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醫科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創新值得深思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對我國社會的一場大考,也是對我國醫學人才培養的一場大檢閱。我們應認真總結,進一步完善醫科人才培養的理念、策略、體系和模式,加快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為健康中國建設培育具有家國情懷的高素質醫學人才隊伍和創新拔尖領軍人才。

疫情之下,醫科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創新值得深思

疫情大考給我國醫科建設提出新課題

隨著傳染病總體發病率的下降,全球醫學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普遍認為傳染病已經被人類征服,關注重點也逐漸轉為腫瘤、心腦血管病、代謝性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即便是經歷了SARS、禽流感、埃博拉等傳染病的流行,全球醫學界也仍然過於樂觀。在此背景下,從事感染、重症、急診等專業的醫護人員數量少、缺口大,疫情來臨時,我們不得不依靠大量非上述專科背景的臨床醫護人員奔赴前線。但是,他們普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傳染病防控和危急重症救治培訓,加之早期防護物資缺乏,使他們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增加。國際medRxiv預印平臺一項研究顯示,在初期對新冠病毒認知同樣不足的情況下,武漢一家綜合醫院傳染病科、呼吸科和重症監護室幾乎沒有發生醫務人員感染,而非直接相關科室卻成了醫務人員感染的重災區。這次疫情也提醒我們,必須重視和提升醫務人員應對重大突發傳染病的防控和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同時,醫務人員的精神心理應對能力也值得關注。一項調查顯示,92.7%的受訪護士在武漢開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時出現過不良情緒反應;中山一院支援武漢重症救治的醫護人員中,約40%存在失眠、焦慮、抑鬱等明顯的心理問題,無感染或重症專科背景的群體發生率更高。醫護人員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擔心被感染,因傳染病防控及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不足而出現技能恐慌等。這與醫生護士培養過程中精神心理教育被忽視、大多數醫院無精神心理科不無關係。

多學科交叉融合協作機制需要完善。近年我國醫改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主要集中在醫療層面,公共衛生短板仍然明顯,人才吸引難度大、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一方面,公衛領域的高校教師缺乏研究和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經歷,與臨床醫生也少有合作。而另一方面,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也缺乏公共衛生、傳染病、全科醫學的系統教育與實踐。此外,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藥學的協作研究機制還有待完善,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科學等非醫學學科的交叉融合就更顯不足。

疫情之下,醫科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創新值得深思

新時代要注重培育“醫學+X”創新拔尖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提示我們,要強化醫學人才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醫學人才培養要完善教學理念、課程體系及教育教學方法,將公共衛生教育有機地融入臨床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住院醫生和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等醫學教育全鏈條中,強化醫學人才傳染病防控、危急重症救治和精神心理應對能力的培養。

要培育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的複合型領軍人才。臨床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培養模式(MD+MPH)在發達國家醫學教育體系中較為成熟,實踐證明,具備臨床醫學及公衛背景的複合型醫學專業人才往往能夠更好地勝任臨床醫療、衛生政策決策和領導者的角色。可結合我國國情,研究與探索MD+MPH培養的中國模式。

要培育臨床醫學+基礎醫學(MD+PhD)的醫學科學家。醫學院校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大多無臨床醫學背景,難以以臨床問題為導向開展探索疾病本質與規律的醫學基礎研究。另一方面,臨床醫生缺乏基礎研究訓練,不善於進行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的前沿探索,難以為疾病的診治提供創新性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可從臨床醫生中選拔從事基礎研究的人才,探索MD+PhD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既懂臨床又懂基礎研究的醫學科學家。

要培育“醫學+X”創新拔尖人才。綜合性大學應把握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科學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機遇,探索醫文、醫理、醫工交叉融合的“醫學+X”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從有志獻身醫學的非醫科優秀本科畢業生中,選拔進入臨床醫學培養體系,將多學科基因注入醫學。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優秀師資隊伍是實現醫科人才培養的關鍵。如何促進醫教協同,協調理順綜合性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公衛學院、藥學院及其他非醫學學科之間的關係,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實現醫科人才培養的根本,需要我們高度重視。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是我們醫學人才培養的大檢閱與試金石,給我們帶來了醫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考,必將促進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相信在未來,我們一定能夠培養出大批能肩負起“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重任的醫科人才來守護人民健康。

