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金融實幹家

他曾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如今卻甘願做配角

十年知青生涯,他挑燈苦讀

心懷世界,他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緊緊相連

他就是清華大學國家金融學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

朱民:金融實幹家

坎坷歲月

1952年朱民出生於上海。1968年,16歲的朱民來到上海郊區的一家食品廠當知青。儘管白天工作十分勞累,晚上回到家裡,朱民仍然堅持讀書和學習,還會用空餘時間拉小提琴。

朱民:“每天要扛200斤的包子。最害怕的是扛580斤的椰子油,真的好怕,十年,整整十年。”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26歲的朱民走進了考場。他以數學滿分,英語幾乎滿分的成績,被複旦大學經濟系錄取。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金融實幹家

1985年,朱民赴美求學,先後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朱民於1991年進入世界銀行,成為總部政策局的經濟學家。

朱民:金融實幹家

回國發展

1999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中銀香港”上市計劃,專門成立辦公室,由朱民擔任主任。然而,當時中國銀行在香港的各個機構所有權結構錯綜複雜,他們需要合併賬戶、理清股權關係。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當時真的也是很不容易,因為這13家銀行,規模大小良莠不齊,要把13家銀行,拆掉再重新並在一起,那真是一個挺複雜的過程。”

幾噸重的資料報表要逐字逐句審閱,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放過。朱民帶領的團隊非常年輕,沒有工作經驗,有的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對朱民和他的團隊而言已經習以為常。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金融實幹家

鑑於香港方面的金融立法規定,各方意見又不能統一,立法會遲遲不能召開。生性好強的朱民找到了董建華,講明這件事對香港的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重要性,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如此化解了危機,中銀香港得以如期上市。

朱民:金融實幹家

在朱民的領導下,一年後,中國銀行成為國內首家H股和A股全流通發行上市的銀行。

加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發達國家經濟體受到嚴重創傷,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最有力的推動者。2009年10月,朱民調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半年後,58歲的朱民出任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成為首位進入IMF高層的中國人。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很多國際的有識之士就說,我們應該加大新經濟國家在國際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發言權。我覺得我能到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中國經濟的發展,這是國運,這是世界的趨勢。”

任職期間,朱民負責97個國家的宏觀督導,需要批審90多個國家每年的宏觀報告,每年要出差100天以上。更有幾十本筆記,記錄了他在IMF工作期間,每天隨手記下的工作筆記和行程。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金融實幹家

人民幣於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特別提款權)。這是中國融入與完善世界金融體系的重要一步。

迴歸教育研究

從IMF離職之後,朱民選擇回到清華大學,擔任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近期,朱民帶領十幾名博士生,進行“金融科技助力小微企業貸款”的課題研究。同時,朱民又對人工智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朱民:“人工智能我覺得正在顛覆未來。它改變通訊、搜索、旅行、服務、衛生,改變製造業和服務業,改變軍事和國防。我這個人從來對科技好奇心特別強,所以我就一頭就扎進去了。”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金融實幹家

2017年4月份,在深圳IT峰會上,朱民對人工智能發展的獨到見解打動了深圳市領導,他們隨即委託朱民為深圳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前不久,在清華大學舉辦的“未來已來,全球領袖論天下”系列講座中,朱民還客串了主持人。風趣幽默的主持風格,現場氣氛熱烈,掌聲、笑聲不斷。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金融實幹家

朱民:“其實人生都是慢成長,快成長的人是很少的。在慢成長的過程中,你要有原則地注意幾個方面,觀察,用心,學習,體驗,實踐,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成功。”

想要了解更多朱民的故事,請關注7月29日21:48,央視二套《財經人物週刊》。

編輯:趙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