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大海一片蔚藍--08國內新聞--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刊雜誌--版權渠道--首頁

圖片

中國鐵建龍沐灣項目部的環保志願者在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龍沐灣清理沙灘垃圾。 本報記者 史家民攝

海洋覆蓋了地球三分之二的面積,是許多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隨著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海洋汙染也日益嚴重,每年數以百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海洋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人坦言:“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海里,根子在陸上,即80%汙染物來自陸上。”

中國作為海洋大國,高度重視其垃圾治理和防治工作,近年來不斷加大對海洋垃圾的研究和治理力度,從各方面開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工作。

法律法規是海洋垃圾治理的基本條件之一,中國已陸續出臺和制定了《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海洋傾廢管理條例》《防治陸源汙染物汙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等20餘部配套法規。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底,中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在相關法律“落地”的同時,各地積極治理,已初見成效。廈門是中國著名的海上花園城市,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一度也很嚴重,為此,在貫徹“陸海統籌”理念前提下,當地探索出了海洋垃圾治理的“廈門方案”。早在20多年前,廈門就建立了海上環衛站,打撈海漂垃圾以確保廈門海域的景觀及通航安全等。2017年7月,由廈門大學研發的“海漂垃圾預測系統”開始運行,對九龍江入海垃圾的漂移時間、漂移路徑、漂移位置、分佈區域進行預測,同時廈門市政府成立了專門的海洋垃圾防治領導小組,建立了多部門參與的協調機制,多管齊下,如今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廈門模式”,大大改善了其海洋環境。

除廈門外,其他城市也在行動。按照海南省政府出臺的《海南省建立海上環衛制度工作方案(試行)》,2020年海南省以海口、三亞、洋浦經濟開發區作為試點,全面啟動海上環衛工作,岸灘和近海海洋垃圾治理實現全覆蓋。據統計,2020年前兩個月,僅洋浦轄區船舶垃圾接收單位共接收油汙水81噸,垃圾12.719噸;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圍繞海灘垃圾專項整治,自3月13日開展海灘垃圾專項整治以來,各地已累計清理海灘垃圾310餘噸。

中國不斷加強國與國之間在海洋垃圾治理方面的合作。在去年9月的“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上,世界自然基金會與環保部東盟中心共同主辦“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與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分論壇,強調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離不開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去年11月,中日兩國科研人員在大連近岸黃海海域開展了海洋垃圾聯合調查,旨在加強兩國在海洋垃圾監測方面的合作。調查內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和海水錶層及沉積物微塑料採集等。其間,雙方人員就現場採樣技術方法及相關細節、海洋垃圾監測領域最新進展、海洋微塑料實驗室分析方法等進行了交流探討,一致認同建立統一監測方法的重要性。

解決海洋垃圾治理問題,只靠國家和政府是遠遠不夠的,全民行動才能共建美好的海洋環境。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志願活動、生活淨塑等方式,親自參與到“海洋垃圾治理”過程中,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種子”也已在全民心中慢慢發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