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這句話對我們做人有什麼文化意義?

三國演義的智慧


通俗來講,這就是給自己設定了人設,一但有了人設你就帶上了面具,因為大家都會感覺你會怎麼做,漸漸的就會按照大家認為你這種人設應該會怎麼做,而去做。慢慢的會出現兩種情況,你自己被自己的人設牽絆住了,另一種忍受不了人設崩塌,心懷大的無所謂,心眼小忍受不了大家的指指點點而抑鬱。送大家一句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色空空,空空色色。





OldBaby


想起了纏中說禪寫的一句話,你的喜好就是你的死亡陷阱,你的執著就是你的束縛,當你陷入到“空”和“靜”中,就是想象中的“空”和“靜”的一部分,也就落入到“空”和“靜”的陷阱中,世界上的靜止都是相對的,人漫長的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動態平衡當中,只有打破的平衡,才會產生絕對的運動,人的終極追尋應該是不斷的獲取打破現有平衡的力量!


混沌偷光者


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

出自《小窗幽記》。

實在講這句話體現出了很高的人生智慧!

誰不曾執迷?誰不曾自以為是?

關鍵是人應該怎樣能夠明明白白、本本分分、活出個明白來?這是一個關鍵的、智慧的問題!

“談空反被空迷”!

談空對不對呢?談空不是錯的!但是過猶不及是行不通的!同時,依靠談空來實現“悟空”,是難以做到的,所以常有談空反被空迷。

所以怎樣“悟空”呢?

談一談不是不可以,思索思索不是不應該,關鍵是得“對症下藥”!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是真正的方法和行得通路數!

“耽靜多為靜縛”!

休閒,在哪裡休閒?靜慮,在哪裡得出靜慮?

不是孤立的休閒、靜慮!卻是在“勞動”、“辛勞”、奮鬥中實現的休閒、靜慮,才是真的休閒、靜慮!

勞動、實踐、總結、調整、提高,是一個人真正提高的過程,勞動和實踐是基礎和方式,總結和調整不是目的、是手段,提升自己才是目的。

實踐出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