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務必要知道的十件事:人生贏家與廢柴的區別

已大四,請務必認真看完。

一年前此時(大三)小編正糾結於考研/就業,實際上小編在兩邊都拎的尷尬狀態裡走完了大三。如今 在2018年的這個九月裡,保研的同學已經在秀自己的985錄取通知,找工作的在秋招裡奔波,考研的在早六晚十二的拼命。

大四,所有學生都明確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因為一切都已經是定性。

請一定一定一定一定要有規劃。

我在實習中的一位講師和我說“大學最缺什麼?缺的是人生導師。沒有人告訴你什麼階段該做什麼事,沒有人告訴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在BBC紀錄片《人生七年》裡,孩子 7 歲時,富人家長已經告訴孩子 Andrew 和 John 要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了,讓他們開始對社會和財富運行規律有所瞭解,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中學,考上牛津劍橋,走入社會上層。一切都被預定好了。

貧民窟的孩子則基本都在為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所困擾,這時候的他們和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的意識

(摘自 插坐學院 《25歲前應有哪些人生規劃》)

我的父母都是有一定文化教育的人民教師,然而他們能給我的囑咐,也僅僅止步於了“要多讀書,要考研考公務員。”大部分的父母皆如此,已經不能再為你鋪好指明前邊的路了。

所以優秀且有抱負的同學們在做的事,早已是規劃之中,帶有野心與目的性的。他們參加大挑小挑以及數學建模各種大賽,考ACCA BEC各種帶有含金量的證書,一遍遍刷高六級分。

而沒參加的同學,

心聲是,“我當然知道它是有用的,我也想要參加啊,我或許也能幹的不錯。只是我不知道,不知道很多事情的必要性,不知道如何具體的去比賽。我沒有隊友,我也很想贏。”

所以當大四這一年,小編已經錯過太多事情與機會。

我最感激兩位並不時常聯繫的朋友。一位能直言不諱的和我講“你在做的事對你的未來並沒有什麼好處與意義”一位能在我猶豫考研時打幾小時的電話幫我分析利弊和局勢。

以下是小編一場大學中血的經驗與教訓,如果你恰好和過去的我一樣,那希望你別把遺憾重蹈覆轍。

1.如果你還有機會,就一定要爭取保研,能保研真的是太爽了。

投資學習,永遠是低成本高效益。

2.保研加分項:科研項目,以及各種國家級比賽,論文發表。 要早一點聯繫老師(班主任)諮詢,表明自己想發表論文跟著老師做項目等。

有老師帶著,就一定不會差。

3.萬一(如果是非常重要的考試)預料到要掛科,請在出成績之前去找導員和老師哭。等成績在教務在線上登出來時,已經沒用了。

4.校選修課,要重視。修不夠要求學分,無法正常畢業。

5.考前壓力太大過重病有事,可以在教務在線選擇申請緩考,千萬不可以棄考。

6.如果你不打算考研:

希望你用所有時間來準備一張完美的簡歷,付出和考研人一樣的努力。

簡歷篩選考核內容包括:

  • 英語四六級 (至少也5/600+吧)計算機二級(是否熟練使用辦公軟件)在求職崗位相關行業內的 大賽經歷 項目經歷能顯示你領導力 抗壓力 等能力的活動經力績點排名(專業相關工作基本會考核此項,專業不相關的工作也有可能很苛刻的考查此項...某房地產就要求前30%..不用太在意 )幹部經歷

7.提前瞭解社團,有的社團經歷是十分有用的。比如idea精英匯,可以申請去聯想公司實習,以及AIESEC也是簡歷非常添彩的一筆。

8.學生會只做到大一委員,基本沒有參與意義。 就算做到了部長和主席,也別讓學生會的人情世故佔掉你大學所有時間。

9. 女生在外喝醉酒不是真性情,是真的丟人。

10.人際交往,別抱太高期望。

適可而止的距離,是保護你

總之,希望你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以及人生規劃。過好自己,守住心。

大學裡,要拎得清值得與不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