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開始,孩子們放學後只要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就好,剩下的大把時間可以供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去和其他的小朋友做做遊戲、看看自己喜歡的動畫、做做手工或者幫父母做做家務等等。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流行起了課外輔導班,然後是興趣班、特長班等等…

在幾個月前,浙江省中小學教育檢測中心發佈了2018年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調查數據,所調查的對象來自於1269所小學的36730名五年級學生、家長、老師以及校長。

經過多元迴歸分析後,最終數據表明,在各項指數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貢獻率中,“補課”以及“作業”的得分位列最後兩名,這簡直是讓廣大群眾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的賺錢,拿著大把的鈔票去讓孩子參加的補習班,最終卻被告知這種方式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貢獻最低。

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反觀在測試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學習策略”、“教師教學方式”以及“興趣愛好”,其中在接受測試的人群中,他們認為“學習策略”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最大的指數。

所以說,為什麼一向都被人們所推崇的補課以及寫作業,卻出現瞭如此低的得分呢?也許是因為這兩項學習方式對孩子來說,更多的是強迫吧,強迫他們去學習、強迫他們去接受知識,最終卻很有可能會導致了孩子們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反感。

放眼全世界,讓孩子去參加補習、課外輔導班好像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現象,究其原因就是家長們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到比人家的孩子都上了各種班,自己家的孩子自然也不能落下、不能落後,於是就出現了全民都在上補習班的現象。而這其中卻涉及到了——劇場效應。

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什麼是劇場效應?

在百科中,對“劇場效應”有兩種解答:其一,“劇場效應”是由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盧梭所提出的概念,他認為當時那個時代的巴黎就好像是一個大劇場一樣,每一個身在巴黎的人都在這個大劇場中觀劇,但在觀劇的同時卻也在參與著演出,劇場中的所有人既是觀眾又是演員,都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完成著自我的異化。

其二,這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如果劇院發生了火災,按照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觀點就是,要先跑出去,結果一定是大家蜂擁而至,全部堵在了門口,沒有人能夠逃離火災現場。

這種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不去為他人的利益考慮的行為,最終會導致的必然是群體的悲劇上演。每個人都在追求著自己的利益被最大化,這勢必會破壞到他人的利益,結果就是都得不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反而可能會出現“縮水”。

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但是在我們的教育中出現的是另一種“劇場效應”,它與上邊兩種比會有相似之處,卻又有不同。大家在一個劇場中看戲,每一個人都有他對應的座位,在原本有序的觀看秩序下,突然有一個人站了起來(也許是因為長得矮看不見,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

其他觀眾勸他坐下他卻不理會,想要求助劇場管理人員卻發現沒有人在崗位上,於是乎,其他的觀眾為了能夠觀看到正常的演出,也都被迫站了起來,最後就是全場的觀眾都由坐著改為了站著看戲。

這其中演出的演員沒有變,演出的劇目也沒變,觀眾依舊是那些觀眾,但不同的是,所有人都站起來了,甚至為了視線不被遮擋還會站到椅子上,然後就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劇場的椅子不是用來坐的。這就好像我們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一樣,原本是用來休息、放鬆身心的時間,卻用來讓孩子去學更多的東西

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在競爭越演越烈的今天,還很小的孩子,就被家長、被老師親手打亂了他們原本的成長次序,但這最終究竟會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呢?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一名中國的10歲小男孩被送去美國體驗生活。

孩子剛到美國不久後就發生了崩潰,然而讓他崩潰的不是文化差異,更不是語言障礙,而是因為“美國孩子的作業實在是太少了!”寄宿家庭的媽媽讓孩子去玩遊戲、去踢足球,但沒想到的是,小男孩在面對這樣的要求時卻哭訴說:“我不想要太多的空閒時間!”

生活在如此高壓下的孩子,在他們本該去瘋、去玩的年紀,卻被培養成了只會做作業的機器,他們好像已經沒有了愛玩的天性和能力,在應該保持著童真的年紀卻顯得格外的成熟。

就像盧梭說的:“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當孩子抱怨學習苦累時,總是能夠聽到身邊有人說“現在累點,等你上了大學以後就輕鬆了”,“小學累、初中苦、高中拼、大學混”好像已經成了我們中國孩子學習的固定模式,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在對這十幾個字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孩子們每天在各種刷題、考試、上補課班,他們忙到沒有時間去發現、發展自我,更沒有興趣可言,對自己的特點、自己的潛能更是沒有發現的機會,絕大多數孩子在高考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是什麼,以至於最後報學校、報專業大多也都是由父母代勞,最終他們會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大學學著一個毫無興趣可言的專業。

就像作家清歡說的那樣:“在中國,有2000萬大學生,在假裝上課。”

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應該如何去做?

教育孩子這件事,畢竟不是在劇場裡看戲,孩子們需要有足夠的知識養分去補充自己,但是考試成績,只能是對孩子現階段的學習效果的體現,僅憑一張試卷無法得知孩子真正掌握了多少的知識,能不能夠把所學的東西學以致用,是不是已經具備了某一項能力等等。

◆家長應該放下自己的焦慮,要知道每一個孩子都具備多元智能

美國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並將人類的只能分為9個範疇,包括: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身體運動、音樂、人機、內省、自然探索以及存在,還能夠分為記憶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以及創造力。

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如何,它只是眾多智能中的其中之一,除了除了成績外,還有很多很多其他對孩子生活、工作更重要的能力,例如孩子的溝通能力、責任感、自信心、同理心等等,這些方面都要比成績更重要。家長要鼓勵孩子去發展他們自身的一些興趣,最後就算是上不了名校甚至大學,他們也能夠去找尋到自己要為之奮鬥的事業以及幸福。

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家長應該更多的去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

我們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參考了國外的一些教育情境後,根據我們中國的國情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他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孩子們在學校和課堂中所學習到的一些技能還有隻是,其實是我們在生活中已經掌握並且梳理清楚,然後才放進教科書裡的東西。然而我們所能獲得的幸福,以及能夠促使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能力和知識,更多的則是要在課外獲取。

舉個例子,芬蘭是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要遠遠領先於歐美各國,在如此高的教育水平下,他們的孩子卻是上學最晚、書包最輕、考試最少以及假期最長。

他們的老師在上課時淡化了對知識的灌輸,而更重視的卻是手工、技能還有遊戲,孩子們擁有的課外時間也要很漫長,比如小學生在學校上課學習的時間平均只有4小時,因此,孩子們有非常充足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有非常多的時間去接受來自生活上的教育。

散佈教育的“劇場效應”,起點過於沉重,最終很有可能會失去終點

◆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們去探索自我

巴菲特說:“父母唯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鼓勵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併發揮的淋漓盡致。”

雖然我們不能像芬蘭一樣每天只讓孩子在校學習4個小時,但作為家長,也同樣可以讓孩子融入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發現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物。

孩子們初來人世,對很多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可能現在喜歡小貓小狗,沒準下一秒就開始喜歡小花小草了,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發現自己。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兒童利用自己的行為選擇去發展生活的新年,稱之為“生活形態”。遺傳因素、手足序位、親子關係、外在環境等,都只是兒童“生活形態”的一些素材,最終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兒童的自我選擇。這就像兩個同為殘疾的人,可能其中一個會選擇自甘墮落,但另一個就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讓自己變得像正常人一樣自立。

說的再多,課外班也還是一樣的要去上,但是建議家長們可以轉變一下思路,漫漫人生路,並非只有學習成績好這一條路可以走,我們還可以多去關注一下孩子其他的一些方面,畢竟人生需要是多彩,而不是黑白。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