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人都像陳念那麼幸運,有小北這樣的保護神

這幾天腦海裡一直都是電影《少年的你》,電影既讓人沉重,也讓人感動,同時讓人思考。

陳念被欺凌時,母親在外躲債,長期不在家,無法給予及時的保護,無奈之下,最後只好求助於混混小北。

小北外表看起來痞痞壞壞的,經常打架鬥毆,但內心卻十分善良,為人仗義,最後甘願犧牲自己的前途來保護陳念。看到陳念和小北用少年的善良彼此取暖、互相保護時,讓人唏噓感慨。尤其是電影最後,小北依然默默地走在陳念背後守護著她時,讓人看到充滿陽光的未來。

然而故事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真實生活中,當孩子受欺凌時,相信不大可能去尋找像小北這樣一個保護者,所以保護孩子的責任還是落在家長身上。

不是每個人都像陳念那麼幸運,有小北這樣的保護神

告訴孩子什麼是欺凌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讓人特別糾心,就是陳念和同學們一起上體育課,大家相互傳著球,可是沒有一個人把球傳給陳念,她站在那裡就像空氣一樣,那時候自己的心好像被什麼揪了一下。

當球終於落到陳念面前,她把球發給同學時,同學竟然沒有伸手去接,那一刻我感覺透心涼,這種無視的軟暴力比肢體暴力更傷人。

欺凌不僅是身體上的欺凌,以強欺弱,比如推搡、吐口水、踢打等等,還有心理上的欺凌,比如嘲諷、辱罵、排擠、造謠等等。被忽視不是那麼明顯的校園欺凌,但也是校園欺凌的一種,而這種情況在學校裡也是很普遍的。

據調查,孩子在學校被欺凌最常見的原因有外貌、身材以及家庭背景。同事說他讀初中時,班上就有一位被欺凌的同學。而這位同學之所以被全班同學排擠、戲弄、毆打,僅僅是因為長得特別醜。

電影中的陳念雖然是學霸,在班上成績非常優秀,但仍被班上同學冷暴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她有一位欠債躲債的母親。父母處於底層的職業、生活環境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因此這類家庭背景的父母需要特別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動向,警覺校園欺凌的發生。

不是每個人都像陳念那麼幸運,有小北這樣的保護神

孩子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電影一開始就是高三學生胡小蝶跳樓自殺,陳念用校服蓋住同學,以此保護死者最後的尊嚴。因為這樣的舉動,她成為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也因此有了和胡小蝶一樣的遭遇,她的凳子上也被潑上了紅墨水。

相同的是,陳念和胡小蝶一樣沉默,沒有問這是誰幹。不同的是,胡小蝶默默地坐了上去,讓紅墨水染紅自己的裙子。而陳念卻一直站在座椅旁邊,用倔強挺直的身體,無聲地質問班上每一個人,因此得到老師的注意,讓老師替自己發聲,提醒同學不要惡作劇。

常常有些孩子受到欺凌後,因為害怕或者自我保護意識薄弱,不知道如何應對,尤其是性格軟弱、比較內向的孩子,更加不太容易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保護自己的第一步是學會發聲。

當孩子受到欺凌時要及時說出來,可以大聲表示反抗,如果制止同學無果,事後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告訴家長,獲得大人們的幫助和支持。後來陳念被魏萊當街欺負時,她第一時間想到打電話報警,這也是不錯的保護辦法。

對於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家長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不斷強化。比如可以在家跟孩子進行模擬練習,訓練如何發聲、求救來保護自己;可以讓孩子從小學習武術、跆拳道,學習防身之術,強健體魄,強大心智;可以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身上最重要的器官,儘可能降低傷害等等。

不是每個人都像陳念那麼幸運,有小北這樣的保護神

圖片來源於《體育畫報》

家長要做孩子最有力的保護者

當孩子出現了人身傷害被欺凌的情況時,作為父母必須要做出及時且正確的反應。為什麼很多孩子被欺凌後,卻沒有第一時間告訴父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孩子不願意說,二是孩子不敢說

高中階段是孩子的心理“斷奶期”,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自尊心極強,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這是他們最想脫離父母的時候,以此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因而顯得叛逆。所以當自己被欺凌時,有時會因為面子,不太願意讓父母知道,以免被父母小看。

孩子不告訴父母的第二個原因是孩子不敢說,這裡面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怕父母擔心傷心,類似陳念,她被欺負後,在跟媽媽的通話中就隱瞞了事實。另一種是怕父母責罵。

有些父母日常習慣去比較、批評、嘲諷孩子,面對孩子的日常表現,慣用的語言就是,“你膽子太小了!”“你什麼都不會,一點用都沒有!”這樣的語言往往會造成孩子較低的自我評價,缺乏自信。如果父母在得知孩子被欺凌後,不是及時給予安慰,而是抱怨和批評時,等於是往孩子的傷口上撒鹽。為了避免責備,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說了。

不是每個人都像陳念那麼幸運,有小北這樣的保護神

因此,做為父母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第一時間表達自己出的情緒感受。不要一見面只會問孩子,“今天作業做完了嗎?“而是多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怎麼樣?開心嗎?跟同學玩什麼了?”以此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當父母知道孩子欺凌後,要第一時間與學校聯繫,瞭解事情詳細過程,在孩子受到嚴重傷害,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及時報警。

除了幫助孩子不被欺負外,父母還要告訴孩子如何不欺負他人。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獲得同齡人的認可,往往會做出一些趨同性的行為,例如跟著一起欺負他人,雖然有時他們覺得這只是好玩,但無形之中卻成為欺凌者的幫兇。

因而,父母要加強孩子的三觀教育,幫助孩子明辯事非,認識遠離品性惡劣的同學。如果孩子是被迫的,也需要第一時間發聲,及時告訴父母和老師,得到多方的支持和保護。

不是每個人都像陳念那麼幸運,有小北這樣的保護神

孩子說,班上有很多同學想要去看這部電影。做為青春期的孩子,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但我希望父母能夠陪同一起觀看。看完電影之後,深層次地跟孩子去討論如何應對校園欺凌,給予正確地引導。

孩子是父母的世界,父母才是孩子的保護神。做為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無論孩子面臨什麼樣的困難,父母永遠會站在後面保護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