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一刀一點

都經過紳士熟慮

用細節

展現文化藝術

讓品質與藝術並存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回首

那古老的文明

土與火的藝術

力與美的結晶

這或許就是

你內心一直想要

尋覓的... ...

上一期我們一起了解了黑龍江省勃陶實業有限公司的黑陶、彩陶、窯變瓷,那麼這回我就一起走向這些藝術品背後看看那些才能出眾的老匠人。

黑龍江省勃陶實業有限公司,始建於1959年,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生產經營日用陶缸、壇、建築陶管、琉璃瓦等粗陶製品及粘土質耐火材料,現生產“勃利黑陶”、“龍江彩瓷”、“勃利窯變瓷”等高檔陳設工藝品。在東北三省陶瓷業中享有盛名。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勃陶公司陶瓷文化產業園將弘揚傳統陶瓷文化作為己任,努力傳承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復興傳統陶瓷產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不斷前行!

勃陶老匠人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大師王玉臣

王玉臣,工藝品雕刻國家級高級技師;七臺河市首屆工藝美術大師;勃利釉陶第四代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七臺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1999年10月畢業於黑龍江東方學院,來到黑龍江省勃陶實業有限公司實習,被中國傳統陶瓷文化所吸引,便一無反顧的加入了這個團隊。在拉坯工藝上拜山東“龍山文化”老藝人閆恩岐為師,不斷進步。拜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安樹友為師,從事陶瓷製品、工藝品設計。

2013年開始加入龍江彩瓷、紫炻、窯變瓷的研發、創作團隊,在研發團隊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經過整個研發團隊的不懈努力,在勃陶六十年文化及技術積澱的基礎上不斷獲得技術突破,終於取得了顯著成果,並填補了三項省內空白。在“窯變瓷”領域,王玉臣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原材料配方及釉料配比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很快付諸於行動,現在已經有了初步的實驗成果,其特色在於:利用陶瓷釉料在高溫熔融時產生的自然肌理顯現出獨特藝術效果:或如百花盛開、或如白雪皚皚······

其部分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賽中多次獲得獎項。部分作品曾被《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民間藝術叢書》、《生活報》、《五花山》等媒體選登。2014年,國家啟動《中國工藝美術大集》一書的編撰工作,該書的工藝美術範圍涵蓋全國,並發動各省市搶救式發掘將要消失的傳統工藝美術技藝。黑龍江省勃陶實業有限公司承擔了兩項重要任務,其中王玉臣同志主筆《中國工藝美術大集—黑龍江卷》中的“勃利釉陶”。他對勃利釉陶產生與發展的各個歷史進程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工作,並作出了客觀的評價。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家庭添入了一位成員,把“勃利釉陶”這項優秀傳統技藝的工藝流程、藝術特徵、歷史沿革等展現在人們面前。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大師張宏

張宏,工藝品雕刻國家級高級技師;七臺河市首屆工藝美術大師;勃利黑陶高級雕刻師;黑龍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七臺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師從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安樹友,從事黑陶工藝品設計、雕刻創作至今已十九年,在勃利黑陶工藝品雕刻上,熟練掌握傳統的雕刻技法,並把其與現代雕刻技法相結合,用刻刀代替畫筆,做到刀法圓潤,線條流暢、浮雕淺刻深度一致,鏤空部分均不過刀。手法嫻熟。部分作品曾被《黑龍江省民間工藝百家典藏》、《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民間藝術叢書》、《七臺河旅遊天地》等書刊登。

2014年作為“勃利黑陶”群體中的一員,參加了黑龍江省群眾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並獲得全省十大優秀群眾文化創作群體稱號。

2015年代表黑陶雕刻女工參加黑龍江省婦聯舉辦的全省婦女手工編織製作旅遊紀念品創意大賽,作品“蓮”榮獲最具龍江文化創意獎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大師楊海明

楊海明,工藝品雕刻國家級中級技師;七臺河市首屆工藝美術大師;勃利黑陶手工製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拉坯技師;黑龍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七臺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1999年進入黑龍江省勃陶實業有限公司黑陶車間,被中國傳統陶瓷文化所吸引,也認同了勃陶公司的企業文化,成為一名拉坯學徒工,並拜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安樹友為師學習黑陶的造型與設計,在工作中任勞任怨,並不斷學習,積累經驗。2002年又被勃利黑陶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徐廣志收為弟子,深入學習黑陶拉坯及黑陶燒成技藝。經過18年的學習、鍛鍊、探索,他逐漸掌握了黑陶的全部生產工序、製作要領,2007年在單位領導和兩位恩師的推薦下被定為“黑龍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勃利黑陶手工製作技藝”傳承人,2015年又被推薦為“勃利黑陶手工製作技藝”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

在黑陶工藝品設計、拉坯創作上他不斷挑戰自我,在造型上力求完美,不斷推陳出新,創作出一大批優秀作品,部分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評比大賽中獲獎。部分作品曾被《黑龍江省民間工藝百家典藏》、《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民間藝術叢書》、《七臺河旅遊天地》等書刊登

2014年“勃利黑陶”創作群體參加了黑龍江省群眾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並獲得全省十大優秀群眾文化創作群體稱號。作為“勃利黑陶”創作群體中的重要一員,他功不可沒。

2015年,基於上述工作與成績,被七臺河市人民政府授予首批“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他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躍!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臺河市工藝美術大師畢世海

畢世海,中共黨員;工藝品雕刻國家級高級技師;七臺河市首屆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七臺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市級非遺柴燒窯製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

師從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安樹友,從事陶瓷工藝品設計、雕刻創作至今已十七年,在拉坯工藝上拜山東老藝人閆恩岐為師,進步顯著。

2013年開始參與龍江彩瓷、紫炻、窯變瓷的研發、創作工作,經過整個研發團隊的不懈努力,在勃陶六十年文化及技術積澱的基礎上不斷獲得技術突破,終於取得了顯著成果,並填補了三項省內空白,特別是在“紫炻”領域,畢世海同志有突出的貢獻。他在安樹友大師的指導下,利用當地陶瓷原料製作出日用陶瓷茶具,與宜興紫砂的部分功用相同。實現了陶瓷原料本土化的偉大變革,經省內專業檢測機構檢測,紫炻產品不含任何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且還富含鈣、鐵、鋅、鍶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評比大賽中獲得大獎。部分作品曾被《黑龍江省民間工藝百家典藏》、《黑龍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民間藝術叢書》、《五花山》等媒體刊登。

(二)這些老匠人用雙手創造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