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曾演繹津保雙城記,直隸往事中輪流坐莊,再度相逢已是京津冀

保定也是有傳奇的,畢竟曾是直隸總督衙門駐地和河北省會。

天津呢,這是一座很久都沒有騰飛,可是也一直不曾跌落的城市,一座近乎被人遺忘的非著名直轄市。

無獨有偶,天津也曾是直隸總督衙門駐地和河北省會。

而且,無論是直隸總督衙門駐地,還是河北省會,保定和天津這兩個城市基本都是同期擔任,或者交替坐莊,感覺兩個城市是不是很有淵源?

河北曾演繹津保雙城記,直隸往事中輪流坐莊,再度相逢已是京津冀

細心的人還會發現,這兩個城市的方言雖然不一樣,但都是有特點的那種,就是都有點撇腔,兩地都出相聲人才和語言大師,天津人愛貧嘴,保定在相聲大師方面欠點火候,可市井煙火中也是非常幽默。

現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很多人都看到保定保障雄安建設,承接首都功能轉移,似乎和天津不太親密。這其實是一種偏見,北京人會說天津缺少帝都王朝大氣,天津人會說保定缺少開商大埠時尚洋氣,保定人會說京保合作在行動、沒天津嘛事。

保定和天津的關係不僅曾經經歷相似,而且是純正鐵桿兄弟,這裡有些細節可能被歷史遺忘了。

直隸總督衙門在哪裡?很多人都會說在保定。那麼,西魏遺少今天告訴大家,天津也有一座直隸總督衙門,戊戌變法關鍵時光緒皇帝召見袁世凱後,袁就是跑到天津,在總督衙門見了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一場轟轟烈烈的火焰還沒開始點著就被踩滅了。

河北曾演繹津保雙城記,直隸往事中輪流坐莊,再度相逢已是京津冀

如此,直隸總督衙門究竟是在保定,還是在天津呢?剛才已經說了,兩地都有。

保定的直隸總督衙門現在是市區最大的景點,一千萬保定人以此為豪。說起這直隸省,保定當年的地位可是非同一般,史稱“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

直隸總督位高權重,居清代八督之首,身兼軍事、行政、河道、鹽業及三口通商大臣大權於一身。因此,歷任直隸總督基本上都是屢經歷練、威震一方的大人物,如李衛、琦善、曾國藩、李鴻章、榮祿、袁世凱等

雍正皇帝御筆親書的“恪恭首牧”牌匾,至今還高掛在保定直隸總督衙門。保定作為直隸總督署所在地,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但天津也是直隸總督衙門所在地,恐怕天津人都不知道。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西方列強開始兵臨津城,既是敲山震虎,又是試探底線,各國的政要和商人都跑到這裡打探消息,經營買賣,供養軍隊,成了萬國會館集中地。

大清王朝講究禮制,假如在北京會見外國使節,那外國使節必須磕頭下跪,可人家又不肯,能給你鞠個躬就不錯了。

河北曾演繹津保雙城記,直隸往事中輪流坐莊,再度相逢已是京津冀

於是,足智多謀的清朝官僚就想出了折中的辦法,在天津這個地方會見外國使節,共商貿易意向,不讓洋鬼子進京,以免有傷風化。由於在這裡便於和洋人打交道,辦“洋務”,於是,天津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

從那時起,天津迅速崛起為一座新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接著,天津便成為我國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被迫向世界開放。

1870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在天津設直隸總督衙門,接著,清朝朝廷又加封直隸總督為三口通商事務,授為北洋通商大臣,駐天津。如此以來,身兼數職的直隸總督就開始在天津和保定兩城辦公,事實上這時天津的重要性已逐漸高於保定。

光緒二十八年(1902),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將直隸總督新署遷至天津海防所,至此,天津正式成為直隸省省會。.

河北曾演繹津保雙城記,直隸往事中輪流坐莊,再度相逢已是京津冀

天津的直隸總督衙門一直持續到辛亥革命,其後是名稱時有變化,如督軍府、督辦府、直隸省政府等等。

天津、保定同為兄弟近鄰,根脈一系,這些年就是一家人了。後來呢,保定又失去的省會的位置,在講歷史的時候,特別看重這個直隸總督衙門的名稱,恨不得天天掛在嘴邊。

天津後來成了直轄市,短短的歷史卻五花八門,講起來那天津衛曾是中國維新變法的策源地,是中國北方洋務運動的中心,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試驗場,尤其是未來更廣闊,這座城市基本不再提與直隸、甚至與河北的聯繫,乾脆把直隸省的所有故事都讓給了保定

對此,天津還有其他足夠的資本驕傲,因為在差不多一個世紀以前,天津人打的電話就是愛立信的,坐的電梯就是OTIS的,用的香皂就是聯合利華的,吃的西餐就是起士林的,坐的叮噹作響的電車就是奔馳的。天津,哪還在乎什麼直隸總督衙門的話題。

河北曾演繹津保雙城記,直隸往事中輪流坐莊,再度相逢已是京津冀

這裡還得稍微囉嗦一下。天津市曾是河北省省會,1950年天津變為直轄市,1958年復為河北省省會,1966年省會離開天津。期間,一直是保定與天津輪流扮演著河北省會角色,所以,保定一直覺得天津與自己是一個檔次,不過是彼此彼此,時也命也,沒嘛了不起的。

對此,天津有時解釋一句:“嘛省會啊?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介似天津!”猛一聽,好像生來就是直轄市一樣。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出臺後,河北先對保定的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就是考慮到保定和北京、天津的歷史淵源,原來都曾是一個體系。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是國家重大戰略,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所以,此時的保定又籌建京城之南的雄安新區,面對更加便利的地域,豈有不想捷足先登之理,欲憑城區千里之雄襟,一馬平川直抵京師,其發展機遇不言而喻。

河北曾演繹津保雙城記,直隸往事中輪流坐莊,再度相逢已是京津冀

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中,保定先前雖有所發展,但與其歷史地位及地理優勢仍不匹配,在這個檔口既願奉獻又欲借力提升自己,在承接首都功能轉移方面積極性很高。

天津在首都功能疏散方面容量已經飽和,特別是部分國企抱殘守缺,改革滯後,缺乏活力,近幾年的“湊合”文化比較流行。於此,天津對保定只能形成支援之勢,津保兩地再次同謀大業同氣相求,畢竟這兩個城市有著厚實且親近的歷史淵源。

可以想象,未來數年之內,保定必將藉助京津智力財力物力,加之本地特色經濟,發展成中等以上城市規模,這座城市可是有著一千多萬人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