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隆地產“內地之子”的局面該變了

  身為港企的恆隆地產,與眾多港企一樣,將手伸向內地後,規模上有了大發展,但如何平衡這些「兒子」們,也成為他的難題。

  引用恆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在 2018 業績會上說到的一句話:目前香港還是比較平穩的,內地就有一些特別的現象。

  只是沒想到這句話的背後居然是 90 億港元的分量。

  近日,恆隆地產計劃出售其位於佐敦、長沙灣等區域的四項非住宅物業,此言論一出,引起行業內各種聲音。

  四項物業市值共約 90 億港元,另外,還包括旺角地區一個多層停車場。

  恆隆的局面

  據悉,恆隆集團 2018 年物業銷售發生不少變化,全年銷售總額達 12.27 億港元,同比跌幅達 64%。若按半年計算,恆隆上半年銷售額為 10.32 億港元,則下半年的物業銷售只有 1.95 億港元。

  實際上,恆隆在去年僅售出了 3 間位於藍塘道 23-39 號的半獨立式大宅及 9 個浪澄灣單位(2017 年為 226 間)。去年出售完其 12 宗物業後,恆隆將只剩下 1 個朗澄灣特式單位以及 12 個藍塘道的大宅可供出售。

  另外,恆隆地產在內地主力發展商業物業,去年該集團分別在上海、瀋陽、天津等幾大城市的 8 個收租物業,為其帶來人民幣 27.55 億元的租賃收入,同比增長 3%。總體內地租賃物業組合收入則增漲 4% 至 35.77 億元。

  平均邊際利潤率仍處於較高水平為 65%,其中完成資產優化計劃的上海的恆隆廣場,去年總收入上升 10% 至 15.54 億元。

  據其管理層透露相關項目的進展稱,無錫項目寫字樓第二棟將在今年開張,接下來是改建的瀋陽康萊德酒店,其次是昆明的項目(樓面面積 43.2 萬平方米,包括購物商場、甲級辦公樓、服務式公寓),2020 年還有一個寫字樓+商場的項目。

  這樣看起來,似乎出售這四宗物業是最明智的選擇。

  只是顯得略有些狼狽。

  事實上,雖說恆隆大器晚成,在走出來之後,的確發展的不錯,但在港企之中並不在發展迅猛之列。

  尤其從近兩年的業績上,走得過於緩慢。

  新年伊始,恆隆也公佈了 2018 年業績,內地物業租金收入 35.77 億元(不含上海港匯恆隆廣場寫字樓),總體增長 4%,8 個購物中心租金收入 27.55 億元,增長 3%。儘管相較於 2017 年的零增長,2018 年租金總算稍微有了點起色,但單從數據講,顯得差強人意。

  這也是接替陳南祿 8 個月以來,盧韋柏交出的首份「成績單」。

  根據公告,恆隆地產在 2018 年的總收入為 94.08 億港元,大幅下滑 16%;總營業溢利為 68.22 億港元,跌幅達到 14%。

  曾被寄予厚望的盧韋柏,未能扭轉恆隆總收入持續兩年下跌。而恆隆在公告中給出瞭解釋:收入減少主要是由於2018年度出售的住宅較少。

  但恆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也特意表示:「儘管恆隆部分租賃面積因進行資產優化而需暫時關閉,但我們的租賃物業仍持續增長。」

  恆隆「內地之子」的局面

  我們再來看下恆隆在內地的佈局情況。

  已開業的 8 個購物中心中,三個項目出現租金下降的情況,幸得上海恆隆廣場這兩年改造大獲成功,才能在總體上不至於那麼難看。  

  但必須承認的是,外地項目和上海項目的財務表現依舊是冰火兩重天,上海恆隆廣場租金單價是大連恆隆廣場的 30 倍,強者恆強,弱者更弱。

  對於恆隆「偏心」的聲音不絕於耳,但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其實,一個正常購物中心的租金規律一般是在前五年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經過成長期後,如果不碰到行業週期影響,後期租金增長率逐漸趨於穩定。

  而有部分恆隆廣場的營業表現迥異於常規規律,基本上都是在開業前幾年租金微增甚至下降,經過慘淡調整後,再實現出租率和租金收入的提升。租金走勢反映出六個恆隆廣場幾乎都走過了同樣的道路:堅守自己認可的定位→被市場教育→調整回接地氣的定位。  

  冰冷的數據,說明恆隆的是否該轉變下這種尷尬的局面了。堅守核心地段、堅守物業品質、堅守品牌形象都值得被尊重,但一個購物中心佔比最大的成功衡量指標應該是消費者認可度。

  商業地產的局面

  在大陸,發展商業地產有三種主流模式:

  第一種:以龍湖、萬達、新城為代表,產品線單一但最具備普適性,採用非常清晰的住宅+商業雙輪驅動;

  第二種:以華潤為代表,出身高端,但設計了多元化的市場產品線,既未放棄高端市場,也有普適性產品;

  第三種:以大悅城和恆隆為代表,產品線單一且較小眾。  

  三種模式中前兩種最近幾年都風生水起,唯獨第三種發展黯然。大悅城目前能拿得出手的僅有北京和天津三項目。而發展商業地產最早的恆隆則好不到哪裡去,高端產品線比年輕時尚型產品線更難找到合適的地塊,客觀禁錮了拓展速度,也導致二線城市恆隆廣場不得不削足適履匹配產品線調性,從而陷入堅守然後被教育再調整的循環。

