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些農村小孩不願意上學,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農村裡的二哥哥


農村小孩不願上學,這個應該是片面的問題。相對城市孩子,農村小孩的困難肯定更多一些。

現在農村基本上都是老人留守,偶爾一家會有個孩子在農村,多數都隨父母去了父母的工作,居住地。

小孩不願讀書,原因很多。第一,留守兒童缺少親情,父母長年在外,孩子隨著老年人生活,生活不習慣。而且老年人沒辦法輔導作業,現在學生很多作業要家長共同完成,老年人要麼不會,要麼沒時間,沒耐心。

第二,受同學排擠。現在的小孩攀比心非常強,經常一起比車,比房,比名牌。農村孩子有些條件差一些,會被同學嘲笑,看不起,自尊心受損,時間久了開始害怕去學校,從而厭學。

第三,交通不便。孩子如果農村上學,有的會走很長一段路。記得我們小時候上初中,會走一個小時山路,天不亮出門,天黑沒到家,出門哭,回家哭。以前的孩子上學有伴,現在農村人少,有的走半個,一個小時都沒有一個同伴。孩子覺得害怕,孤單,也會不願意上學。

當然了,還有很多其他的可能,家長要多和孩子談心,多溝通,儘量解決孩子的負擔,壓力才是正道!


寶哥的田園夢


我是周老師,土生土長的江南農村人,家鄉的山山水水,留給了我快樂的生活時光,也刻下了深刻地記憶。紮根山村教育三十載,歷經風風雨雨,嚐盡酸甜苦辣。目睹農村教育發展現狀,令人痛心,農村小孩不讀書現象日益突出,原因紛雜。

內因:學習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

教師朋友聚會,吐槽最多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曾有朋友在某小學任教,在圈中曬出班上的考試成績,班上 35 人,期中考試及格5人,優秀 0 人,大部分學生都是二十分、三十分,朋友戲謔這是一枝獨秀。

細細看來,真的為小傢伙們心酸。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小學基礎差,初中大廈岌岌可危。在我們初中,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每次檢測,全部科目及格的年級全校合起來也是個位數,在所有學科中,沒有最差,只有更差,英語、數學較慘,生物、地理需要記憶的那是慘不忍睹。

習慣了學生的一天天墮落,老師心憂,家長無奈。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也是日益衰落,學習動力更無從說起,“ 當天和尚撞天鍾” 成為了農村學校一道寒心的 “風景線”。

外因:家庭教育缺失,學習環境落後。

家庭教育缺失是孩子不願學習的主要原因。

  • 留守兒童現象突出。改革幾十年,國家經濟突飛猛進,然而,春風並未化作細雨,農村經濟相對還是較落後,為忙於生計,父母大多外出,留守兒童現象越來越嚴重。
  • 長輩教育素質尷尬。不能夠否認,相對於城市而言,農村百姓素質普遍較低,他們大多是接受完義務教育後堅守農村陣地,甚至於義務教育都沒有完成。自身知識的匱乏,無力對孩子進行輔導。爺爺奶奶管理的更是“放馬南山,自由馳騁”,無人管教,孩子不差都難。
  • 學習環境衰敗不堪。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有媽的像塊寶。此話一點不假,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農村孩子成材是難上加難。由於積習難改,部分留守兒童家庭對孩子教育不夠重視,近幾年,讀書無用論像瘟疫在農村盛行,初中畢業外出打工成為常態化,部分家長甚至於提前讓小孩輟學外出賺錢。眼看著他們輟學,眼看著他們起高樓,眼看著他們一代代素質低下,痛心!
  • 學習態度江河日下。隔代教育定後患無窮,長輩的溺愛,農村小孩成了名符其實的“南霸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上網、遊戲、打牌、曠課等成了家常便飯,學習態度差更加劇了小孩成績的惡化。

關鍵:教育發展不均衡,教學質量低劣。

教育不均衡制約了農村教育發展,教學質量低劣成為農村教育發展的瓶頸。

  • 硬件設施不夠完善。

儘管國家加大了農村的教育投入,但部分農村學校教學設施還遠待完善。低矮破舊的教學樓存在,教學設備陳舊老化依然,教師居住生活條件貧乏制約了農村教育的發展。

  • 師資力量後繼乏力。

有因就有果,農村學校條件艱苦,教師待遇一般,致使師資力量奇缺,在部分偏遠的山村學校,堅守陣地的還是代課教師,老教師退去,新教師缺乏使本就落後的山村教育雪上加霜。

  • 學校管理亟待加強。

學校管理決定了學校的生存狀況,更決定了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缺乏,辦學理念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者們要開拓思路,勇於教學改革,拓寬用人思路,加大績效考核,拔開迷霧,還農村教育一片藍天。

農村教育發展,我們急需努力。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農村教育的重要性,加大農村教育投入,端正農村辦學思想,深化農村教育改革,相信農村教育的春天會越來越好。

關注農村教育,關注學生成長。關注我,我們一起探索交流,謝謝。


周學文老師


你好,我是鄉野暖色調,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所以對農村的孩子比較瞭解,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我認為不願去上學,主要來源於家庭和學校兩方面的影響。

1、家庭問題。

家庭的影響對一個孩子的身心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農村的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太重視。

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又來源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或者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有些家長常年累月在外打工掙錢,只是逢年過節回幾次家,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對孩子的關心、引導少;有些家長則由於本身文化水平低,對孩子無從下手,只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判斷孩子的對錯,通常都是採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長此以往,一來造成了孩子我行我素的不良做派和牴觸、叛逆心理,二來孩子對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對人生很迷茫,對未來沒有期許,對讀書的作用和目的也沒有正確的認知,會認為讀書沒用或者用處不大,逐漸就開始厭學。


2、學校因素。

很多學校都比較看重升學率,哪怕最近幾年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學校裡班級之間或者學校與學校之間,明裡暗裡都會有個比較,比科目平均分,比排名等,也有的學校把學生成績,排名等作為教師的考核依據。雖然國家也明確規定不可體罰學生,不可區別對待,但依然存在很多老師對成績差的學生進行語言傷害、人身攻擊等,而且初小是一個孩子自尊心形成的重要階段,孩子成績差,沒有良好的溝通和教育方式,很容易讓他喪失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漸漸地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不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僅會複製父母的行為,還會複製這些行為背後的品格、修養、原則、格局。

作為父母,需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成為孩子的驕傲!引導孩子正確的為人處世觀,傳導積極向上的思維,讓孩子認識到知識的力量,努力學習,掌握知識才能掌控命運,要讓孩子願意學習,主動愛上學習!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共同探討。如果喜歡我的答案,請點個贊,加個關注,我們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