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引言

自古以來,“長壽”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嚮往。早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在一統六國之後,就四處派人找尋仙草,煉製仙丹,開啟了我國皇帝追求永生的新篇章。唐朝時期,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也多次在詩作了表達了“仙人扶我頂,結髮受長生”的美好願望。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數千年的歲月長河中,關於養生的記載多如繁星,關於長壽的名人也舉不勝舉。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是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的。雖然“永生”並不現實,但退而求其次,“養生”卻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社會動亂的大環境下,“貴生”成為人民的嚮往

“養生”思想的萌芽,早在我國上古時期就有明顯的跡象。《史記·楚世家》中記載:五帝之一的皇帝之孫——顓頊,成功改變了“民神雜糅”的局面,實現了王權和貴族壟斷祭祀的特權,“神人合一”的社會主流學說變成了“神王合一”,這也是後世“天人合一”的養生思想源流。

此外,在石家河文化遺址出土的眾多文物中,隨處可見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和人物雕塑,鮮活的生命氣息撲面而來,這是上古時期,人們重視生命的一個絕佳印證,“重生”亦是“養生”的根基之一。在這樣的思想薰陶下,“養生”文化方興未艾。

若論長壽,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自然是“彭祖”了。民間傳聞,他“長年八百,綿壽永世"。以現代的科學思想來看,很難讓人信服。其實,這是一個謬傳。彭祖活了七百六十七甲子,按照上古時期的干支紀日法,換算結果是126年左右。雖然年歲“縮水”了好幾倍,但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字了。

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由於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落後,人們還不清楚疾病的發生機理,將之歸結為“天譴”。隨著人們的不斷實踐,也漸漸摸索出來了一些“養生之道”。這一點,首先反應在食物上:《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蓄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就是,現代中醫養生學裡的“食療”,可見由來已久。

時間來到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戰火紛亂。百姓們流離失所,飽受戰爭的荼毒,這個時候“生活”已然成為一種可望不可求的奢望。另一方面,戰爭也促進了各國文化的交流,人才的流動帶來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各國執政者為網羅人才,使出了渾身解數。比如秦孝公就曾廣發“求賢令”徵求天下有才之士,改變“列國卑秦”的局面。人才們在各國都得到了很好的禮遇,君主們對待人才的去留也都採取了很寬容的態度,在這種環境下,各個流派的學說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另外,社會生產力漸漸提高。人們開始認知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的主觀能動性,“天意”的權威地位受到了動搖,“民心”“民力”漸漸成為衡量命運的一杆標稱。在該時期的儒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都有著很明顯的“人文傾向”,主張“以人為本”。

如果說歐洲世界的“思想啟蒙”運動是一道撕裂中世紀黑夜的閃電,那麼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亦是一束光輝燦爛的火炬,它溫暖了流離失所的百姓。

“儒道同鳴”,養生先從“養心”開始

“養生”的目的是在於長壽,其關鍵在於一個“養”字,養生就如“養玉”,是由內而外,需要持續不斷的歲月浸泡的,絕不只是簡簡單單的“早睡早起”“粗茶淡飯”。所謂“修身養性”,修身養性才是養生的“核心”所在。

  • 儒家

儒家的首要理念就是“守禮”,“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往小了說就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社會秩序,堅守好自己的位置,不能僭越,這也是歷代統治者推行儒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即遵守“人禮”。在大的方面,應該表現為順應天時,合乎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遵循“天禮”。

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現代的科學研究也表明了,一個良好規律的作息時間,對於一個人的健康來說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孔子也提出了“貴生”的觀念,季路在問他祭祀之事時,孔子慨然回答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見,在孔子的教條裡,人是比神更重要的存在。

孔子在周遊列國講學的時候,衛靈公向他請教打仗的事情。孔子就很厭惡地說“祭祀禮儀之類的事我都知道,打仗的事情我一概不知”。第二天,孔子就離開了衛國。可見其對於屠戮生靈之事的排斥。這種思想也直接影響了亞聖孟子,孟子甚至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這樣“大逆不道”的觀點。包括喜歡和孟子唱反調的荀子也接納了儒家“貴生”的觀點。

另外,“尚德”也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色。《論語》中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可見,儒家已經把個人的道德和上天結合在了一起,教導人們要遵循上蒼的“禮法”,重視個人道德。孟子也說“浩然正氣”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所謂浩然正氣,就是存在天地之間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氣”,它需要人們用正義來培養,浩然之氣充盈的人無懼於世間之物,也自然健康長壽了。甚至,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能達到永生的境界,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他提出人可以為了正義的事業犧牲寶貴的生命,這樣看似相悖“貴生”的觀念,但恰恰是“貴生”的核心所在。因為這樣的人,雖然肉體死了,但是精神卻在世界上長存。司馬遷深受其影響,也發出了“死有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的聲音。

所以在筆者看來,儒家的養生之道最根本的地方在於追求精神長存。就如近代學者臧克家所說“有的人雖然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已經死了,但他還活著。”擁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一定是一個“永生”的人,養生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 道家

相比儒家的“入世”主張,道家更注重“出世”,也更注重“現實”。莊子在研究彭祖高壽的秘訣之後,提出這樣一種說法:“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行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以此為基礎衍生的“導氣之術”也成為指導五禽戲、太極、詠春等中華傳統武術的核心思想。

此外,“負陰而抱陽”“反者道之動”,是支撐道家學說的兩根柱石。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萬事萬物都是一體兩面的,既然有“陽”的一面,必然會有“陰”的一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物極必反”,因此在道家看來,只有陰陽達到平穩和諧的狀態才能保證長久不衰。

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另一方面老子“貴柔”,他認為柔軟的東西蘊含著很多強大的能量。當然老子的柔和絕對不是軟弱無力,而是一種更為旺盛的生命力的表現。就像人老了之後,堅硬的牙齒都掉光了,可是柔軟的舌頭還在。

“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種“不爭”“隨遇而安”的品性,是值得人們思考學習的。我國著名武術大師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說過,真正的武術就像水一樣,在不同的容器裡有著不同的形狀,因為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但就算外界環境再怎麼變化也改變不了水的本質。

莊子在《逍遙遊》中也說:“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不因為外人的讚譽而輕浮,也不因為別人的辱罵而沮喪,始終保持平靜的心態,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這就是道家的養生之道。

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養生文化的“儒道同鳴”

結語

無論儒家還是道家,他們的養生理念都重視內心和個人的修養。儒家重視品德,用自己的浩然正氣去感染別人,給社會帶來一股純淨的風氣。道家重視心境的磨練,以求達到“無欲則剛”的境界。在筆者看來,這兩種修養身心的主張都有著諸多借鑑的地方。

現代社會處於一個生活節奏很快的時代,很多浮誇的事物層出不窮。很多人都生活節奏非常不規律,少年衰老的速度普遍偏高,雖然有人會在“啤酒裡面放枸杞”,但這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養生還是要從養心開始!

參考文獻:

《論語》

《黃帝內經》

《逍遙遊》

《道德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