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顓頊,華夏

部落聯盟首領上古“五帝”之一,姬姓,名乾荒;乃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亦是中華人文始祖之一。顓頊因佐少昊有功,被封於高陽;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顓頊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號“高陽氏”;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在後世流傳的顓頊事蹟中,顓頊與共工之戰最為著名。《淮南子·天文訓》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上面記載的戰爭描述非常為震撼,充斥著上古洪荒的氣息。由此衍生出來的“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更是成為與“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並稱的上古四大神話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顓頊與共工之戰的背景

涿鹿之戰以後,華夏、東夷兩大集團逐漸融合。在一些地區,分屬兩大部族集團的先民居地犬牙交錯,文化互相影響。正是這種融合,加速了河南及其鄰近地區的文化發展,較早地進入了龍山文化時代。傳說中與華夏、東夷兩集團關係都很密切的顓頊,就是在這樣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這一時期“顓頊與共工之戰(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的戰爭,就發生在距今大約4500年前

顓頊的地望在何處?

有關顓頊的傳說史書多有記載。

相傳顓頊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生於若水,實居窮桑,其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十歲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陽,後都於帝丘(今濮陽縣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壽九十八歲,號為高陽氏,列為五帝之一,死後葬於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裡中(今內黃縣三楊莊西)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內黃縣顓頊帝嚳陵

《竹書紀年》載:“元年,帝(顓頊)即位,居濮。

《左傳·昭公十七年》雲:“衛,顓頊之虛也,故曰帝丘。”《春秋·僖公三十一年》載:“衛遷於帝丘。”杜預注:“帝丘,今東郡濮陽縣 ,故帝顓頊之虛,故曰帝丘。”濮陽在上古時期,因為是"五帝"之一顓頊及其部族的活動中心,故有"顓頊遺都"和"帝丘"之稱。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顓頊遺都

帝丘古城,即今高城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東南部的五星鄉高城村,在黃河故道金堤河的南岸。高城之名源於帝顓頊高陽氏,高城原名高陽城。帝丘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稱謂,或曰商丘,或曰濮陽,其先後作為顓頊、閼伯、姒相、昆吾、商侯相土、衛國等的都城以及秦漢時期的東郡治所,時間長達2000多年(顓頊和濮陽的關係參考顓頊遺都在濮陽:濮陽高城遺址與顓頊帝丘的淵源)。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四五千年前,黃河故道並不在今天的位置上。

據《三皇五帝時代》考證,五帝時代,黃河自潼關向東暢道,經過孟津、洛水入河處,至大伓,向東經過輝縣共水、淇水、濁漳水(降水)的入黃河處(今河北肥鄉與曲周間),流入大陸澤(在今河北隆堯、鉅鹿、任縣三縣之間),向北分為九條支流,從而順利地流入大海(其中河北武強為入海口)。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歷代黃河變遷圖

當時,顓頊部落所在的帝丘位置,正處黃河(約當今衛河)東岸附近。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共工氏的地望在何處?

共工,又稱共工氏,相傳為上古時期共工氏部落的首領;因善於興修水利、治理水患,而長期擔任“水正(水官)”之職。在中國古代神話中被稱為水神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遠古時期,共工氏部族屬炎帝族的一支。新石器時代早期,共工氏部族分支就留居在太行山東南麓,也就是以現在的輝縣為核心,包括新鄉、焦作等地(輝縣與共工氏關係參考共工氏文化在輝縣:孟莊遺址與共工氏的淵源)。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輝縣是共工氏族的發祥地,也是共工的故里。這裡從有歷史起就與‘共’字相關,先後稱作“共地”、“共邑”’、“共國”、“共縣”、“共城”等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山海經·大荒北經》曰:“大荒之中,在山名不句,海水北入焉。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向。

