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丨運動與房顫,二者關係細分析

進展丨運動與房顫,二者關係細分析

房顫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研究表明,適當、規律的體力活動不僅能夠有效預防房顫的發生,而且能夠降低房顫患者發生併發症的風險。

一 運動強度的定義與分類

所謂運動強度,是指身體活動消耗能量的速率,在運動醫學中通常使用代謝當量(MET)來表示運動強度。1 MET指每公斤體重每分鐘消耗3.5 ml氧氣,大概相當於1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的氧氣消耗量。

所謂中等強度的活動,是指3~6 METs的活動,而高強度的活動是指>6 METs的活動。低強度運動就如同走路或散步這類,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負擔。

二 運動強度與房顫的關係

1. 輕-中強度運動與房顫

Drca等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運動強度的44410例健康男性進行長達12年隨訪,研究結果證實步行、騎自行車等輕-中強度運動能降低老年人房顫發病率,但輕-中強度運動對中青年人的房顫發病率影響甚微。

Mozaffarian等的一項前瞻性研究對5446例65歲以上人群進行長達13年的隨訪,其中新發房顫1061例。經多因素迴歸分析發現,與長期缺乏運動的人群相比,規律進行輕-中強度有氧運動的人群房顫發病率較低。適度的步行距離(15 km/w)及步行速度(3.2 km/h)可以降低近26%的房顫發病率。綜上所述,輕-中強度運動能降低房顫的發病率。

2. 高強度運動與房顫

Elosua等對51例孤立性房顫患者、109例健康人群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發現,運動時間超過1500小時的人群罹患孤立性房顫的風險更高。Karjalainen等對262例堅持高強度運動的退伍軍人的回顧性研究結果同樣表明,儘管從事高強度運動的人群與普通人群相比房顫的易感因素更少,但其房顫發病率卻更高。綜上所述,高強度運動可能增加房顫的發病率。

三 高強度運動導致房顫的機制

長期高強度耐力訓練過程中,心臟前負荷增加及心室壓力增高,心房壓力增高以維持對心室的灌注,繼而心房壁張力增加,導致心房增大,心房細胞受到牽張;心房增大後導致心房內容納更多的子波數,易於發生折返,進而引起房顫發生;並且心房細胞受到牽張刺激可激活機械牽張敏感性離子通道,從而縮短心房有效不應期,導致房顫的發生。

此外,對於長期從事劇烈體育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其交感神經興奮會刺激機體產生大量兒茶酚胺類物質,作用於心房肌細胞,使鉀離子外流增強,復極化速度加快,動作電位時程減短,心房肌細胞的不應期縮短,觸發和易化微折返,促進快速起搏衝動的發放,導致心房內折返。

儘管短時間進行高強度運動會使機體的交感神經興奮,但長期的耐力運動會使副交感神經張力增加,縮短心房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時程和不應期,增加心房肌細胞的自律性,從而導致房顫。

四 小結

低-中強度運動可以降低體重和靜息心率,提高竇性節律的穩定性,降低氧化應激與炎症反應水平,抑制房顫的發生;而高強度運動可增加副交感神經活動,刺激機體的氧化應激與炎症反應,促進房顫的發生。因此,提倡適量運動可能對防治房顫有益。

附:房顫的常用介入治療方法

1. 導管消融

藥物治療無效的症狀性陣發房顫依然是導管消融的絕對適應證(IA),有症狀的持續性房顫患者作為導管消融治療的IIa類推薦。

冷凍球囊消融是近年來應用於房顫治療的一種新技術。該技術利用液態氧化亞氮氣化瞬間大量吸收熱量的原理,可使與球囊接觸的心房肌細胞組織溫度最低下降至-80℃,“凍死”的肌細胞形成環形“隔離帶”,實現肺靜脈與左心房電學隔離。

2. 左心耳封堵術

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中90%以上的心內血栓來源於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是預防房顫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策略之一。

作者介紹

進展丨運動與房顫,二者關係細分析

林明寬,三亞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心電生理介入,曾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進修一年。目前擔任《心血管病學進展》、《廣東醫學》、《實用心電學雜誌》、《重慶醫學》雜誌、《中國醫藥導報》審稿專家。擔任海南省綠色電生理聯盟常委,海南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海南省心律失常委員會委員。

參考文獻

1. Drca N, Wolk A, Jensen-Urstad M,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t different ages in men. Heart 2014,100: 1037-1042.

2. Mozaffarian D, Furberg CD, Psaty BM,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lder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Circulation 2008, 118: 800-807.

3. Elosua R, Arqure A, Mont L, Sambola A, Molina L, Garcia-morane, et al. Sport practice and the risk of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 a case-control study. Int J Cardiol 2006, 108: 332-337.

4. Karjalainen J, Kujala UM, Kaprio J, Sarna S, Viitasalo M.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 in vigorously exercising middle aged men: case-control study. BMJ 1998, 316: 1784-1785.

5. 袁鬥, 譚琛, 姚建民等. 運動性房顫兔模型的建立.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誌2015,7(1): 94-99.

6. 張鵬, 王蘇豫, 楊潔等. 運動對房顫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9,40(7):788-792.

7. 馬長生. 2019年房顫治療新進展. 臨床心血管病雜誌2019,35(11): 967-971.

進展丨運動與房顫,二者關係細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