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積極構築開放發展新格局 中歐(廈門)班列不斷提升開行質量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開拓橫貫亞歐大陸的中歐(廈門)班列,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構築中華文化出海“橋頭堡”……廈門自貿片區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擔當新作為,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積極構築開放發展新格局。

搭乘著開放發展的“鋼鐵絲路”,中歐(廈門)班列讓廈門作為“一帶一路”陸海樞紐城市的區位優勢得以更加顯現,推動廈門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不僅如此,這塊面積僅有43.78平方公里的試驗田上,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同頻共振,產業發展與改革創新相互搭臺,為廈門自貿片區加快構築文化出口新高地蓄能。

【速覽】

中歐(廈門)班列平臺

●開通至歐洲和中亞及俄羅斯地區的三條國際貨運幹線,主要通達12個國家和34個城市,實現東南亞地區的海鐵聯運。累計發運超700列,貨值近140億元。

●中歐(廈門)班列被列入“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成為該計劃的首條鐵路運輸試點線路。

●實現“海絲”“陸絲”的無縫連接。

兩岸“三創”基地平臺

●率先建設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促進兩岸交流交融。

●擁有2個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以及一批市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省市眾創空間。

文化貿易平臺

●2018年6月,廈門自貿片區入選13家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單,成為目前全國自貿試驗區、福建省唯一的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廈門口岸對臺圖書進出口金額分別佔大陸的70%和60%。廈門口岸對臺圖書進出口金額佔大陸對臺圖書進出口總額的72%,繼續穩居大陸第一。

廈門自貿片區積極構築開放發展新格局 中歐(廈門)班列不斷提升開行質量

經過近5年發展,中歐(廈門)班列攬貨範圍已輻射至臺灣、東盟等區域,實現“一帶”和“一路”的無縫對接。圖為今年大年初一開出的2020年新春首趟列車。(海投集團供圖)

中歐(廈門)班列平臺 築國際物流新通道

昨日,在位於海滄自貿園區的中歐中亞國際班列集貨中心,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裝拼箱作業,海關工作人員快速驗放並加裝關鎖,又一班滿載的“東方列車”——中歐(廈門)班列即將發運前往歐洲。

防控不鬆懈,運輸不打烊,中歐(廈門)班列正在以穩定、持續的運力為廈門及周邊地區企業在特殊時期搭建一條安全、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廈門國際班列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陳鷺超告訴記者,密密麻麻的排期背後就是市場需求的持續增加,更是對廈門區域經濟發展的提升帶動。

經過近5年的培育,中歐(廈門)班列影響力逐步擴大,攬貨範圍已輻射至臺灣、東盟等區域,通過國際海鐵聯運模式實現“一帶”和“一路”的無縫對接。同時,班列開拓性嘗試打通對向通道,通過“國際鐵海聯運”模式及“廈門+”城際間合作模式,將內陸城市貨物通過鐵路運至廈門後再以海運形式發送至東盟、東南亞等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物流新通道”。

打通運輸“高速路”就是打開市場之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部署下,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海滄區政府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廈門海關降低企業辦理成本,積極營造監管有力、便捷的通關環境,南昌鐵路局、漳州車務段協調支持,確保線路通暢,以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爭取時間贏得主動。

經過近5年的發展,中歐(廈門)班列正在不斷提升開行質量,推動班列高質量發展,已打造形成廈門至漢堡、莫斯科和阿拉木圖3條並駕齊驅的班列線路,途經12個國家和30多個地區。

截至今年3月,中歐(廈門)班列累計發運706列,貨值138.8億元,打造跨越海峽、橫貫歐亞、“海絲”“陸絲”無縫銜接的國際物流新通道。

兩岸“三創”基地平臺 助臺灣青年成就夢想

探索形成對臺合作新模式,是廈門自貿片區發展的題中之意。近年來,廈門自貿片區充分發揮自身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對臺合作“窗口”的作用,圍繞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這一目標,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中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已成為臺灣青年成就夢想的地方。

目前,片區內有兩個國臺辦授牌的臺灣青年創業基地——雲創智谷與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它們是為臺青創造便利化營商環境的先行基地,也是最早將自貿片區創新政策和商務便利惠及來廈就業創業臺青的平臺。

如今,兩個青創基地依託自貿片區進行了諸多創新探索,獲臺灣青年點贊。其中,在引進人才方面,出臺了《廈門自貿片區促進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的十條措施》,從人才引進、就業創業等方面,對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同時,以園區為依託,片區著力打造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為青年創客提供公司註冊、財務法務、創業輔導、人才招聘、資本對接等“一站式”創業服務。

目前,雲創智谷與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都在穩步發展中,累計入駐的臺灣企業(團隊)有193家,就業創業臺青325人。

文化貿易平臺 積極推動“文化出海”

博樂德保稅共享平臺內藝術品展覽活動目不暇接,東南亞圖書巡迴展攜圖書出海備受海外市場追捧,海絲藝術品中心打造一體化藝術品全產業鏈平臺,中國電影集團在廈設立放映設備融資租賃公司,一場場手遊電競嘉年華嗨翻全場……

近年來,廈門自貿片區不斷擦亮自身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的“金字招牌”,以金雞百花電影節落戶廈門為契機,充分發揮片區“保稅+”“金融+”等特色功能,從文化保稅、對外文化貿易、兩岸合作模式創新等多角度助推產業升級,著力打造立足兩岸、深度對接“一帶一路”的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在創新兩岸文化交流模式上,廈門自貿片區加大對臺文化招商力度,組團赴臺推介,推動十翠軒、心和堂、江記等項目簽約,吸引青紅音樂、拾喜塘等臺灣影視演藝企業落戶片區;同時,搭建對臺交流合作平臺,結合快閃模式,開辦臺灣原版圖書書店,便利片區內臺灣同胞閱讀,打造“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對臺圖書集散分撥中心”,實現對臺出版物進出口大陸佔比達72%。