共工之臺在輝縣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臺”是一座山,也就是現今之方山,因為方山為輝縣城北部最高的山,山形方正,且上部平坦可居,與共工之臺比較吻合;另一種說法認為共工之臺是一座城池,也就是發現的龍山時代孟莊遺址;第三種說法認為共工之臺就是共山頭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共工氏部落居住在以河南輝縣為中心的黃河中游河西地區一帶,這裡西北有高山,河流縱橫,洪水侵襲。共工帶領自己的部族經常與洪水搏鬥,積累了豐富的治水經驗。同時,共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利於水利灌溉,對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據文獻記載,“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這都說明共工氏與水的關係密切,並因治水有一定成績而享有威望。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共工氏

當顓頊登上歷史舞臺之時,共工氏已經是一個煊赫的部族。

原始社會晚期,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繼黃帝為該部落聯盟首領。他生於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陽東南),正處黃河(約當今衛河)東岸附近共工為炎帝氏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聯盟的首領,居住在黃河中游河西地區(大致在今河南輝縣境),在顓頊部落聯盟的上游。在顓頊高陽氏政權取得部落聯盟首領之位時,顓頊以藉口帶領軍隊南征北戰,降服各部落,共工氏為其中之一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顓頊與共工之戰的經過和結局

關於這場戰爭,文獻上有兩種說法:一說“顓頊嘗與共工爭矣”,“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另一種說法是“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其中戰爭的起因與水患有關,實質上卻是一場“爭為帝”的戰爭。仔細考察其戰爭背景,顓頊與共工爭為帝的記載,應該更符合歷史的原貌。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在“顓頊與共工之戰”中,戰爭進行得十分激烈。據文獻記載,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矣”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神話總歸是神話,雙方打到天崩地裂是不可能的。最有可能的應該是:

共工氏面對顓頊的挑戰逐漸失去優勢,因此不顧一切地利用治水積累的經驗,借洪水反擊顓頊。有研究者認為,文獻記載“共工振盪洪水,以薄空桑”的“空桑”,就是《呂氏春秋·古樂篇》所說的顓頊“實處空桑”之地,在帝丘西南,所以上述記載反映了共工曾利用洪水衝淹了處於黃河下游的顓頊部落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然而共工氏並未因此而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在戰爭中,共工用水攻之計造成洪水氾濫,對下游的部落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因此共工氏失道寡助,反而是顓頊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戰後,顓頊成為了華夏部落聯盟的最高領袖,歷史上的五帝之一;而共工氏則留下了一個“墮高堙庳,以害天下;禍亂並興,共工用滅”的結局。

戰爭影響

顓頊與共工之戰是一場“爭為帝”的戰爭,而且顓頊、共工分別為黃帝、炎帝的後裔可以看做是黃帝與炎帝坂泉之戰後,其內部爭鬥的延續。之後顓頊取代了共工“伯九有”的地位,更被尊為“帝顓頊”,共工則“伯而不王”,雖然失勢但仍長期活躍在歷史舞臺上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共工氏雕像

顓頊與共工之戰的考證:

有人認為:“顓頊與共工之戰”只是一個神話傳說,或者這些都是虛構的,並不能算作真實的歷史。然而,上古神話傳說也許不是真實的歷史,但可以從中折射出早期歷史的影子。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在歷史記載中,太行山東南的輝縣(古為共地)是炎帝后裔共工氏所在位於東面黃河下游的則是顓頊帝丘,雙方有交集是可以肯定的。除了顓頊與共工氏,還有一個氏族部落與二者相關,那就是祝融氏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祝融氏在何處?史書記載祝融氏就在黃河南岸的新鄭一帶(古為祝融之墟),與共工氏隔河相對(新鄭與祝融關係參考「原創」新鄭黃帝故里:祝融與黃帝世系)。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史記·楚世家》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祝融,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最著名氏族領袖之一。重黎黃帝后裔高陽氏的玄孫。帝嚳高辛氏時,任火正(官名),受封於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鄭一帶)

他以火施教,為民造福。帝嚳命名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

無論是顓頊與共工之戰,還是帝嚳時代共工與祝融之戰,三者之間都相距不遠。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另外,在顓頊與共工之戰中,還有一個地名非常重要,那就是

不周山

不周山在何處?《山海經·大荒西經》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等考證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北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而我們想要找到不周山