(作者:肖海鵬,系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吳春燕、龍軍

疫情之下,醫科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創新值得深思

鏈接:樹立大健康理念 培養防治結合型人才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抗擊戰中,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和疾控專家衝鋒在前、英勇奮戰,為有效遏制疫情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醫學教育是醫藥衛生人才培養的起點,是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保障。為應對全球科技革命、健康中國戰略、醫教協同發展和全球重大傳染病疫情四大機遇與挑戰,醫學教育該如何揚長補短?結合我國前期抗疫歷程和醫療衛生服務實踐,提出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要培養防治結合型的臨床醫學人才。面對疫情,醫務人員及時診斷髮現、快速提出有效應對防治措施至關重要。為適應醫學由“以治療為中心”向“以促進健康為中心”的轉變,要重視所有醫學生公共衛生知識的學習。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臨床實踐能力,還要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控策略與措施的學習,傳染病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傳染病防控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以及院內感染防護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要樹立大健康、大衛生理念,增強預防疾病、促進公眾健康的使命感,重視醫學統計學、流行病學的學習。

要持續培養實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第一道防線,公共衛生人才是切實築牢這道防線的前提保障。為加大高層次實戰型優質公共衛生人才供給,一要重視公共衛生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要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的重點學科布點、學科平臺建設上給予強有力的政策傾斜和經費支持,在教師團隊建設和學生培養上加大投入,完善激勵機制。二要做實公共衛生實踐教學,醫學院要與疾控中心、教學醫院(包括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院)共同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踐教師團隊,切實做好學生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理論學習和實戰訓練。三要重視高層次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適度增加公共衛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規模,探索公共衛生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

要注重多學科交叉,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科技創新關鍵靠人才。在疫情期間,醫學科研工作者在確定病因、探索發病機理、指導臨床用藥、疫苗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作為綜合性大學,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多學科優勢,建立學科交叉融合的平臺,理順多學科協同發展的運行機制,大力建設發展“新醫科”,鼓勵醫學與生命科學、藥學、生物信息、材料、人工智能、物理、化學、人文科學等學科的深度交叉和有效融合,在培養高素質臨床醫生的同時,大力度推進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開展醫師科學家改革培養試點。尤其要加強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生命科學和藥學之間的合作,以及醫科與工科之間的合作,在原研新藥研製、診斷試劑和方法研發、疫苗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診療儀器設備製造等領域引領科技創新,儘快實現研究成果轉化,推動臨床診療水平長足進步和創新突破。

要優化中國特色全科醫學人才的培養與使用。在本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武漢強制要求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首診,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充分說明,基層醫療服務是衛生醫療體系中的第一道防線,培養好全科醫生,可以為築牢第一道防線提供人才支撐。而培養能切實承擔“防治結合、一崗雙責”的全科醫學人才,構建中國特色的全科醫生培養體系,要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整體設計方案,在重視臨床知識傳授的同時,要對全科醫學人才進行公共衛生、健康教育、慢病管理、老年醫學等知識技能傳授,加強社區基層防治服務實踐教學,加快培養“未病會防、小病善治、大病善識、重病善轉、慢病善管”的防治結合型全科醫學人才。同時,要做實全科醫生的有效使用,重視全科醫生的職業發展,切實落實建設分級診療制度,讓基層醫療服務機構成為醫療衛生體系的堅實網底。

要按類分區推進醫學教育改革。我國醫學教育仍存在較大區域差異和院校差異,需要根據學校特點按類型、分區域推進個性化的醫學教育改革。對於高水平大學,鼓勵對標世界一流醫學教育,不斷自我完善和持續發展,引領創新與突破;對於作為中堅力量的多數醫學院校,持續提升教師團隊水平,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加大優質實用型醫療服務人才供給;對於新建和基礎較薄弱的醫學院校,要實行對口幫扶,不斷縮小區域間和學校間辦學差異。

要大幅度增加醫學教育投入。醫學人才培養週期長、培養成本高,充分的資源配置和經費投入是醫學教育發展和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儘管醫學專業生均撥款高於其他專業類別學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醫學教育投入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通過此次疫情我們認識到,醫學教育關係到國民經濟、人民安全,對醫學教育的投入要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地位,大幅度增加投入,提高醫學門類專業生均定額撥款標準,增加對醫學院校和附屬醫院的專項建設撥款,提升醫學院校人才培養能力,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面對此次疫情提出的新挑戰,面對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機遇,醫學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動思考,提前謀劃,持續系統推進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從而適應行業新要求,服務國家新需求,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陳翔,系中南大學副校長)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吳春燕、龍軍

光明微教育 · 解讀教育中國

來源:光明日報

統籌:周世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