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最大的念頭,以後要讓我的孩子學理工科

看完《流浪地球》最大的念頭,以後要讓我的孩子學理工科


有點outday的這麼晚才看《流浪地球》,看完後,我沒有像網上的眾多影評那樣,感嘆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沒有為裡面哪個人物的犧牲而唏噓;沒有為地球最後脫離木星的吸引力而高興;也沒有去比較吳京的《戰狼》和這部的票房誰高一點。我看完後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如果以後我的孩子上高中時問我,選文科還是理科;我的孩子上大學報專業時問我意見,我都會告訴他,選理工科。

看完《流浪地球》最大的念頭,以後要讓我的孩子學理工科


為什麼呢?

因為電影中,對拯救地球的行動起關鍵推動作用的都是掌握理工科技術能力的人。

劉啟是機修專業的“天才”,這才能讓他無師自通的開啟運載車,操作機械臂,及時發現蘇拉威西發動機的卡機位置,並排除故障;

劉啟的姥爺韓子昂,是373號重型工業運載車的高級駕駛員,對大型運載車的操縱非常熟練;

劉啟的父親劉培強,是國際空間站的航空員,影片開始也介紹過,能入選的航空員都是千挑萬選的技術尖端人才;

李一一,優秀的程序員,如果沒有他寫的破解程序,劉啟一行人也無法讓蘇拉威西發動機噴射火焰;

老何,一個不起眼的中年人,在熟悉了軟件世界的年輕人面前,只有他發現了硬件故障,撥開幾十年的積塵,手動完成跳線,估計他應該是電氣專業的吧;

包括《流浪地球》的作者劉慈欣,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電工程系畢業的。

觀看影片時,把自己帶入其中,如果身處當時的境況,我驚恐的發現身為文科畢業生的自己什麼也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可能就像影片中的韓朵朵,盡力的尋求他人的幫助,那種無力感太壓抑,太讓人心慌。

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也不有那麼大的天災人禍發生,但是我們的一生總是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因此我希望將來我的孩子能像電影中那樣,面對困境時能有自己的技能特長,能解救自己,也能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具備化解困境的能力,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看完《流浪地球》最大的念頭,以後要讓我的孩子學理工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