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長者飯堂的常客

我是長者飯堂的常客

花都區居民鄧永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攝 圖集/廣州日報視覺部

我是長者飯堂的常客

廣州臉譜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數讀

目前,全市長者飯堂共1036個,覆蓋全市街鎮、村居,95%的長者飯堂由社會力量提供,大多融入了醫療護理、健康宣教、營養指導等服務,使長者飯堂成為老年人健康養老、休閒社交的共同家園,知曉率和滿意率均超過90%。

目前,長者飯堂助餐配餐服務企業讓利後,每餐兩葷一素一湯的標準約8~15元,普遍為12元/餐,經福彩公益金給予就餐補貼後每餐9元,明顯低於社會餐飲門店平均每餐費用。

23個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飯堂加入到養老大配餐的服務體系中。目前,全市11個區已將18~59週歲的重度殘疾人納入養老大配餐的服務體系。

專欄統籌/王晨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曉宜、徐靜、蘇贊

花都區居民鄧永播

“這裡的飯菜都很合我們的口味,跟家裡的飯菜一樣;走過來幾步路就到了,就像自己家的廚房一樣。”

中午11點30分,花都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的長者飯堂準時開餐,受疫情影響,該飯堂目前還未開放堂食。鄧永播慢悠悠走進中心大堂排隊,按照慣例,他拿起兩份打包好的熱騰騰的飯菜,一份給自己,一份給家中的老伴。

“現在出去運動完回來就有飯菜吃,省心了不少。”每天中午到長者飯堂吃飯,早就成了鄧永播的習慣。而且該中心還為鄧永播老伴提供上門的康復護理,解決了鄧永播的心頭之憂。

八元錢“舌尖上的幸福”

在花都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長者飯堂內,只聽見“嘀”的一聲,刷過社保卡的老人們在大堂排隊等候,接過一盒盒打包好的飯菜。白蘿蔔肉片、雲耳蒸雞、茼蒿,搭配一碗蘿蔔玉米湯,就著綿軟的米飯……拿到一份豐盛的午餐,老人們滿意地回家就餐。

“這裡的飯菜都很合我們的口味,跟家裡的飯菜一樣。”83歲的鄧永播將飯菜舉起,興奮地跟記者說道。

家住新華街道華南社區的鄧永播一提起長者飯堂,總是眯起笑眼,“每天下樓走過來只要花5分鐘左右,就像自家廚房一樣。”鄧永播說,2017年8月份飯堂一開張,他馬上就成為這裡的第一批食客。如今,他已是飯堂的常客,一般老人都是每週五到中心前臺用社保卡充值繳費,之後到飯堂刷社保卡用餐,而他是每月月底就充好整個月的錢,既方便了自己,也是出於對飯堂服務的信任。

長者飯堂飯菜的價格共分為五類,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分別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符合政府資助條件的8類養老服務對象,可以獲得全額補貼,免費享受長者飯堂飯菜。對於鄧永播和他的老伴這種花都區戶籍的、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每餐4元的補貼。他坦言,飯堂飯菜的價格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和老伴每人只要花8元,如果自己在家做要花五六十元,來這裡吃又便宜又省事。”

像鄧永播這樣在長者飯堂解決午餐的老人不在少數。截至目前,花都區中心飯堂可覆蓋全區,主要就餐長者來自中心周圍片區6個社區居委,堂食28862人次,送餐1670人次,日均就餐人數約100人。

從“吃好”到“養老”

“這裡的飯菜我都喜歡吃,我不挑食的。”鄧永播說。實際上,飯堂對於飯菜的要求,不僅是“管飽”,還最大程度地做到從營養到口味的合理搭配。據瞭解,中心長者飯堂每月根據長者的口味和身體狀況制定菜單,做到每週每天不重複,針對長者的身體狀況和多樣化的口味需求,推出無糖餐、低鹽低脂餐以及普通餐,還會根據節氣、天氣、節日等情況,定期搭配粗糧飯等,合理添加菜式。

而在鄧永播看來,在這裡不僅胃有了寄託,心裡更有了依靠。退休後,鄧永播老伴曾做過五個大手術,術後更是伴隨著腰痛、類風溼關節炎等症狀。當發現中心還有專門的理療室,他便帶著老伴來這裡進行理療。去年6月,老伴的身體已經不允許她經常走動,社工朱嘉慧就每週定期上門為老伴做康復護理,如今老伴的病情漸漸緩和,已經能下地走動。

“不僅僅是‘管飽’,還要做到‘養老。’”花都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辛孫仁告訴記者,中心以提供助餐為基礎服務,提供日間託管、臨時託養、康復護理等多種服務,滿足了長者的健康管理、康復護理等需求。

“飯堂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退休生活也越來越舒心!”鄧永播說罷,跟社工擺擺手,提著飯菜走出門外,準備回家跟老伴一起分享這頓午餐。

幸福底色

千個長者飯堂 讓老人“食”有所依

助餐配餐一直是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2018年,廣州市委、市政府將“實施養老助餐配餐服務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實事,要求完善“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服務網絡,助餐配餐服務知曉率達到95%;拓展助餐配餐服務內涵,提升助餐配餐服務高質化、個性化、多樣化水平。

2019年,廣州市民政局繼續投入4476萬元市本級福彩公益金,用於助餐配餐服務補貼。

截至目前,全市長者飯堂共1036個,覆蓋全市街鎮、村居,95%的長者飯堂由社會力量提供,大多融入了醫療護理、健康宣教、營養指導等服務,知曉率和滿意率均超過90%;“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全覆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實際上,早在2016年起,廣州開始發展以“大配餐”服務為重點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全市範圍內推出“長者飯堂”。

2017年,廣州市在以助餐配餐為特色的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績效考核中,被民政部、財政部評為優秀,全覆蓋社會化“大配餐”服務體系項目在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獲“2017年度中國十大民生決策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