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缺陷,到底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三文愚


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對孩子的影響因人而異。

有段時間我也深信家庭缺陷對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覺得自己現在身上的缺點或多或少都是我的父母造成的。覺得我身上總能找到我父母的影子,那種自己十分討厭卻難以擺脫的東西。網絡上也時常能聽到埋怨父母的聲音,覺得自己之所以成今天的模樣都是父母給自己造成的,父母總拿自己跟其他孩子比,總在人多的時候批評自己造成現在很自卑。

後來,慢慢地發現為什麼在同一對父母的教養下會有不同性格的孩子呢?因為除了父母的教育,很多人忽視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同樣的遭到一件受委屈的事,有些孩子就異常悲傷,難以自拔,有的孩子卻能很快接受並消化負面情緒,重新振作起來。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孩子的自我調節,自我教育的問題。而自我教育的能力除了受父母教育得影響外,更多的是受個人的經歷的、學識等方面的影響。

所以,一個人的境遇不能說是家庭的影響,終究是個人的問題。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或多或少經受過心理陰影,沒有一個家庭能完美做到完全沒傷害過孩子,我們不要過多地強調家庭缺陷的不良影響,本來問題不大,說的人多了,感覺就成了真的。就算我們曾經受到過家庭缺陷的影響,但後面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知識的學習,生活的磨練,我們完全可以控制那些不良的影響。

不要把自己的失敗歸罪於他人,他人的影響力畢竟是有限的,主觀的意識才是不可動搖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我覺得也沒必要時時刻刻在意,有的家長總想做個滿分家長,有時候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就自責不已,緊張兮兮的。其實,養育孩子只要讓孩子知道並體會到我們是愛他的就可以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沒有人是完美的。


駱兒


我有一對冷戰了一輩子的父母,20歲之前的我時常後悔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在父母身邊,我感受不到一絲生活的美好。

灰暗的童年

說說他們為什麼要冷戰吧,引起他們矛盾最多的原因是為了生計。

我的老家在農村,母親是一個非常勤快的人,從天不亮就起床幹活,一直做到天黑,日復一日,非常辛苦。

父親也很勤勞,但比不上母親,父親覺得辛苦賺錢是很重要,也要適當享受生活,白天干活很累,中午有空就小睡一會,晚上還喜歡喝點小酒調節自己,甚至有時午餐也喝一點,但絕不是酗酒那種。

在我看來,父親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好,努力賺錢,同時善待自己。

但母親不喜歡,她覺得人活著就應該辛勤勞作,享受生活還太早,而且既是夫妻,就應該同甘共苦,於是,矛盾就產生了。

只要父親不幹活時,母親就不開心,看到父親喝酒,母親就拉著臉,說父親懶。

父親是一個比較內向、不善言辭的人,一旦母親生氣,父親就不說話,不搭理她,繼續該幹嘛幹嘛。

母親就更生氣,邊罵邊摔東西發洩情緒,有次氣到把父親的酒瓶砸碎,這下徹底惹惱了父親,人在氣頭上會說出一些特別傷人的話,尤其是男人發怒的時候,父親說:“你怎麼不在樑上吊死算了!”

就這麼一句話,深深刺痛了母親的心,埋頭哭了很久,而木訥的父親後來也沒有去安慰母親,至此兩人的感情就有了隔閡,母親心如死水,不再和父親說話,父親本就話少,也不主動向母親認錯——父親覺得他根本沒有錯,都是母親逼的。

這樣的冷戰會持續數月之久,即便後來關係有所緩和,但好景不長,又開始爭吵,然後持續更長的冷戰,就這樣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差,彼此都看不順眼,更不會互相關心。

而我,就是在這樣冰冷的環境中長大,沒有溫暖,沒有愛,只有一波一波的爭吵,越來越長的冷戰。

在學校聽到別人談到和父母開心歡樂的情節,我充滿了深深地、深深地羨慕,恨自己怎麼生在了這樣的家庭裡。

每天家裡都是冷冷清清,父母各自忙著農活,哪管我的情緒,甚至有時會將怨氣撒到我身上,我變得敏感而脆弱,心事無處說,越發內向自卑。


自我拯救

年少時,經常會想,假如時光倒流,我希望沒有來過這個世界、來到這個家庭裡,他們讓我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並影響了我一生的性格。

而當自己年歲漸長,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我才越發理解父母。

  • 有些事情,他們本身是無能為力的,因為他們幾乎沒有受過教育,不懂如何處理夫妻關係,在那個溫飽尚未解決的年代,他們更無暇關注孩子的心理。

  • 而他們吵架也只是為了生計,為了讓家庭的生活條件更好,為了讓子女不再過苦日子,只是他們各自的生活觀不同罷了。

也因為父母關係的影響,我不會重蹈覆轍,我知道夫妻吵架千萬不能惡語相向,更不能冷戰,這會加速夫妻關係的惡化,更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影響孩子的性格。

既為夫妻,便是緣分,應當彼此體貼,互相關愛,在愛的環境裡互尊互敬,攜手共度餘生。

而我也不能在童年的陰影裡過一輩子,人生那麼長,我的人生不能掌握在父母手裡,我要掙脫那個無形的桎梏,去過自己快樂的人生。

現在的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孩子身心健康,開朗善良,我和愛人相親相愛,我不再是那個自卑脆弱敏感的孩子,而是一個樂觀、積極、熱愛生活的人。

結語

原生家庭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自暴自棄,我們完全可以自我拯救,通過閱讀相關書籍,通過一些行動,去和父母深入地談一次,去接納自己,愛自己,讓自己走出這個影響,過好自己的人生。

相信我,我可以,你一定也可以。


我是小美,一個熱愛生活的80後寶媽。作為育嬰師和心理諮詢師,持續分享育兒之道;作為孩子的媽媽,保持終身成長,做孩子永遠的榜樣。

歡迎關注我,我會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


小梅趣味育兒


一個人一生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有爸爸媽媽,或許還有兄弟姐妹,伴隨我們長大的家庭,一個是結婚後組成的家庭。通常我們稱第一個為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最深的傷害從來不在表面,而在內心深處。如果我們在原生家庭裡受到的創傷,沒有得到治癒和成長,那麼就很有可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這就是原生家庭最強大的延續性。

就像有的父母脾氣很差,動不動就對孩子打罵,孩子長大後,發誓絕對不對自己的孩子這樣。結果每次孩子一做錯事,他就忍不住發火。

還有的孩子,從小就跟父母關係冷淡,等他們長大後,想跟自己的孩子親近,卻發現自己跟孩子越來越疏遠。

我的原生家庭就屬於前者,我一直很有意識的讓自己別成為父母的複製版,然而多數情況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爆脾氣。每次對孩子發完脾氣,腦海裡就顯現出小時候,爸爸對我發脾氣的情景。

深深的知道,原生家庭裡發生的事,改變不了,但不能讓孩子也飽受原生家庭的苦。這一次我可以成為自己的決定者。我開始改變自己,遇事不那麼急躁,對孩子多了一點包容和理解。慢慢的發現,很多之前抓狂的事,都沒什麼大不了的。跟孩子的相處也越來越愉快了。

什麼樣的家庭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呢?

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