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渠樑是不是隻有采用商鞅的法家治國思想才能使秦國走向強大?

伍弟


首先來看看當時秦國變法前的現狀,法家思想深受統治者的認同.

1.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為了本國政權,紛紛啟用人才,以求變法圖強.魏國李哩變法成功,引起了秦孝公的興趣.孝公時期,國力貧弱的秦國引發統治者的深思.渴望找尋一位仁人志士通過變法來挽救秦國現狀.

2.從國力來說,國力微弱,因秦國地處偏僻,經常被其他盟友遺忘,除此之外,秦國遺留大量的奴隸制社會風俗.思想和習俗都走入了瓶頸期.

3.秦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魏國通過變法,經濟軍事顯著提高,魏國強盛後,為了領土攻打其他小國,秦國是主要攻打目標之一.秦國屢戰屢敗.

4.其他國家通過變法,國家實現了不同的稅收制度,秦國比較晚,落後其他國家.其他諸侯國變法瓦解了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鼓勵了老百姓積極性,生產力得到解放.

孝公時期,已經意識到變法才能圖強,才能改變秦國積貧積弱的現狀.所以商鞅變法應運而生.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在秦國開始推行新法。每一次變法就是一次權利,利益的轉移。商鞅要在秦國推行新法,不可避免的觸碰到了秦國老貴族們的利益。所以紛紛出來阻撓。

商鞅來個舌戰群儒與老貴族們打了一場口水仗,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可謂是針尖對麥芒。最終,商鞅技高一籌,以一己之力成功戰敗老貴族。

戰敗的老貴族們雖然想要阻止商鞅推行新法,但是已經有心無力。商鞅的新法方才得以可以推行。

雖然新法可以推行了,但是商鞅害怕百姓不信。於是在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命人貼出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百姓們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佈告說:"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兩金(古時的"金"實際為黃銅)。"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兩黃金。

立木為信

商鞅的這一舉措,不僅取得百姓對自己的信任,同時也為自己即將推行的新法預熱。商鞅要是生在現代社會,一定會是一個營銷高手。

商鞅推行的新法主要包括“法律”的改變,“土地改革”,“軍事改革”。在軍事方面施行的“軍功制”,讓秦國的軍隊再後來作戰中猛如虎。秦國許多名將就是“軍功制”的受益者。

商鞅變法讓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經過百多年的積蓄,秦國成長為了不懼六國的猛虎,為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做足了準備。

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雖然讓秦國強大起來,但是變法過程中商鞅損壞了太多秦國老貴族們的利益,老貴族們對商鞅恨之入骨。最終老貴族找到機會將商鞅車裂而死(有種說法是,商鞅並沒有死,秦惠文王雖然迫於秦國老貴族們的壓力要將商鞅車裂,商鞅用它的生命換來了秦國的強大。


偉人的故事


儒、道、墨、法四家思想,每一家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論基礎和重要著作,在當時影響很大,但只有大家適合生死存亡的戰國時代,嬴渠梁要強國就必須選用法家。

一、儒道墨法只有法家適合大爭之世

儒家學派拒絕談利害,只談仁義,只對君主歌功頌德,使君主們在非常舒服的精神狀態中,任用他們擔任官職,但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自然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

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貴尊榮,看的都像天際的浮雲,絕不追求,也不跟人競爭,如果有人競爭,他們就立刻退讓,這不符合大爭之世。

墨家的思想是宗教的,像一個苦行僧,無條件為他人分憂。在人類未能全部快樂之前,他們不單獨快樂。因為他的理想太好,要求太高,以致必須有一種殉道的極端宗教感情才可以勝任,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辦到的,不久就發生後繼無人的枯竭現象,逐漸消失在人群中,只留下世人敬仰的學說。

而法家學派主張實行法治,加強君權,向君主分析厲害,並提出具體的方案,為君主們謀取實際利益,這非常適合各國從事的生死存亡的鬥爭,讓各國君主不得不賦予權力。

二、法家的前輩已經用事實證明:法家可以強國

管仲是一個典型的法家,而且使用法家政策使齊國強大,使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

李悝,晉國高級官員,晉國分裂後,擔任魏國高級官員,他用法家治國,平抑物價,丈量土地,是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超級大國。

吳起,運用法家思想,讓魯國不再受侵略,讓魏國稱霸,讓衰老的楚國重生。

歷史證明,法家是強國之道!

三、歷史上最大的魔術——商鞅變法

秦孝公嬴渠梁認為人才決定國家的命運,在他繼位的第二年,發出求賢令,歡迎各國知識分子光臨秦國,法家句子商鞅入侵秦,嬴渠梁將大權交給這個素不相識的客卿,命他變法。

商鞅對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風俗、社會結構,進行了徹底的改變。變法是人類智慧所能做的最驚心動魄的魔術,他能把一個侏儒變成一個巨人,把一個沒落的民族變成一個蓬勃奮發的民族,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只用了19年,秦國繼位國之後成為超級強國,但他比魏國的實力雄厚百倍,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古風說歷史


不管你承不承認,法家思想已經完勝當時百家爭鳴的所有思想,成為了後世治國的重要思想理念。道家思想過於清靜無為,儒家思想過於講道理禮法,墨家思想過於無私博愛,縱橫家思想只適合搞外交,兵家思想更適合排兵佈陣。

