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以下文章來源於唯一的城

文 | 南方週末研究員 危昱萍 郭倩倩

排版設計 | 實習生 石登江 譚華瑋

責任編輯 | 戴春晨


中國城市擴張步履不停。


過去五年,中國的城市新增了將近1億人口。深圳、廣州、成都、重慶等多個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均超過100萬。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對外來人口來說,成為常住人口不難,難的是成為有當地戶口的市民。這種難,也造成了國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間高達16%的差距。


在大城市漂泊,多少人能有底氣喊出“我是XX人”?城鎮化率普遍超過70%的各大城市,人們到底需要越過什麼樣的門檻,才能獲得“准入”的門票?


南方週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推出《中國34城市民准入榜》,從流動自由就業自由創業自由落戶自由四個維度衡量一個人成為“真正的市民”的難度,回答深度城鎮化階段的“城市化”之問。評價對象與此前發佈的《中國34城公共空間體驗榜》、《中國34城生活壓力榜》一致。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評價結果顯示,“來了就是深圳人”所言不虛,深圳的市民准入得分最高,與其它城市拉開了差距;廣州比較均衡,沒有特別明顯的短板,總分合計排名第二;南昌憑藉最為寬鬆的落戶政策,拿下第三;緊跟其後的幾大城市分別是北京、杭州、瀋陽、東莞、佛山。


在我們評估的34座樣本城市中,珠三角地區表現尤為亮眼,深圳、廣州、東莞、佛山四座城市全部進入前十。瀋陽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在人口淨流出的劣勢下,以寬鬆的落戶政策展現出奮力吸納人口的拼搏姿態。


哈爾濱、貴陽、長春三座城市得分最低,分別在就業自由、創業自由、流動自由方面測評分值靠後。


鑑於此,南方週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認為,當前,地方政府的“市民准入競爭”整體處於膠著狀態,一線和非一線城市各有優勢。

特別是以南昌為代表的二線城市,落實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後,將大大提高對人口的吸納力。在此基礎上,它們還需要改善創新設施和創新環境,讓更多人來了願意留下來。


“市民准入榜”的“混戰”,又為理想之城的最終評比增加了不確定性。


以下是分指標分析:


自由流動值:佛山進前三,長沙潛力股


進城第一步,成為城市常住人口。


我們用流動自由值衡量一地常住人口的變動。三個指標包括城鎮化率近五年新增

當前常住人口數量,代表城市過去多年、近五年和最新的常住人口活力。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經測算,大城市的流動自由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性。前十名中,珠三角地區獨佔四席,成渝都市圈、長三角地區分別拿下兩席。


具體來看,深圳、廣州、佛山佔據前三。三座城市早早地開始工業化之路,城鎮化率都在85%以上。佛山城鎮化率高達95%,僅次於深圳。


正如著名的城市規劃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袁奇峰所說,佛山的城鎮化是一個工業化的故事。工業化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助推佛山常住人口突破800萬大關。這座城市當前人口紅利依舊可觀。


令人疑惑的是,城鎮化率超90%、常住人口超800萬的東莞,近五年新增常住人口僅12.14萬人,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語境下,“世界工廠”對打工人的吸引度下降,而高端人才引進有限,致使人口增長緩慢。


成都位列第四,這主要因為過去五年吸引了200多萬常住人口,增量僅次於深圳、廣州。剔除2016年併入簡陽市帶來的增量,成都新增常住人口的數量也很可觀。


作為傳統務工大省的省會,成都取得這一成就並不容易。


我們認為,一方面,近些年來產業佈局和投資從沿海地區轉移到中西部地區,成都作為西部中心城市、成渝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首先受益;另一方面,成都自身抓住機遇,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新興服務業等新經濟企業,GDP達1.7萬億還實現了7.8%的增速。


長江中游中心城市長沙,同樣因為常住人口增量大從而提高了流動自由值,排名第15位。2019年長沙常住人口不到1000萬,過去五年新增108.3萬,增量比千萬人口城市武漢還多。去年新增常住人口23.98萬人,在中部六省會中排名第一。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與其他中部省會城市相比,長沙在省內並不強勢,首位度不如成都、西安和武漢。能吸引到如此多的常住人口,我們認為有三點原因。


