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阴阳

阴阳是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最古老的两个符号,最早见于《易经》,而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其根源也是不离阴阳之道。可以说阴阳就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那下面,长生就仔细的为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阴阳?

浅谈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阴阳

1.阴阳的形成由来

要想知道什么是阴阳,得从上古时代开始说起,相传先祖伏羲氏每天看到太阳日出日落,到了晚上,月亮又有盈亏圆缺。伏羲就开始想太阳与月亮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推动着它们在变化?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伏羲认为,有一种力量早上把太阳托起,晚上又把太阳拉下去,这一上一下,一托一拉,正好是两种互动的力量。伏羲又发现,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都感到温暖,而到了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人们就感到寒冷。于是伏羲就把太阳称之为阳,把月亮称为阴,阴与阳循环反复,周而复始,这股力量使得万物都受到它的影响而成长,这就是最早的阴阳划分。后来,伏羲又把阴阳用在生活当中,把向外扩张,好动的统称为阳,如天、日、男、大、高、上等。把向内缩,静止的统称之为阴,如地、月、女、内、小、退等。

浅谈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阴阳

2.阴阳的内涵

先哲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幼学琼林·夫妇》里就提到:“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故天地配以阴阳。”有男性而没有女性,人类就无法繁衍,同样,反过来亦是如此。另外在《内经·生气通天论》中也提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虽然对立,但是是一个整体,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以古人才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生生变化谓之易”的说法。

浅谈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阴阳

阴阳随时都在变动,太阳有东升西落,月亮有阴晴圆缺,海水有潮起潮落,四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但这个变动不是胡乱变的,而是在一个大整体的情况下变动,比如人体是一个整体,那人体内的动脉血与静脉血就是阴阳,它们相互转换,不管这两种血怎么变,人这个整体是不会变的,如果血流到外面,那人就会死亡。可见变动是在整体下的缓慢转换,如果胡乱变,那就乱套了。

浅谈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阴阳

阴阳虽然每时每刻的在变动,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即使短暂的平衡也会很快被打破,然后再追求平衡,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平衡,事物都是动态平衡中,如果真正的平衡不动了,那就是静止,死亡,混沌了。也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作用才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保证。

浅谈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阴阳

当我们用阴阳的观念去看待事物时,就会发现所有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评断事物的标准就是自然率。如果一个人每天脚踏实地辛辛苦苦的工作,也必然会得到好的结果。相反,要是天天研究歪门邪道,坑蒙拐骗那他最后的结果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的。

浅谈中华文化的总源头——阴阳

我是新入驻的作者长生,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关注吧!长生将每天与您一起研究中华文化,反对封建迷信,弘扬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