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最近為了研究西南地區“姒改何”、“鐵改餘”、“夏侯改夏”等涉及大禹後裔的姓氏,專門在二手書店買了“姒改何”《何氏歷代世系 廬江堂》、“鐵改餘”《鐵改餘氏重慶總譜》、《西南地區蒙古族後裔鐵改餘氏宗族志譜》等相關家譜類文獻資料。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我看《重慶鐵改餘》、《西南鐵改餘》,看的全是矛盾和神話,再查一下史料都和歷史記載不同。

目前有很多有非常錯誤的論點“以家譜證明史料”、“家譜比史料更權威”、“家譜服務史料”“家譜與史料矛盾、家譜優越史料”。這些觀點直接導致“鐵改餘蒙古族合法性”能夠成立。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清朝老譜:始祖鐵世義,子二鐵子高鐵子林,孫三鐵木鍵鐵木貞鐵木耳)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2008年新譜:鐵木真 成吉思汗)

(2008年新譜:鐵木真 成吉思汗) 鐵木zhen:一個貞,一個真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一、查閱以後有幾個問題:

1、四川青神《餘氏族譜》(據說是明代餘子俊修纂譜)裡記載:

肇祖 秀三公 子失傳

肇祖 秀四公 子失傳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肇祖 庚五公 子失傳

肇祖 庚五公 子失傳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肇祖 庚八公 子失傳

肇祖 庚八公 子失傳

可是怎麼到2008-2014年四川、重慶、雲南等地鐵改餘譜裡的失傳支系全部都有後代記載了呢?

以秀三子失傳為例具體分析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西南鐵改餘譜志》2014年版142頁,四川青神老譜(據說是明代餘子俊譜):秀三,子失傳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西南鐵改餘譜志》2014年版260頁:秀三,隱居崇寧,子名失傳。疑問不解:子失傳=子名失傳?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鐵改餘重慶總譜》2014年版,秀三匿居華陰縣,墓在四川合江縣。

四川青神老譜(據說是明代餘子俊譜):秀三,妣楊氏,子失傳。

疑問不解:到了2014年怎麼秀三夫人楊氏突然有個兒子叫餘全?

2、既然鐵木健是蒙古部落,他們怎麼來到生活在南京?這個南京是元代南京還是明代南京?

3、九子十進士(含一個女婿),而且九人還都是親兄弟,這個女婿能夠是兒子身份嗎?除了家譜還有什麼資料能夠證明這一家親兄弟九人都是進士身份?何為進士?一家十進士如此顯赫,國史有記載嗎?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曲靖市余姓族源考-高立士-1989年)

4、鐵子高是不是禾忽?屬於最近30年的文獻改編中,明顯漢族人嫁接蒙族人!

鐵木健是不是禿魯?明顯漢族人嫁接蒙族人!

5、明代餘子俊是庚(根)六公第四代孫嗎?除家譜世系之外有什麼證明材料?餘子俊祖籍郢之京山人(湖北京山),他的哪個祖先在江南南京?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世系:鐵木健-庚六(德成)-永泰-祥-子俊(未核查);

疑問:餘子俊的曾祖父德成是不是鐵木健的兒子?

一貫是不是永泰?

明代餘子俊科舉資料

出處:景泰二年進士登科錄

進士年份:1451年

姓名:餘子俊

甲次:第二甲

名次:第二十八名

籍貫:四川眉州青神縣

戶籍:軍籍

科目:詩經

字:士英

年齡:二十三

年齡:23

生日:三月十四日

曾祖:德成

曾祖任官:

祖:永泰

祖任官:贈戶部主事

父:祥

父任官:戶部郎中

母:嫡母朱氏(贈安人);張氏

雙親狀態:慈侍下

妻:魏氏

繼妻:

鄉試名次:四川鄉試第六十七名

會試名次:第一百六十二名

授任官:縣學生

行第:一

弟:子偉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兵部尚書餘肅敏公子俊傳(丘濬):“公姓餘氏,諱子俊,字士英,眉之青神人也其,先郢之京山人,元末入蜀,父祥。”