首先,長沙家底厚。長沙2017年加入“萬億元GDP俱樂部”,這兩年GDP排位雖有下降,今年反超無錫、青島等城市的潛力很大。


長沙家底厚還體現在厚重的製造業上。長沙作為全國重要製造業基地,製造業在長沙經濟格局中佔比達1/3,並且結構較好,重化工業少,歷史包袱輕,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特別是長沙的工程機械、新材料、電子信息等製造業都形成了千億產業集群,是長沙新基建的強力後盾。


其次,長沙生活壓力低,對製造業從業人員友好。在《中國34城生活壓力榜》中,長沙生活壓力排名倒數第六,是中部六省會中生活壓力最低的城市。其中,長沙相對低位的房價,是其他城市無法企及的優勢。


第三,長沙求賢若渴。長沙對急需的工程師和創新人才針對性地降低落戶門檻。圍繞22條優勢產業鏈人才需求,近兩年累計發放人才獎補資金近12億元。


上海、北京兩座大城市退出前四行列,分別排在第5、7名。這一結果並不意外,兩座城市的中心城區外仍有相當數量的農業人口,城鎮化率低於深圳、佛山、東莞等地。常住人口數量在2000萬人以上,五年內新增常住人口只有2萬人左右,嚴苛的人口規模控制政策效果顯著。


東北地區四座城市皆處在下游位置,瀋陽、大連分別位列第20、25名,長春、哈爾濱佔據倒數第一、第二名。瀋陽、大連是東北最有活力的兩座城市,城鎮化率較高。長春是34座城市中城鎮化率最低的城市,戶籍人口中鄉村人口數量多於城鎮人口。


泉州的表現出乎意料,流動自由排名倒數第三。這座常住人口達874萬人的城市,GDP多年來位列省域第一,離“萬億GDP俱樂部”僅一步之遙。


然而,泉州的城市化水平和亮眼的GDP並不匹配。和省內的福州、廈門相比,和同為工業城市的佛山相比,泉州的人口聚集能力更弱。這座城市城鎮化率不到70%,5年來常住人口增量僅30萬。至今,泉州城區人口不到200萬,這也是泉州沒有地鐵修建資格的原因。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重點城市的流動自由態勢已發生重大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人口長期向超大城市、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聚集。


近五年,北京、上海兩大超級城市嚴格控制人口規模,人口吸引力下滑;珠三角地區人口流動出現分化,東莞顯著落後於深廣佛;長三角地區內部也同樣現分化跡象,浙江兩座大城市流動自由度表現均優於江蘇同類城市。中西部城市人口外流減緩,成都、西安、長沙等中心城市人口流入頗豐。


就業自由值:在上海找工作最難?


有沒有一份好工作決定了一個人能否在城市生存。


就業乃民生之本,目前我國衡量就業狀況的統計指標有兩個,

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調查失業率。前者數據充足,後者僅部分城市公佈,因此我們用登記失業率來衡量一地的就業自由。登記失業率越高,就業自由得分越低,排名越靠後。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測算結果顯示,東部沿海工業城市就業狀況較好。其中,泉州登記失業率最低,僅1.05%。登記失業率低於2%的還有東莞、北京、寧波、南京、無錫、杭州、鄭州、蘇州等城市。


不過,上海、天津兩座超大城市的就業狀況令人吃驚。上海登記失業率最高,為3.6%,天津為3.53%。與之對比,深圳失業率為2.18%,廣州為2.15%,北京僅為1.3%。


出現如此大的差距並不意味著上海就業局勢令人擔憂。3.6%的失業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且較為穩定。過去五年,上海每年都新增58-60萬個崗位,去年完成了106.64萬人的職業培訓。


此外,登記失業率不能完全反映實際就業狀況。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指有非農業戶口,在一定的勞動年齡內(16週歲至退休年齡),有勞動能力,無業而要求就業,並在當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失業登記的人員。這就完全將外來務工人員排除在外,而且無法確保失業者都會主動登記。


因此,2018年起,國家統計局開始公佈調查失業率,統計範圍包括城鎮常住人口,也不要求失業登記、不限定戶籍等。


2019年,上海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4.3%以內,北京各季度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0%、4.2%、4.2%和4.0%,全國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0%—5.3%之間。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創業自由值:北上廣深真的變成北上“杭”深了?


