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临《兰亭序》两月余,离帖还是重回老样。怎么办好?

探囊有闲


初学兰亭序,只有两个月,要想轻而易举的出帖,几乎不可能,这是临帖的自然规律,再一个和自己的方法也有关系。

说出帖两个月不可能,并非我们普通临习者,就是大书法家也一样的体会。元朝书法家陆友仁曾说过"若逸少《兰亭序》,非有二十年精进之功,不能知其妙"。

赵孟頫更是一生临习《兰亭序》《圣教序》,才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王铎到了晚年,仍然一天临《兰亭序》及王羲之手札书法 ,一天创作。

既然大家都是终身临习,慢慢摸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对书法艺术的融会贯通,所以我们更应该从中得到启示,慢慢体会,在细节,笔法,结构上多对帖体会。慢慢就能掌握《兰亭序》笔法基本特征。

而且根据我个人的感受,出帖并非一蹴而就,临摹几个月,某一天突然就能自己写出《兰亭序》风格的创作来 。它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感觉的过程,真的是水滴石穿,坚持练习不要间断,就会收获,而且这收获是看得见学的出的巨大变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

再一个好且快的办法,就是临一段时间 一定要进入实战,也就是通过临习加创作的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笔法,通过诗词,几个字,甚至两个字的词组,格言,自己对着帖上的字,集字临创,就能很快掌握和在一部分字体上的出帖,然后有了自信,就可以步步为营,逐步走出只会临不会创作的怪圈。

最后再说一个方法。如果觉得自己没有集字时间,也可以在书店买现成的《集兰亭序》的书,用的时候,先不要看书上的现成集字,先看印刷体的词句,自己先根据个人临习积累,先回忆兰亭序的笔法,结构试着写一遍,然后再对着书写。

这个方法也很有效果。实际就是像我们上学时,总不能一天到晚只抄老师的课堂笔记。也要兼顾及时完成课后习题和作业 。只是先不要看标准答案,自己做一遍,再对照书上集字帖写,进步会很快。同时,也有了书法学习得乐趣和效率。


张劲逸


学书法最重要的一步是选对路子,对于初学王羲之的字,宁学《圣教序》,不学《兰亭序》。

有人认为,《兰亭序》是帖本,《圣教序》是碑刻,按照启功先生说的“一生师笔不师刀”的说法,应该是学帖不学碑才对啊!我主张学习《圣教序》,讲两点原因:一是《兰亭序》用笔复杂,牵丝萦带太多,初学者来说,一来比较难,二来会顾此失彼,很多初学者为了把那些游丝写出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圣教序》则简单一些,牵丝萦带极少,初学重在字法结构即可。如果做个比喻,《兰亭》是个画了浓妆的女人,妖艳多姿,《圣教》则是个素颜少女,淳朴天然。其实,我们所见到的《兰亭》各种字帖都是唐人摹本,而非真迹,这个人人皆知。摹本皆是“响拓”而来,尽管失真程度少一些,但毕竟失去了原帖的真实,这已经是二手王羲之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494fb945a1b43d0893ddbf9ddd70268

国文书院院长韩全义


临帖不能生临硬背,要巧临巧背。首先要抓大感觉,大形态。然后分析结构特征,达到举一返三离帖能写出该帖字形特征目的。

《兰亭序》结构特征

一,笔画斜度。

以重心平稳为原则,此帖中的笔画构成都有斜度,没有绝对的横平竖直。

二,注意笔画的连接点是否恰当。

三,有的字留有气口,使字有透气感。

四,间距相等,有多横的字,在安排笔画时要间距相等。

五,笔画长短有别。多横或多竖并列时,主要笔画长一些。

六,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有高低、大小、宽窄、正侧变化。

七,上下结构。这类字上下两部分有宽窄、长短变化,有的上盖下,上部宜宽,有的下托上,下部宜宽。

八,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的部分宜上靠。

多作集字作品练习,用《兰亭序》笔意去抄写一些诗文。也有筑固强化记忆效果。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单字为王羲之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