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忠告,站在普通人中最高贵的做法,即使最落魄最低谷

立、行、坐、卧,成就高贵人生。


老祖宗的忠告,站在普通人中最高贵的做法,即使最落魄最低谷

任何美丽都是自己经营的结果,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

无论是在传统的中国,还是在现代的中国,或者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讲礼,讲悌道。我们从观察一个人是不是守礼,懂礼,尊礼是不是讲悌道。就基本可以看出他有没有家庭教育,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他在社会上,人群中是否受到欢迎,是否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人群中你要讲悌道,你就要首先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是古人讲的坐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立如松就是像松树一样挺直,堂堂正正的做人。有的人无论是站还是坐都在抖腿,这在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就连小孩子有时候也在抖。这不仅是不礼貌,比如别人和你在床上坐着,你抖腿连床也在哆嗦抖腿也会让旁边的人非常的烦躁。你要做贼心虚,你要是时常被骂,你确实很难立如松,因为你的内心缺乏自信。

有的人往那里一站就是一表人才,中国以前在观人时叫做望气。看看你的气质身上散发着是匪气流氓气,还是修行人身上的道气祥和气,还是读书人身上的书卷气,还是朴实农民身上的清新山野气。又或是知识分子身上的迂腐气。你可能还看到霸气,恶气,贼气,鼠气。有攻击性外貌的人,有平和眼神的人,有身体较弱表情却奇异的人,也有外表干净内心险恶的人。清朝的名臣曾国藩就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当你去见曾国藩的时候,他先要愣愣的看你一会儿。他是在望气。我也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习惯。

老祖宗的忠告,站在普通人中最高贵的做法,即使最落魄最低谷

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气色吧

走路的时候叫做行如风。这可不是让你走路像刮风一样。正确的要求是挺胸抬头,步伐并不匆忙,但却很轻盈。轻盈的脚步代表了心情的愉悦和内心的自在。犹豫不决的人不会行如风。悲观绝望的人不会行如风。大难临头,东窗事发也不会行如风。

中国从清朝才有了比较正规的床,古人大多是席地而坐,唐朝才开始有了较矮的桌椅,坐在地上就像现在日本韩国一样盘着腿坐,也就是修行人的那种打坐的样子。盘腿一坐就像古代的大钟。钟是稳定的安静的。有修行的人往那里一坐,你看着他,你的内心都有一种安静的感觉,而且还顿生敬慕之情。其实在医学上说,盘腿坐着可以改变血液的循环方式,有利于你安静下来,更有利于你反省自己,或者是参禅悟道。当然这样的话不能反过来说,修行必须打坐,这样说就成了一种执着。这也是很多开悟人说的话被其他人误解的原因,因为其他人不由自主的反过来想。

最后讲的是卧如弓。儿童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一个弓形,出生了的小孩你观察他还是一个弓形,但有的小孩是个大字形或者是趴着睡。这两种方式我是睡不成。我观察我的儿子和女儿,我认为趴着睡你会更有安全感。你的身体正面都压在了身子下面,后背就不管了。睡成大字儿了,我认为和性别有关,男孩子会睡,睡成大字,弄个尿不湿,总是不舒服。男人总是开放的。女儿年龄小总想吃奶,抱着妈妈更安全,所以女儿总是弓着睡。

弓着身子睡,还有一个问题是向左还是向右?我们去过民权县的白云寺,那里有一尊卧佛。所有的卧佛都是向右的,因为心脏在左边最好不要压住。我睡觉时总是想靠着墙睡,这样比较安静也可以避光。说到这个白云寺。他的故事很多,顺治皇帝在那里修行。、那里还有个铁锅槐。这座寺庙原来的规模非常大,是建在黄河边,现在黄河改道,寺庙的规模也非常小。有时间大家可以去看看。我认为那里有些神气。

你真的做到了,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你在人群里头就叫做鹤立鸡群。这又是一个典故,说的是竹林七贤当中的嵇康的儿子嵇绍。说的是嵇绍气宇轩昂,鹤立鸡群。站在普通人当中显得高贵。

老祖宗的忠告,站在普通人中最高贵的做法,即使最落魄最低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