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收了,你會賣嗎?為什麼?

wwei6


今年小麥收了、你會賣嗎?為什麼?萬水千山總是情、沒你關注真不行,農合社村姑作為一個農民,就說說小村姑的心理活。小麥高產穩產連續20年啦,對農民生產的農作物一直受國家的保護價,是農民提高了種植糧食的積極性。今年受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但不影響農業小麥今年大豐收,當小麥收穫後,一定提前會把小麥賣掉。

特別今年年初,新刑冠狀病毒肺炎席捲中國大地,農民以經三個多月不能外出打工啦,手中的幾個另錢也都快花完了。農民老大爺們單等著今年小麥豐收後補貼家用,如果不把小麥賣掉,我們農民上那買秋糧種子入土,不賣掉小麥怎麼買化肥、農藥和抽水澆地。農民以地為生,是離不開土地滴。

小村姑以為不能為了把小麥放到每斤多賣幾分錢,而沉務明年的生活。隨說農村老人每月有幾十塊錢的養老保驗金,只是夠買油、鹽、醬、醋。年輕人不外出打工,怎麼供孩子們上學,拿什麼去交每年上漲的醫療保驗。


農合社村姑的看法是,受疫情的影響,特別今年小麥收穫後、留下夠一年的生活所用,會毫不留情的把小麥賣掉,為我們明年不再餓肚子,無論花多高的價錢,也會把化肥、農藥備足,搞好農業生產。農合社村姑的服務宗旨是:實踐和經驗相結合,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科學難題,希望歡迎關注農合社村姑,就能看到更多農作物種植和管理模式。


農合社村姑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小麥主產區將陸續開鐮收割,何時售糧將是很多農民非常關心的話題,按照往年的操作,有的農民會在小麥收割時,直接將小麥賣給糧販;還有的會先收割起來,後期觀察小麥價格情況,選擇適當的時機再出手;當然,也有的農民留著不賣,自家食用或者有其他用途。不過,經歷了2020年1、2月份,很多農民會轉變觀念,認為自己手中有糧食,心裡才會踏實。再加上近期多國調整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出口,沙漠蝗蟲存在進一步爆發的可能性,部分地區糧源供應偏緊,糧價上漲的預期加大,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農民的售糧習慣。2020年新小麥收割了,是否會賣糧?微塵微視界認為留足口糧,品質一般的糧源需要及時出手,優質糧源可適當等等,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品質一般的糧源沒必要囤糧,及時出售反而是良策

從近期小麥市場的表現來,部分地區小麥價格是存在一定的漲幅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4月17日發出了主糧品種的價格週報,小麥的收購價為1.05-1.28元/斤,平均收購價為1.18元/斤,與2020年小麥的最低收購價相比,均價上漲了0.06元/斤,如果與1.28元/斤比,那麼超出了託市收購價0.16元/斤。對於新小麥來說,價格想要較好,那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如果自家的小麥品質一般,比如出現病蟲害或者因為倒伏,還有的是因為收割時出現連續陰雨天氣,最終導致小麥的質量難達到相應標準,那麼這類小麥的收購價往往會偏低。而且不適合囤糧惜售,越往後價格會越低,及時出售反而是比較正確的,有的種植戶前期管理均挺好,但在收割時遇到不利天氣,降低了小麥的品質,這種現象也是需要考慮的。

二、留足口糧後可擇機出手,囤糧惜售有風險

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說,小麥收割後不會那麼著急售糧,因為自家種植的口糧並不多,不會有幾十畝上百畝的種植面積, 會優先考慮留好自家的口糧,一家人大概需要多少口糧,自己是心裡有數的,這種操作個人認為是有必要的。如果自家種植的小麥較多,扣除口糧後還有不少餘糧,那麼就需要根據小麥價格情況,合理安排好售糧時機,不盲目看漲,但也不宜過於看跌。往年有的種植戶認為後期行情較好,於是選擇了惜售,可結果發現等了幾個月的時間,糧價並沒有突破1.3元/斤,遇到保管不當時,反而出現了黴變。還有的種植戶一直惜售,過了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的時候,而糧販也不再上門收購,使得種植戶難順利變現,類似的情況是有出現過的,種植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售糧節奏。

