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再見,少年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位於南開區東馬路上的天津市少年宮,已於三天前正式摘牌。這座100多年曆史的建築,不僅在中國籃球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也走出了關牧村、呂明、寧春紅等一大批文藝、體育界的人才,更承載了幾代天津人金子般的少年時代。


這幾年,全國各地不斷有類似“少年宮摘牌”的新聞,這次終於輪到了天津。


2020年4月11日,掛了64年的“天津市少年宮”牌子被工人摘下。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圖源@天津往事


少年宮雖然摘牌,但並不意味著它徹底消失,早在去年年底,三岔口的新少年宮就正式啟用了。可以說,少年宮既在發展,也正在消亡,在硬件設施也得到極大改善的同時,一代天津人的少年記憶也終將落幕。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新天津市少年宮@天津廣播


01

東馬路最後一座老建築


少年宮那座紅磚樓,大概是東馬路上唯一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其它的大多在舊城改造中灰飛湮滅了。要是算起來,少年宮這座古香古色的建築得

有百餘年的歷史,並且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而提起它的故事,那要從一項運動——籃球說起。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圖源@david-孟偉


1895年,天津基督教青年會成立,這個組織的目的,說是為了改善青年人精神生活和社會文化環境,實際上是為發展資本主義的需要而服務,天津青年會的創辦人叫

來會理,他在報告中就明確說要“感化中國的思想界”。最初基督教青年會的會所,就在現在的大沽路口大營門一帶。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1900年位於大沽路上的舊基督教青年會大樓


會所建成後,來會理在北洋醫學堂(大沽北路原天津十七中學旁邊)表演了 " 筐球遊戲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接觸籃球運動,只和籃球被髮明的時間相差四年(1891年)。從此之後,籃球就成了青年會的主要體育活動。所以別看天津男籃成績一般,但天津卻是中國籃球運動的搖籃。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早期基督教青年會(大沽路)舉行的籃球比賽@天津記憶


1913 年至 1914 年,青年會在今東馬路重新選址修建了一座室內籃球館,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室內籃球館。這座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建築物高三層,外加一層地下室,每層1000平米。


這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築,就是現在天津市少年宮的前身。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跨越100年的少年宮,外觀幾乎沒有太大變化


2017年,姚明就曾到過天津市少年宮,還專程參觀這座中國首座室內籃球館舊址,並贈送了中國籃協簽名旗。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樓上是環形跑道


除此之外,市少年宮還是奧林匹克精神傳入中國的第一站,1914年,中國奧運第一人,南開校長張伯苓在基督教青年會禮堂發表演講,讓中國人知道了什麼是奧林匹克運動和奧林匹克精神,並提出要參加和舉辦奧運會的主張。


所以,市少年宮能保留至今,和它在天津,甚至中國體育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密不可分,這一次摘牌,並不是傳言的要賣地蓋樓,據說是要建成籃球博物館,反而更好的保護了歷史建築。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圖源@david-孟偉


02

為嘛叫少年宮


從青年會變成少年宮,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


1954-1958年,中蘇關係進入蜜月期,中國全盤學習蘇聯經驗。那個時代遺留下的影子,至今在天津都能找到不少,比如十月影院,建築外形就是蘇聯風格,工人新村和後來的八大里,也都借鑑了蘇聯的住宅模式,這種情況在全國都不鮮見。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十月影院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八大里舊樓丨圖源@天津張翔


少年宮,同樣是學習蘇聯的產物,包括這個名詞都源於俄語。文化宮、青年宮同理。


在蘇聯,少年宮是培養、發現優秀學生,幫助學校開展校外活動的地方。為嘛叫宮?因為蘇聯最有影響力的日丹諾夫少年宮,最初就是沙皇家族使用的宮殿,擁有三百多間房屋和大廳,可容納兩萬多名青少年活動,是座名副其實的“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當時中國考察團到蘇聯,少年宮是必去的考察項目,去一次看一次,看一次喜歡一次,無論是宏偉的建築、豐富的活動,還是先進的科教設備,都讓中國人羨慕。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茅盾在參觀兒童宮之後就說:


“一個人會覺得自己也忽然變年輕了。儘管那些學習小組都是正正經經的研究,不是玩;然而看到年輕的學習者那種興趣盎然的樣子,便知道‘玩’和學習,在他們已經統一起來了。”


反觀中國,同時期的教育資源十分有限,為了讓學生都有學上,全國推行“二部制”,學生分兩撥,一撥上半天。大批學生在校外無所事事,甚至拿彈弓打路燈玩,幾乎成了最大的不穩定因素,解決校外教育問題刻不容緩。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解決辦法,就是借鑑蘇聯經驗,開辦少年宮,從1953年6月1日上海啟用了第一座少年宮開始,到1965年,全國建成少年宮170多所。天津也在1956年,將原先的基督教青年會舊址,改建為天津市少年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1984年天津少年宮棋類比賽@天津日報


天津少年宮雖然沒有“天才兒童”的說法,但仍舊都是從各個學校挑出的優秀學生,一般小學最多分配2、3個名額,所以當時能在少年宮學習,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底子好,資源足,自然,少年宮孩子的成材率也是最高的。


03

自古英雄出少年…宮


少年宮的成材率究竟有多高?


上紀5、60年代時,美國的航天科技被蘇聯全面吊打,而相關機構做過調研,當時蘇聯幾乎所有的航天人才都有在少年宮學習的經歷,特別是宇航員,都在少年宮接受過早期訓練。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天津少年宮雖然沒有那麼強,但同樣為國家培養出不少人才, 比如歌唱家關牧村、體操健將呂明、國際象棋名將寧春紅等等,都是在少年宮受到啟蒙的。


隨著80年代改革開放,少年宮的公益性質難以保障,只能順從市場經濟,但好處是,此後少年宮沒有了那麼重的政治色彩,學習氛圍也更加輕鬆。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而存活下來的天津少年宮,雖然也成為了收費培訓班,但因為相對便宜的學費、可靠的師資力量, 以及50、60年代天津人積累起的信任,無論是市少年宮,還是各區少年宮,仍然有足夠的生源。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可以說,80、90年代之後的少年宮,就是天津望子成龍的平民家庭最嚮往的地方,培養孩子學個一技之長,幾乎是所有天津家長的共識,這個情況一直到今天也沒有變。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天津市少年宮保山道分校,每到報名季,都會有大量家長徹夜排隊@天津廣播


而去少年宮學習,也成了很多天津孩子或歡樂或“痛苦”的從藝經歷。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象棋、美術、樂器、舞蹈……就沒有少年宮不教的@天津市少年宮


64年,天津市少年宮承載了許多天津人少年時代的金色時光:


兒童節,這裡永遠是歡聲笑語的集聚地;


週末時,這裡永遠是孩子們的藝術殿堂;


課間時,和小夥伴在樓道打鬧,木質地板吱呀的聲音,永遠是最動聽的聲響;


上課時,父母隔著窗戶盯著自己學習的眼神,永遠是難以揮去的陰影……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圖源@義南


但大家仍舊期盼,樓下理髮店的紅白藍幌子趕快轉起來,因為那意味著少年宮又開門了。


再見了,天津少年宮!


如今,64年的時間匆匆而過,少年宮已是暮年垂老,舊跡斑駁。


牌匾雖然已拆,但拆不去的,是永遠屬於天津的少年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