,“崑崙山”更是一個隔不過去的地理名詞。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崑崙山有關,因此被稱為“萬祖之山、中國第一神山”。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關於崑崙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山海經》、《淮南子》中。書中所描寫的

崑崙山在西北方向,高一萬多里,是黃帝在人間的行宮,西王母的瑤池也在此山之上。傳說崑崙山是黃河的源頭,盛產玉石,山上有不死樹和各種奇珍異獸。但因為崑崙山太神秘,它的位置便成了千古之謎,眾說紛紜,無一定論。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今天我們所說的崑崙山,一般指崑崙山脈(位於西藏與新疆的交界),由西漢時漢武帝確定。

張騫出使西域時,瞭解了很多西北的地理情況,他回來之後向漢武帝講述黃河源頭就在於闐(今新疆和田),於是漢武帝就把崑崙山定在於闐的南山,此後這一命名延續至今。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不過仍有很多史學家和地理研究者對這種說法有異議。遠的不說,和漢武帝同時的司馬遷就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于闐南山不夠高俊美麗,配不上崑崙之名

;後面的班固在他的《漢書》中對於闐南山也只稱南山,絲毫未提崑崙二字。

那麼傳說中的崑崙山真的在萬里之外新疆和西藏嗎?“共工怒觸不周山”又是否真的需要翻過西北千山萬水,才能尋找到傳說中的不周山?答案是不需要!因為古崑崙和不周山就在我們身邊。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在上古時期,實際上太行山就是廣義上的崑崙,後世經過不同學者的記載和誇張敘述才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神秘莫測。《海內北經》載:“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可見,堯舜禹等人生活的地方離崑崙並不遠。《海外南經》記載:“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墟東。”亦可知崑崙虛就在中原附近。今天有學者釋讀析城山就是古崑崙的論證;而太行山西北不遠的發鳩山,同樣有言其為不周山的說法。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山海經·海內西經》雲:“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欄。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鎮之。”《淮南子·地形訓》載:“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九井九門,弱水環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綜上所述,崑崙山山頂有懸圃仙境,中間有九重增城,九井九門,弱水環之,炎山外圍。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析城山

析城山,又名析津城山、聖王坪、東坪。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西南30公里處,方圓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在250萬年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四周崖壁似城,中間凹陷如盆,有東、西、南、北門分析,故曰析城。舊志:山峰頂平、四周如城,有東西南北四門,故名。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千百年來,周邊百姓一直都有稱呼析城山南北東西四缺口為南門、北門、東門、西門的說法。除四門之外,另有五處道路通往山頂,合稱“九門”,與《山海經》所載“崑崙九門”相合。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析城山山頂平坦,與歷山舜王坪相對,屬於高山草甸氣候,山頂有一湖泊,周圍繁花盛開,似瑤池懸圃;析城山南麓有紅砂嶺,紅砂遍地,似炎火之山。與《山海經》所記載“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相契。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析城山紅砂地貌

並且,析城山屬於喀斯特陷落窪地,有無數的天坑,在古代被稱為“井”。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溶洞、地下河,暗合“弱水環之”。析城山窪地內部有五座矮丘,邊沿有十二座低丘,與傳說中的崑崙“五城十二樓”同樣相合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因此,可以認為析城山即為傳說中的崑崙山。

據此也可以分析,太行山(析城山)為古崑崙,發鳩山就是崑崙西北的不周山。太行山東南的輝縣(古為共地)是炎帝后裔共工氏所在位於東面黃河下游的則是顓頊帝丘,南邊與共工氏隔河相對的就是祝融氏(新鄭古為祝融之墟)。無論是顓頊與共工之戰,還是共工與祝融之戰,又或者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洪水氾濫(實際上是利用洪水衝淹了處於黃河下游的顓頊部落,失敗後向北撤退到發鳩山附近),遠古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透過神話看歷史:顓頊與共工之戰,一段離我們並不遙遠的上古傳說

參考資料

《史記》

《淮南子》

《竹書紀年》

《左傳》

《春秋左傳》

《呂氏春秋》

《山海經》

《山西通志》

《三皇五帝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