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的心理特點是什麼?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授課注意什麼?

旅途觀風景


對於這兩個問題我合二為一的進行了回答!

一,第二個叛逆期

一年級的孩子進入了暴風驟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個性極端兩極化。他們的情緒不具穩定性,前一秒還喜歡吃桃子,下一秒就變成了討厭吃桃子。他們的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媽媽,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按自己的意願。同時在很乖和很叛逆兩個極端遊走,讓人又愛又恨啊!

二,渴望長大

他們什麼事都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而且他現在處於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最大的問題是他與媽媽的關係也遊走於兩極之間,他既深深地依賴媽媽,又同時嘗試要自己站起來,心理上希望自己不用依賴任何人,渴望快快長大!

三,缺乏概念

6歲孩子,對“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的區別還不是很清楚,因此順手拿走別人的、他喜歡的東西,是慣常現象。所以作為老師和父母都不要因為孩子有這種行為而緊張不安,只需要藉此機會做出正確的引導。

四,愛聽甜言蜜語

他們在生活中希望身邊的人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希望父母和老師處處給他們鼓勵和讚美。對於他們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一味指責,而是耐心地講解,告訴他們怎麼做才是對的!

五,充滿好奇心

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心,對於學習也好,家務勞動也罷,都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害怕失敗,害怕受挫,所以父母和老師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自然學習起來動力十足,也會成為父母口中的勤勞的小蜜蜂!

六,依賴性強

他們雖然渴望長大,但是畢竟年齡小,對父母的依賴性特別大,這種依賴性除了在生活中,學習上也特別明顯。因此,父母要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老師要多引導,多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自己去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

七,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年齡小,做一件事情很難全身心投入。學習的時候這一點特別明顯,一年級的孩子的注意力基本在十五分鐘左右,因此,老師和家長要多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長,孩子學習時的收穫才越多!

總而言之,一年級的孩子懵懂天真,作為老師也好,父母也罷,要用心呵護孩子的那份天真,要用心對待孩子的言行舉止中的問題,要對孩子多一點包容,多一份耐心!





教書匠小小


感謝 @愛看電影的教育人 答友邀請!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的心理特點是什麼?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授課注意什麼?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其心理特點,用一個字來說,就是“乖”;用兩個字來說,就是“可愛”;用三個字來說,就是“小天使”!他(她)們不但特別愛聽老師的話,而且特別崇拜老師,這個時候的學生眼裡,老師的話絕對比爸媽的話管用!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上突出表現為兩個方面的特點:其一是爭強好勝。往往把老師佈置的任務視同聖旨一樣,只要老師要求了,就絕對不能打折,務必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則就會跟爸媽沒完沒了,哪怕是熬夜再久,也絕不放棄;其二是推卸責任。這個時候的孩子一旦犯了錯,只要不是人贓俱獲、鐵證如山,就會咬死不承認、打死不認錯,並且還會裝出一副特別委屈的可憐樣,把一切責任都推卸到別人身上!



作為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只要能夠較好地把握住了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給他(她)們授起課來,就會變得非常輕鬆。在上課的時候,老師需要特別注意的點,筆者談三個方面:

①學習任務要清晰。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基本都是6歲多點,課堂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老師上課時切忌滿堂灌,必須在最短時間裡,讓學生充分明白這堂課的主要學習任務和目標;然後就是督促孩子去積極認真地完成,別玩什麼花架子,孩子根本就不會懂;某些善於表演的老師,常常就是出力不討好、結果會適得其反!


②不要被假象所矇蔽。上面說到了,這個時期的學生,特別容易推卸責任,有時候又表現為不懂裝懂、不會裝會,老師必須特別警惕,不要被學生的假努力和假認真所矇蔽了;務必要踏踏實實地督促和檢查孩子學習任務完成的基本情況,對於弄虛作假的孩子,也不要太嚴厲批評,因為他(她)可能就是情不自禁,是心理和性格因素使然,也就是說,根本就不是故意的,而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和行為。

③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上課,課前備學生特別重要,老師要努力做到切實瞭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然後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和合理要求,切忌千篇一律式的統一要求。針對不同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習慣,採取分層教學的基本模式,力爭讓每個孩子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取得有個人特色的好成績,這是保持孩子學習興趣的關鍵!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就是比較單純,性格活潑開朗,學習習慣正處於養成時期;作為老師,不僅特別需要有耐心,而且需要有高度責任心,並且更加需要有愛心。如此,你肯定可以教好一年級學生!


