這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精神,在日本戰敗以後,對日本犯下的累累罪行以德報怨,主動放棄日本戰爭賠款、饒恕日本罪犯表現得淋漓盡致!

總之,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仁的思想”、“大一統思想”“時時創新精神”、“以民為本的精神”、“歷史擔當的精神”、“自信自立、追求真理的精神”、“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精神”,鍛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性格與氣質,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它們在中國幾千年各個朝代不斷更替地過程中,起到了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儘管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多次分裂與動盪,但“分久必合”的大一統思想早已滲透到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無論哪個民族、哪個人物掌權,都把統一中國、復興中華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

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幾千來的生生不息不僅保證了中華文明的連綿不絕與欣欣向榮,而且保證了中國近代社會即使慘遭西方列強長期野蠻侵略,在多次陷入絕境的情況下,也能夠起死回生,轉危為安,並東山再起,再創新的輝煌!今天,中國再次登上世界之巔就是中華優秀文化最好的詮釋!

作者:田培斌 單位:湖南省澧縣小渡口鎮中學

職業: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