廈門自貿片區緊抓我市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契機,結合基地文化產業發展方向,以影視拍攝為中心,不斷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建成鍇泉、波粒波粒等多個攝影棚,中國電影集團在廈設立放映設備融資租賃公司,為國內院線提供高端放映設備。理源文化落戶空港園區,將圍繞影視產業打造集拍攝、製作、宣發、衍生品開發等於一體的影視文化產業聚集區。

截至2020年3月,片區累計註冊文化企業1856家、註冊資本總額106.65億元。其中,基地掛牌以來,新增註冊企業730家、註冊資本總額36.98億元。

廈門自貿片區積極構築開放發展新格局 中歐(廈門)班列不斷提升開行質量

【企業聲音】

中歐班列建發專列項目負責人林衛東:中歐班列凸顯安全可靠優勢

文/本報記者林露虹陳 璐

中歐班列建發專列於2017年8月開通,是廈門開通的首條定期雙向國際班列,由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為客戶提供國際運輸服務,幫助客戶降低物流成本。基於深耕供應鏈運營板塊多年所積累的客戶資源和服務經驗,建發股份為客戶提供包括物流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和商務服務在內的一體化定製供應鏈解決方案。

中歐班列建發專列項目負責人林衛東介紹,疫情防控期間,中歐班列安全可靠、組織高效的優勢進一步凸顯。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中歐班列建發專列已開行22列,裝運1006車,貨值0.68億美元。第一季度數據比去年同期增長120%。

在疫情向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中歐班列的穩定運行對夯實“穩外貿”基礎意義重大。林衛東說,為助力復工復產、提振外貿企業信心,公司靠前服務,主動向國鐵集團提出臨時申請增加鐵路運輸計劃,3月份該班列增加至一週兩列。與此同時,中歐班列建發專列還發揮疫情防控的支撐作用,4月12日,2組載著300萬隻一次性防疫口罩的貨櫃隨著該專列出發,馳援海外抗疫。

一路見證中歐班列建發專列駛出加速度,林衛東深感廈門自貿片區開放格局帶來的利好。他說,專列不僅帶動閩、浙、粵等區域企業產能輸出,同時也為中國臺灣、東南亞商品出口俄羅斯以及俄羅斯產品進入到上述市場開闢了新的國際貿易進出口通道。

作為廈門市物流供應鏈綜合服務窗口和對俄羅斯最大貿易商,建發股份藉由中歐班列帶來的運力提升,拓展俄羅斯進出口市場,加速佈局“一帶一路”建設。據統計,截至3月底,中歐班列建發專列中,建發股份旗下企業發運櫃數佔比為21.5%。

博樂德藝術品保稅共享平臺創始人鄧小紅:

依託保稅優勢迅速實現成長蛻變

文/本報記者郭 睿

近期,博樂德藝術品保稅共享平臺正在聯合金融機構,為受疫情影響的有資金需求的同業者、收藏家提供支持。去年以來,這家位於廈門自貿片區的藝術品保稅共享平臺已為機構、個人提供藝術金融支持總額約10億元。

博樂德的擔當與底氣,離不開其在廈門自貿片區的成長。從2018年7月進駐廈門自貿片區以來,博樂德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完成從單一拍賣公司到集拍賣、展覽、倉儲、金融於一體的藝術品保稅共享平臺的蛻變,成為中國首家藝術品保稅共享平臺。

在鄧小紅看來,正是與廈門自貿片區的相遇,讓博樂德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藝術品領域常常涉及境外藏品,如果沒有自貿片區的保稅功能,很多境外藏品進境成本會非常高。”鄧小紅說,在廈門自貿片區,博樂德擁有了保稅優勢,境外藏品可進入博樂德實現保稅狀態,並緩交近20%的增值稅及關稅,極大促進了文物的迴流及境外藝術品進境展覽展示。而廈門自貿片區優先將“保稅”和“非保”狀態納入一個系統的創新舉措,更是加快了藝術品通關。

如今,博樂德已成功引進境內外藝術機構250餘家;累計舉辦大型拍賣活動22場次,成交金額約6億元……博樂德聚焦的,不僅是藏家與普通民眾的藝術品審美,更是市場對中國藝術品保稅前景的期待。

鄧小紅對博樂德的未來充滿信心,她期待在市委市政府、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的關心和指導下,能有越來越多利好政策出臺,助力博樂德打造中國藝術品保稅交易第一平臺、成為中國藝術品產業鏈的領軍企業。她也期待博樂德可以發揮更多文化服務功能,促進藝術品海外迴流,讓文物“活”起來。

【亮點】

四鏈融合

作為廈門自貿片區平臺建設的一大特色,“服務鏈-創新鏈-產業鏈-招商鏈”的互動融合以服務鏈支撐創新鏈,以創新鏈打造產業鏈,以產業鏈帶動招商鏈,招商鏈反過來又倒逼服務鏈升級,做到環環相扣,鏈鏈相接。“四鏈融合”促進了政府與市場之間、創新與產業之間和產業和招商之間的無縫連接和相互匹配,同時也帶動了區域各種生產要素的再配置。

去年新增企業9485家

2019年,廈門自貿片區新增企業9485家(含外資企業345家),註冊資本829.92億元,合同利用外資25.07億元,完成年度任務325.7%;實際利用外資9.76億元,完成年度任務412%。2019年,片區入庫招商項目284個、總投資額812億元;推動81個重大招商項目落地、投資額208億元。

本版文/本報記者崔 昊

(除署名外)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