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岔村的脫貧答卷

楊岔村的脫貧答卷
楊岔村的脫貧答卷

村民靠養牛脫貧致富

楊岔村的脫貧答卷

村民居住環境改善

2019年12月,經固原市西吉縣自評,興平鄉楊岔村摘掉了窮帽子,退出貧困村序列。

楊岔村位於興平鄉南16公里處,距西吉縣城24公里,有8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96戶。此前,因道路不暢、吃水困難、沒有產業等原因,是全縣深度貧困村。

2014年,脫貧攻堅的號角激起了楊岔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藉助興平鄉大力實施的種養扶持政策,結合村裡地多,家家有養牛傳統的實際,養殖業被確定為楊岔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村民王學珍就是村裡養牛致富的典型。

王學珍家有8口人,因為兒子有殘疾,孫子正上學,家庭重擔全落在他的肩膀。鄉村幹部結合他家情況,鼓勵他養牛脫貧,王學珍貸款5萬元購進4頭牛。從此,王學珍起早貪黑,精心飼養,參加各種養殖技術培訓班。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學珍購買的2頭母牛不到一年時間產了犢,因牛犢膘肥色好,沒到出欄期就被客商預定,算上政府給予的補貼,收入近2萬元。

嚐到甜頭的王學珍擴大養殖規模,4年時間,從當初的4頭牛發展到存欄最多時30多頭,從一棟牛棚到能容納60頭牛的3棟牛棚,從一個不足100平方米到兩個200多平方米的青貯池,從購買草料到承包土地種植青貯玉米,從單純的養殖到販養結合......如今,他一年僅養牛收入6萬多元,生活水平、居住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座新房建的漂亮,花費多少錢?借錢沒有?”

“花了13萬元,這兩年我攢了一點錢,加上政府補貼,蓋新房的錢夠了。”

“以後還有什麼打算?”

“現在政府提供了這麼好的致富政策,養啥補啥,種啥補啥,以後把養殖規模再擴大,走規範化經營路子。”

王學珍和村支書馬平英的一問一答,不難感受到王學珍通過養殖脫貧的自信和致富奔小康的底氣。

發展養殖讓王學珍的生活大變樣,也讓村民有了榜樣。王建國之前常年在外務工,妻子在家照看孩子、耕種幾畝薄田,生活穩定。2017年,王建國的妻子鍘草時受傷,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王建國給妻子看病花掉了積蓄,生活水平降到了貧困標準線之下。事故發生後,包扶幹部和村幹部時常給王建國打氣,鼓勵他樹立生活信心。

2018年,王建國貸款5萬元,建了新牛棚,購買了4頭品種肉牛。因養牛有基礎,養殖有補貼,不到一年就見了效益。隨後,他調整種植結構,一門心思搞養殖,牛存欄量逐年增加,收入也越來越多。

“3頭牛賣了近4萬元,算上各種補貼,去年收入了8萬元。”算了算去年的收入賬,王建國的笑容裡流露出自豪和滿足。他說,今年準備擴建牛棚和青貯池,藉助政府扶持政策,再加把勁,增加收入。

埋頭苦幹摘窮帽,擼起袖子加油幹。現在,楊岔村有了四通八達的水泥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貧困戶醫療保險、商業險、意外傷害險、大病補充險實現了全覆蓋,建檔立卡戶也從之前的143戶728人下降為10戶4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10%。全村牛存欄由以前不到100頭髮展到1386頭,養牛支柱產業漸成氣候,楊岔村民鉚足幹勁,用雙手書寫著決戰脫貧攻堅的楊岔答卷。(記者王旭東文/圖)

來源:寧夏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