  2010 年之後,港資開發商在中國商業地產界異軍突起,首先是新鴻基、太古、嘉裡;然後是九龍倉、新世界,再到最近的香港置地,他們都表現出了對大陸市場更好的適用性。

  拓展模式上不像恆隆那樣堅守戰術,會更多的選擇和本土開發商合作,利用各自的優勢,產品線上也更加的靈活多變。

  如香港置地既能打造高端產品線王府中環,也能夠玩轉區域型購物中心 LCM,其重慶長嘉匯項目更是購物中心 + 街區組合,雖然進入市場較晚,但同樣贏得了市場口碑。

  九龍倉更不用說,三個 IFS 展示了可以碾壓的實力。

  在贏商網統計的 2018 年租金收入排名中,獨佔鰲頭的兩家都是港企,分別是九龍倉(61.96 億元)和太古地產(52.16 億元)。

  九龍倉

  如若算上九龍倉集團的 14.66 億元,整個「九龍倉系」今年上半年的租金收入高達 76.62 億元,約佔 17 家房企總租金數五分之一。

  早在九倉置業中期報告就已經顯示,2018 年 1-6 月,九倉置業投資收入增加 8% 至 71.23 億港元。

  其中海港城的收入(不包括酒店)增加 11% 至 51.57 億港元,佔總收入逾八成,商場成了最大的「租金收割機」,高達 37.64 億港元,且平均現時租金上升14%至每平方尺月租 487 港元。

  「租金大戶」title 外,海港城亦是全港「零售銷售額之冠」,同比增長 36.1% 至 186 億港元(2700 港元/月/平方呎),佔香港零售銷售總額 7.5%。

  太古地產

太古地產2018上半年運營數據

  上圖是 2018 上半年的數據,從中可看到,太古地產的物業投資總收入為 60.59 億港元,其中零售物業租金收入佔太古地產總租金收入近 43.3%,具體表現如下:

  大悅城

  那是不是全都發展的不錯呢?也不是。

  比如大悅城就不太樂觀。一片上漲聲中,大悅城地產「-0.92%」的數字異常扎眼。

  2018 年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悅城地產的投資物業及相關物業管理服務租金收入 17.15 億元,佔總收入的 42.6%,同比下降 0.92%。

  綜觀大悅城地產近三年半年租金收入數據,不難發現,這是其該項指標首次同比出現下跌。與此同時,公司期內的營業收入亦同比下跌 16.4% 至 40.27 億元。

大悅城地產近四年租金收入數據

  「2018 上半年整體營業額下降,除了管理輸出收入有 4% 增長,其他不同程度下降,為什麼?」質疑聲隨之而來。大悅城表示,營收下滑主要是因為銷售型業務收入下降。

  此外,雖然整體租金收入微降,但「相對成熟的大悅城(租金收入)是有增長的」。大悅城地產中報顯示,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大悅城商場租金收入同比增長 6.6%。其中成都大悅城和中糧廣場期內租金同比分別提升 24.7%、22.6%。

  但據贏商網查閱,雖然 2015-2017 年大悅城主要投資物業(以商場租金為主)半年租金收入呈上升趨勢,但增速卻整體下降,後三年對應的數字分別為 19.61%、4.92% 及 8.93%。

大悅城地產近四年半年主要投資物業租金收入

  對此,有業內人士如是評價,「2014-2017 年,是大悅城降槓桿發展的過程,主要還是受限於租金壓力。」

  四年沉澱後,資金顯然已不再是問題。今年上半年,大悅城平均借貸成本降至 4.20%,且手中握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115 億元,同比上漲 37%。

  加速的大悅城甚至提升了此前承諾的「2020 年 20 個大悅城」的目標。長遠來看,規模的擴張必然帶來租金上漲。但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這些大量沉澱資金的綜合體項目收支平衡,對大悅城而言,同樣是不可小覷的挑戰。

 小結

  可能是和大悅城有著相似的命運,所以大家總是會拿恆隆與之相比較。

  但客觀來說,二者都有各自的優勢,即便恆隆目前發展緩慢,也仍然不可否定其能力。

  在贏商網的本次統計之中,顯示在租金收入構成當中,恆隆內地租賃物業的收入反超香港。正如我們開頭提到的一般情況。

  物業的確是發展的不錯。

  對此,盧韋柏稱,「我們下半年內地物業的收入的增速,比上半年及之前一年明顯加快。」公告顯示,恆隆地產內地物業以人民幣計值的收入於 2018 年下半年及上半年按年分別錄得 6% 及 2% 的增長。

  對內地商業市場的現狀和前景,盧韋柏的看法和陳啟宗去年基本一致,「由於內地高端市場的表現回穩,我們對租賃市場表示審慎樂觀。」

  只是恆隆在內地項目上的運營策略上,真的需要改進其「上海依賴症」嚴重的問題,內地之子的局面也該變了 。否則在如今整體市場經濟局勢都不樂觀的情況下,很難走出好天地。(來源:地新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