6、朱元璋把蒙古族建立元朝給推翻了,那麼朱元璋和朱允炆怎麼可能給前朝蒙古皇室後裔任職兵部尚書(國防部長)、兵部侍郎(國防副部長)等重要官職?清代康熙都恨不得把朱元璋皇室後裔給滅了!(沒實查,比喻。)

如果餘子俊是蒙古族改餘氏元蒙皇室,他怎麼可能會為抗擊蒙古族入侵專門修建長城?餘子俊修建長 城就是為抗擊蒙古族入侵,他要是蒙古族後裔,不是成雙層“漢奸、間諜”了?所謂青神餘子俊譜序,明顯就是後人偽作!

7、“鐵改餘”到底是元代皇室還是元代宰相?皇室後裔能夠是宰相嗎?所謂的“九子十進士”,皇室後裔還需要考取進士嗎?

8、清朝福建提督餘步雲,四川廣安人,明明是漢族人,怎麼現代人卻把家譜上改成蒙古族?(在大清代蒙古族也是貴族啊!)

9、餘伯錫為什麼賜名鐵承弦,為什麼娶鐵金蓮(壽英),改餘氏?

到底是鐵木健改餘氏還是姑爺鐵承弦改餘氏?

二、初步結論:

1、有一支所謂“鐵木健”的漢族鐵姓,元末明初入川改姓餘,但不是蒙古族後裔;

2、即便是這個入川改餘氏的漢族鐵姓,也是神話小說的素材,不是血緣;

3、很多入川餘氏沒有家譜的支系,互相抄襲滾雪球式越傳越神,把神話當血緣;

4、類似明代兵部尚書餘子俊等明顯沒有資料記載是鐵改的,因為地域關係,四川、重慶、貴州等地只要姓餘,都是鐵改餘;

5、所謂“鐵改餘”,本身就是神話故事,稍微有點歷史知識和家譜文化知識都會知道,這是典型造假世系、跨省性聯宗聯譜、把文化故事當血緣祖先、拒不承認錯誤的代表家譜;

6、所謂“蒙古黃金家族鐵改餘”,更是荒唐,屬於一群X銷分子編造的當代謊言,矇騙了很多無知之人。

鐵世義=貴由(元定宗)?鐵子高=禾忽?鐵木健=禿魯(南平王)?這個家譜世系造假水平太低,在西南地區傳銷式發展,很多人還信以為真。根本經不起查證,一查就是假的或者是拼接世系。

看的人也有疑問:

蒙哥,忽必烈的哥哥,當時蒙古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是在餘玠修築的釣魚城(位於今天的重慶合川)下被飛石擊斃,蒙古帝國“上帝之鞭”瞬間隕落。蒙古人恨死了姓餘的,要讓他們子孫後代改姓餘,跟著仇人姓餘,而且家譜說“改餘之後,萬代不改”,強調說”餘字並無三兩姓“……容我愚笨,如果說鐵改餘是蒙改餘,誰能給我一個蒙改餘的理由?

關於西南地區鐵改餘家譜之我見與初考論證

西南地區眾多的鐵改余姓,除了傳統余姓入川后“冒籍、冒姓求蔭以自庇”外,盲目的統宗統系修譜方法,也是導致明清以來入川傳統余姓趨附名門,冒接世系,亂認先祖的重要原因。明清有影響的鐵改餘譜,不少都是聯宗譜,隨意上溯,攀援望族,趨附名門,冒接世系,亂認先祖的現象普遍存在。

附錄:

①鐵改餘鐵木健之父究竟是誰?

