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军衔,在地方工作的将领不参加,为什么只有这个人例外?

1955年,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当时在评定军衔的过程之中,有一个原则就是当时在地方工作的将领(指的是主要工作已经不在军队系统之中),都不评军衔为好。可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位将领很早就离开了军队系统,转到地方上任职,主持当地经济生产建设,可是在1955年授军衔的时候,这位将领破例参加了授军衔,而且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特殊的将领是谁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1955年授军衔,在地方工作的将领不参加,为什么只有这个人例外?

阎红彦是今陕西子长人,出生于1909年,早年间曾在陕北地方军阀部队中当兵,深受压迫和欺凌,后来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此期间,阎红彦投身于兵运工作,参与创建了陕北红军,不断巩固和扩大了陕北根据地,并为红军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开创了有利的条件。红军主力到达陕北之后,陕北红军进行了改编,阎红彦曾经担任过陕北红30军军长一职,还率领部队参加了红军东征。

1955年授军衔,在地方工作的将领不参加,为什么只有这个人例外?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当时红30军被改编为了八路军第129师留守处部队,阎红彦出任八路军第129师留守处主任。后来,随着部队序列的变化,阎红彦还先后担任过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团长、警备第1旅政委等系列职务,担负着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任务,有着很多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阎红彦根据工作需要,从陕北到达晋冀鲁豫军区,最初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同时担任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授军衔,在地方工作的将领不参加,为什么只有这个人例外?

后来,阎红彦又历任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阎红彦率领部队参加了邯郸战役、陇海路战役、定陶战役、豫北战役、鲁西南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系列重大战役,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尤其是在部队的思想政治方面,阎红彦有着非常大的成就。在率领部队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阎红彦又根据工作需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地方上,在大力整顿社会秩序的同时,领导当地人民群众恢复和发展生产。

1955年授军衔,在地方工作的将领不参加,为什么只有这个人例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阎红彦曾经担任过四川省委书记一职,主持了四川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各项工作,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1952年,我军开始了军队干部的定级工作,当时由于阎红彦已经转到地方上任职,所以并没有参加军队干部定级。后来到了1955年,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按照当时授军衔的原则,阎红彦本来会像此前没参加军队干部定级一样,也不参加授军衔。可是,阎红彦作为当年陕北红军的代表性人物,组织破例让他参加了授军衔,并授予了上将军衔。在当年授予了55位上将之中,阎红彦是唯一一个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