三、小麥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未改變,後期普通小麥價格上漲乏力

自從小麥連年大豐收後,小麥的庫存量也是明顯增長,2019年小麥的總產量達到2672億斤,同比增長了1.6%,種植面積有所縮減,總產量卻穩步增長,主要得益於小麥畝產量的提升,平均每畝增長了14.2公斤,增長率為3.9%。今年主產區的小麥還未到成熟期,小麥的實際產量還需要時間驗證,不過從目前各地反饋的情況看,今年的小麥總產量繼續增長的概率較大,主要是未出現大範圍的極端天氣,雖然部分地區有倒春寒現象,但波及的範圍不是很大,不會對總產量有大的影響。另外,小麥的去庫存之路依然較為艱難,臨儲小麥的實際成交率並不高,深加工企業也沒有完全恢復至正常水平,消費需求不旺,而供應端卻在增長,那麼小麥供大於求的局面就不會改變。這種情況下,小麥價格想要達到1.5元/斤是不太可能的,種植戶的心理價位需要合理。

四、優糧優價有望繼續體現,踏準節奏可提高種糧收益

如果在後期收割小麥時,自家本身種植的是優質小麥,而且沒有出現明顯病蟲害,也沒有出現倒伏之類的,那麼這種情況就不用急著出售。小麥收割後,可以先將小麥儲存好,等售糧高峰過了,再來考慮變現,只要踏準了市場節奏,在相對高位時出售了,那麼種糧收益會有所增加。近幾年,普通小麥的價格有穩步下調的趨勢,比如2018年三等小麥的最低收購價為1.15元/斤,而2019年的託市收購價下調至1.12元/斤,市場承壓較大,2020小麥託市收購價格未繼續下調,但整體糧價也是波動幅度不大。不過,這幾年優質小麥的價格穩中有升,基本上高出普通小麥0.1-0.3元/斤,這種現象還會繼續出現,種植戶需要結合市場情況,綜合判斷售糧時機。

總之,新小麥收割後,會結合小麥的品質和當時的市場收購價進行綜合判斷,不宜長時間儲存的糧源,會及時出手,如果今年小麥的開秤價達到1.2-1.3元/斤,那麼也會考慮將手中的餘糧出手。總的來說,市場上是不缺糧的,如果想等小麥價格大幅度上漲後再出手,可以說這種局面不會出現。因為一旦市場上小麥價格有異常波動的跡象,宏觀調控就會發揮作用,糧價保持基本穩定是大方向,特別是在國際糧價波動的情況下,國內的小麥價格更會進一步管控。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今年小麥收了,是否賣糧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俗話說:“家有餘糧,心裡不慌”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兒子,每年屯一點糧食早已成了習慣,父母那一輩經歷了沒有糧食吃,忍飢挨餓的滋味,所以在糧食沒收成之前,總是擔心這擔心那,生怕出現什麼大的自然災害,導致顆粒無收。

要說遇到大的自然災害,然後糧食絕產絕收,要在以前的年月,真的是經常發生的事,以前是靠天吃飯,農民們對一切自然災害根本就束手無策,只能是聽天由命。

那時候糧食的產量和質量都很低。但是現在我國的農業技術和生產條件已經日趨完善,無論是糧食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擺脫了以前靠天吃飯的宿命。發生自然災害也可以從容面對,有很多可以解決的辦法。

但是從小受父母影響,我對屯積糧食也有一定的意識。所以今年糧食豐收了,我也會相應的屯起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愈演愈烈,各國紛紛限制了糧食的出口,加之有的國家還有蝗災、火災等別的自然災害。使得國內不禁人心惶惶,很多人都紛紛屯起了糧。即使是和平時期屯點糧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能現吃現買。但也不用過於緊張。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我國糧食供應能力強,市場供求關係總體穩定,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沒問題的”。

我國糧食基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庫存充裕,產量逐年增加,即使是沒有任何收成的情況下,吃個兩三年也是沒有問題的。雖然受疫情多少會有點影響,但是問題不大,不必過於擔心吃不上飯。

總之,我感覺大規模的屯糧沒有必要,會造成恐慌,導致很多人跟風,對糧食市場會非常不利。相應的屯一點糧食還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坐吃山空,最少要留出一年的口糧,其餘的可以看情況賣掉。

以上就是小編對這個問題的拙見,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提出來,感謝您的駐足觀看及意見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