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兩種回答高下立判,教育孩子有技巧

“習慣成自然”, 良好的習慣會伴隨孩子的後半生,成為孩子生存、生活的籌碼。

執筆:宇一桐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玩,特別是在輔導孩子做功課的時候,孩子很容易東張西望,做作業磨磨蹭蹭不說,有時甚至還向父母撒嬌,請求父母再讓他多玩幾分鐘。那麼當孩子對你說:“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時,你該怎麼說?

“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兩種回答高下立判,教育孩子有技巧

案例:

王女士是一位全職媽媽,每一次輔導兒子作業時,兒子就總是非常不聽話,有時還哭著向王女士請求再多玩三分,玩了之後再寫作業。

剛開始王女士沒有想那麼多,於是就允許孩子去玩,後來王女士才發現兒子口中的三分鐘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如果不及時制止,兒子能玩到天黑。

“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兩種回答高下立判,教育孩子有技巧

如果媽媽說:“去玩吧!休息一會也行。”

有些媽媽會覺得孩子現在還小,喜歡玩也很正常,再加上做作業確實有點累,玩一會,休息一下也沒什麼問題,其實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對的。

首先對於小孩子而言,孩子的注意力和自律性本來就比較弱,一味地讓孩子玩,只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做事不集中的性格,也會導致孩子生活上缺少自律性,做事容易拖拉的現象。

其次也是因為父母的一次次的縱容,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好說話”。這樣的父母會慢慢的失去自己的權威性,漸漸的你就會發現孩子越長大越難以管教。

“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兩種回答高下立判,教育孩子有技巧

如果媽媽說:“不行,寫完作業再玩。”

媽媽如果拒絕孩子想玩的請求,並且還明確告訴孩子你做完作業之後就可以繼續玩,這種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很好的示範作用。孩子會知道媽媽是信守承諾的,以後對於媽媽說的話,也會特別的信任。

如果在此期間,孩子撒潑打滾,鬧得不停時,媽媽一定要狠得下心。要讓孩子完成作業之後再玩,這樣會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逐步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其實只要孩子過了這個愛玩的階段,形成了做完作業再玩的習慣,孩子的一些愛哭鬧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兩種回答高下立判,教育孩子有技巧

孩子不愛寫作業,媽媽應該如何教育

1、耐心與孩子溝通

作業對於孩子而言相對是比較枯燥的,所以每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就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如果這時候母親只會一味的批評、打罵,會讓孩子對做作業有一種厭惡的情緒,甚至不願意做作業。

這時候就需要母親耐心地與孩子進行溝通,溝通之前最好是讓自己冷靜下來,去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通過溝通去解決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行為。

“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兩種回答高下立判,教育孩子有技巧

2、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句話說得好,叫“習慣成自然”。 所有東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下子就讓孩子愛寫作業是不可能的。那麼如果想讓孩子願意寫作業,就需要母親去幫助孩子養成愛做作業的習慣。

讓孩子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玩,什麼時候該寫作業。這種良好的習慣,會培養孩子的自律性,這種自律性會伴隨孩子的後半生,成為孩子生存、生活的籌碼。

“媽媽,我想再玩三分鐘”,兩種回答高下立判,教育孩子有技巧

寫在最後:在孩子的童年中,不能因為學習不讓孩子玩耍,但也不能因為玩而耽誤了學習,在學習上父母該強勢的就要強勢,不能一味的妥協,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孩子的後半生以及以後的生活是非常有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