就業之外,創業自由值也是衡量城市市民准入的關鍵指標。它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發展動力,對人口的潛在吸引力。


我們選取來自第三方機構的創新環境要素創新設施要素數據,評估城市的創業自由值。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測算結果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構成第一梯隊,創業者在這些城市最為自由。其中,北京創新環境、創新設施都排名第一,實力超絕。


廣州跌出第一梯隊,與杭州、重慶、天津、成都分別排在第4-8名。杭州創業自由勢頭兇猛,正在向廣州發起挑戰,衝擊一線。杭州是創新活力之城,創業創新已成為城市價值導向,獨角獸數量僅次於北上深。


上海、杭州之外,長三角地區還有蘇州、南京等城市進入榜單前十五名,區域優勢顯著。區域內部城市互補,上海的金融、研發、對外貿易,杭州的互聯網信息產業,蘇州的高科技製造,南京的科教資源,在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產生協同效應,造就了長三角地區創新創業的蓬勃發展。


武漢、重慶、成都作為南方中西部的代表城市,也是國內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基礎條件良好的城市。它們對中西部城市的創新輻射和帶動能力十分強勁。


落戶自由值:南昌最熱情 青島冷冰冰


有住所有工作,在哪裡最容易成為有戶口的市民?


按照國務院部署,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各大城市落戶政策五花八門,為此南方週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特研發了一套城市落戶政策評估體系,從(積分)落戶政策積分落戶評估人才落戶評估制度創新四方面,定量評估34座城市今年10月前實施的落戶政策。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評估發現,各大城市落戶自由值既有符合普遍認知之處,也有出人意料的結論。


落戶最自由的城市是南昌市,超大城市瀋陽緊隨其後;進入前十的II型大城市還有石家莊、烏魯木齊和泉州。


南昌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勢在必行。在中部各省會城市中,南昌實力較弱,是唯一一個II型大城市,與太原同為二線城市。在研究中心此前發佈的《34城公共空間體驗榜》中,南昌排名倒數第三;在《34城生活壓力榜》中,南昌生活壓力高於鄭州和長沙。


與合肥等強省會城市相比,南昌市對省內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南昌市新增常住人口自2017年起逐年減少,去年僅5.5萬人,同比僅增長0.99%。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南昌高等教育資源也比合肥、長沙、武漢等城市匱乏,且留不住大學畢業生。南昌大學2019屆畢業生中,省內就業佔比不到50%。省內生源中約46%的在外省就業,省外生源在江西就業的不到1/3。


瀋陽面臨的人口困境與南昌類似,因此即使身為超大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瀋陽也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念技校或職校、有初級以上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有正規工作、交社保、個體經商、買房、同戶隨遷都可落戶。


從4月2日實施新政到4月10日17時,通過落戶新政,瀋陽已迎來2200名“新市民”。其中,人才引進450人、具備技能等級證書就業創業人員24人、購房落戶955人、三投靠落戶771人。


中部城市中,長沙落戶門檻最低。更為高調的鄭州、西安、成都等城市,實際落戶門檻反而更高。


超大城市毫無疑問是落戶限制最多的城市,北京落戶自由度倒數第一,上海、重慶並列倒數第二。


2020年4月9日公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


寧波率先響應。9月11日起,在寧波市合法穩定就業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繳納的社會保險在申請落戶時可累計納入該市繳納年限。


廣州也在醞釀中。正在修訂中的《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提出,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人才入戶積分,在廣州可獲累計認可。


人口聚集後,如何吸引更多人願意長期留在一座城市,考驗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建設。接下來,南方週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將推出《34城市民待遇榜》,衡量城市的教育、醫療、生態環境、政府服務等軟環境建設。


34城市民准入榜:在大城市留下來 沒你想得那麼難


【數據來源】

流動自由:包含城鎮化率、2019年常住人口數量、近五年新增常住人口數量,數據均來源於各市統計局;

就業自由:主要為2019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數據來源於各市統計局;

創業自由:包含創新環境、創新設施,數據來源於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企業管理研究中心、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全球城市創新創業活力排行榜》;

落戶自由:南方週末根據城市主要落戶方式設置評估體系,對於各市落戶政策進行打分評估。



數據處理:郭倩倩 鄧麗萍 石登江 譚華瑋 向璽如 王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