這麼多思想當中,只有法家思想是非常適用於治國的。當然,兩千年以來的統治者們,始終都是以儒家教化世人。

不過儒家思想只是為了保證統治者至高無上的皇權,只是從思想層面上管理世人,可是人的肉體該用什麼來管理呢?只能靠法家思想。

嬴渠梁要想秦國強大,只能靠商鞅的法家思想。

  • 1、法家思想在商鞅變法前,已經有成功的先例。

法家思想並不是商鞅首創,法家思想真正的締造者,應該還是儒家學者的弟子,那就是魏國的李悝。李悝的老師是子夏,子夏是孔門十哲之一,是孔子的高徒。

所以說李悝算起來是孔子的徒孫。一個儒家弟子,居然是法家的締造者,這的確是挺讓人意外的。李悝在魏國實行變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彊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史記》

當時是魏文侯執政期間,李悝幫助魏文侯實行變法,魏國一躍成為眾多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一個。不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異常強大,甚至後來將秦國摁在地上摩擦。

李悝變法的成功,是商鞅變法的基礎和背景。 後來商鞅前往秦國,所帶的正是李悝編寫的《法經》。

  • 2、其他思想在各國並沒有什麼成效。

孔子曾經在魯國實行儒家思想,可是魯國在戰國時期,卻逐漸衰落,甚至被楚考烈王所滅,魯國本質上除了嚴格奉行周禮,國力並沒有因為實行儒家思想而增強。

道家思想並沒有哪個國家敢正兒八經的去實行,畢竟哪個君王在天下一統之前,就敢什麼都不管,有時候折騰也是一件好事。

墨家思想的創立者墨子,本身也是儒家學者的弟子,他是宋國人,也曾經做過宋國的大夫。在戰國時期,形成了非儒即墨的格局。可是宋國這些深受墨家思想所影響的國家,也沒有強大,反而在戰國時期逐漸消失。

而實行法家思想的魏國、韓國等諸侯國,都逐漸變得強大了起來。所以說法家思想是有市場的,嬴渠梁自然也希望引進法家思想。

  • 3、嬴渠梁下定決心支持商鞅變法。

綜合了所有思想以後,嬴渠梁最終決定,還是以法家思想作為變法的主要思想。商鞅變法,最核心的部分,其實就是秦孝公嬴渠梁的無限支持。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史記》

商鞅變法的思想基礎,是李悝的《法經》所提供的,基本上也都是按照魏國變法的所有步驟和策略來進行的。

商鞅本人負責變法的嚴格實施,這一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嬴渠梁的絕對支持,基本很難完成。因為商鞅變法的過程需要得罪很多貴族。

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史記》

在秦國貴族當然是有權有勢的人,傷害到了這幫人的利益,不管是誰,他們都不會答應。好在嬴渠梁是國君,可以鎮得住他們。等到嬴渠梁去世以後,商鞅也就被貴族們給搞死了。

法家思想推崇以法治國,而不是以人治國。

  • 1、歷朝歷代都離不開以法治國的思想。

不管是先秦時期,還是後世的封建王朝,其實以法治國的國家都是非常強大的。而且就算這個王朝是以儒家或者道家思想作為宗旨,其實也不能離開以法治國。

比如說漢朝初期,是以道家的黃老學說為治國宗旨,可是漢文帝、漢景帝這些皇帝他們並沒有放棄以法治國的理念,而且那個時代是酷吏盛行的一個時代。

漢武帝時期,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是法家思想依舊成為了治理國家的主流思想。酷吏張湯就是以法治國活生生的例子。

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漢書》

漢宣帝的兒子劉奭一直迷信儒家思想治國的理念,可是漢宣帝對此非常失望,他告誡劉奭,治國必須要兼有霸王道,其實就是在強調法家治國的重要性。

  • 2、以人治國只會讓政府失去公信度。

在先秦時期,很多國家都是以人治國。因為貴族們都是王族的親眷,他們在做了官以後,對來老百姓,基本上都是看個人心情。

這就比較可怕了,百姓們整天活在這種統治之下,那對自己的政府肯定是失望透頂的。個人的好惡可以決定百姓們的生死,這種事情絕對不利於國家的強大。

每個百姓都活在戰戰兢兢當中,誰還會願意給國家賣命呢?而當時的諸侯國,要想在春秋戰國站住腳,那就必須要依靠百姓的力量。

為此,有覺悟的諸侯國,開始做出改革,甚至開始任用外國人才和寒族,目的就是為了激發百姓們的積極性。

  • 3、商鞅變法,便是嚴格實行以法治國,所以能使秦國強大。

很顯然,商鞅變法便是嚴格按照法家的套路來治理國家。法令一旦制定好了,那是不以人的思想作為轉移的。

  1. 首先這可以良好地解決個人好惡決定百姓生死的問題,只要不違背法令上的事務,就不應該獲死刑。
  2. 其次官員具有可替代性,不管是誰來做這個官,都是相同的斷案方法。因為按照法令來辦事,絕對比人情世故來辦事要公正的多。
  3. 再者能夠調動老百姓們的積極性。只要政府的公信力樹立了起來,那麼老百姓便有了遵循的依據,按照法令行事之餘,老百姓們的生產力也會被調動起來,軍隊的戰鬥力也能提高。

由此可見商鞅變法,便是對法家思想最好的實踐。嬴渠梁將秦國交給商鞅,絕對是最成功的一次選擇。

總結:嬴渠梁為了商鞅變法,得罪了整個秦國的貴族。

其實變法是一件挺傷人的事情,因為變法的過程,需要得罪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了你最近親的人。

嬴渠梁在變法的時候,其實就把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都給得罪光了,比如說他的大哥嬴虔,就是被商鞅割掉了鼻子。

這種犧牲是非常難得的,所以歷代變法也是很難成功的。王安石變法,因為宋神宗的懦弱半途而廢就是最現實的例子。

《史記》

《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