自在人生wub


很高興和您交流關於孩子心理特點的問題。

孩子由幼兒園進入小學,就成為了一名小學生,這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小學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是打基礎的第一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的生理、心理將發生較大的變化,作為一年級老師要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所瞭解,在授課時可以根據不同心理特點的孩子進行對症下藥。

小學兒童心理發展逐漸趨於完善。

小學教育將促使孩子的感知、注意、記憶、語言、思維等正常發展。並儘量縮小兒童之間的某些認知差異。促使其認知、情感、意志的協調一致。引導孩子培養具有適合其年齡特點的行為和習慣,使他們沒有或減少自卑、任性、粗野、懶惰等不良行為。

1.小學兒童的心理知覺從無意行、情緒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發展。

一年級兒童。還具有學前兒童的特點。在感知事物時無意性情緒很明顯。他們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歡觀察具體的鮮明的東西。常常容易離開知覺的目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次要的與直覺要求不相干的方面。例如,有些孩子上課時對老師講課的內容並不關心。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文具盒上,於是就忘了聽課,然後開始玩兒起來。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高,這一現象將會慢慢改變。

2.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取得了很大進步。

儘管小學兒童有意注意正在逐步的增加,但無意注意還是佔有一定的地。那些具體生動直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小學兒童持續注意的時間在不斷的延長。一般情況下,在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前半節課孩子比較專注。後半節課注意力稍微減弱。

3.小學兒童的有意意識逐漸超過無意意識並佔主要地位。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抽象記憶在迅速發展。小學兒童的有意識記能力也將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迅速提高並占主導地位。這一變化是在小學階段逐步實現的。有經驗的老師在指導孩子背誦課文時,喜歡讓孩子邊做動作邊背誦。就是充分發揮了孩子具體形象記憶的優勢。

4.小學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

小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具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幾+幾”時,仍需要用實物不斷地進行演示。學生充分運用形象思維來理解。進入高年級以後,數量關係雖不用再進行直觀演示,但圖形知識的學習仍離不開具體形象教學。

小學兒童積極情緒逐漸趨於穩定。

小學兒童大腦皮層的抑制功能發展相對快一些,與幼兒相比興奮和抑制之間更趨平衡。他們一般都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情緒從異變逐漸轉化為穩定。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感到憤怒,恐懼或者焦慮不安。具有遠大的志向和奮鬥目標。並在學習上積極向上,奮發進取。

小學兒童自我調節能力有所增強。

大多數的一年級孩子都能夠比較正確的評價同學,但有時候卻認不清自己,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容易發生矛盾,多數孩子總認為是別人的責任,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這是因為進入小學後他的自我意識仍在迅速的發展。但一年級的學生自我評價的獨立性較差。只有孩子年齡逐漸長大起來,才能學會獨立的把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加以比較,逐步學會獨立評價。

小學兒童逐步建立基本的人際關係。

幼兒園的兒童自主性逐漸增強,對同伴交往的需要日益迫切。但集體意識堅持性和自制力的進一步發展還要在小學階段才能完成。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由於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的變化,必然要面臨許多新的問題。開始新的人際交往,兒童也要努力從心理上適應環境。建立一系列的行為方式。以滿足新情況的需要。

老師和家長應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教育孩子,與同學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有自己的朋友,樂於與人交往。對班級和集體有正確的情感和態度,在對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能與人為善。一年級孩子集體觀念淡薄,不明白什麼是集體榮譽,這需要在長期的學校生活中逐漸加強,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將逐步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