主要有5種悖異不同的結論:

1、認為鐵木健之父是大名王禾忽。主要研究者:餘德連、餘安黔、餘子棟等。(鐵改餘全國中心、川渝地區)

2、認為鐵木健之父是真金。主要研究者:餘大清等。(貴州遵義;四川部分地區)

3、認為鐵木健之父是鐵篾赤。主要研究者:餘慶珊、餘少凱、餘先慶等。(雲南、貴州、四川部分地區)

4、認為鐵木健之父是忽必烈。主要研究者:餘凡等。

5、認為鐵木健之父是鐵子高。主要研究者:雲、貴、川各地修家譜者。(西南地區多公房、多譜記載)

②九子十進士由來

九子十進士說的形成,是一個過程。

1、最初的九子十進士原型是鐵鉉後裔附和傳統余姓餘萬七八個兒子名的虛構

餘世維認為:最先引入“十進士”概念的是內江餘以誠後人,其原型為傳統余姓餘程流派餘萬七的八個兒子,加上餘德興和傳說中的鐵鉉女婿的混合。

餘世維在撰譜中表述為:“五代祖十進士入內江人士”。後《形影之序》表述為:“五代之際,顯宦馳名。故名九子十進士”。“六代祖餘程南京都察院”。

“餘程南京都察院”,一是說九子十進士的原型為餘程第八代孫餘萬七生的八個兒子,其名字分別為: 秀一、秀二、秀三、秀四、秀五、秀六、秀七、秀八,與傳說中鐵鉉有八個兒子相同合。二是說他們的出生時是明朝南京都察院的改置時期,即洪武十五(公元1382)年,與鐵鉉八個兒子出生時間相近。

餘世維譜記內江餘以誠和長壽餘從政是鐵鉉後裔。他們記載的九子一女名也與餘萬七生的兒子相近。

餘以誠流派族譜記載的肇姓始祖九子一女為:

秀一、秀二、秀三、秀四,跟五、跟六、跟七、跟八,根九,女婿取名跟十。

餘從政流派族譜記載的肇姓始祖九子一女為:

太守秀一 太守秀二即吾入川始祖,後人居長壽縣又居巴縣又分支貴州省遵義府。太守秀三、太守秀四 尚書根五、尚書根六、尚書根七、尚書根八、尚書根九 、壽英配夫金熔 又名根十 官至侍郎。

以上記載的“十進士” 的名字,也與餘萬七生的兒子一樣,都是單一名字,沒有其他名。

2、富順譜記餘德興九兄一妹為

秀一公諱清字德元、一作德望,配張氏,元進士,官太守;

秀二公諱真字德朝、一作德弘,配姜氏,元進士,官太守;

秀三公諱醇字德真、一作德美,配楊氏,元進士,官太守;

秀四公諱和字德輔、一作德隆,配汪氏,元進士,官太守;

根五公諱藩字德弼、一作德盛,配陳氏,元進士,官尚書;

根六公諱恆字德有、一作德成,配樊氏,元進士,官尚書;

根七公諱屏字德意、一作德華,配王氏,元進士,官尚書;

根八公諱翰字德自、一作德榮,配譚氏,元進士,官尚書;

根九公諱芳字德興、一作德 ,配佘氏,元進士,官尚書;

根十公諱伯字德隆、一作德先,配祖妹,原姓金,改餘。

此“十進士”的名字都有三個,而且還組成了“元朝真輔弼,有意自興隆”的佳句,虛構的痕跡明顯,是合成作品。

3、餘宗廉撰大邑餘氏譜“十進士”

秀一公諱承良,長子餘玠;

秀二公諱承勳,長子餘晦;

秀三公諱承謨,長子餘範;

秀四公諱承誥,長子餘闕;

秀五公諱承猷,長子餘靖;

根六公諱承榮,長子余天錫;

根七公諱承烈,長子餘安裕;

根八公諱承光,長子余天德;

根九公諱成英,長子餘懷仁;

根十公諱承德,長子餘懷義。

此“十進士”:也為虛構,兒子多數可以在傳統余姓中有傳承記錄。

4.餘一海撰譜“十進士”是前述十進士大雜燴

譜原文載:

秀一公曰,吾先代本姓餘,賜於周秦,今將金字去其末筆,仍復原姓,不亦可乎、、、又隨口說口號二句,以為十人其名曰:元朝真輔粥,有意自興隆,鐵秀一公取名餘德元,以下依次序取之……

秀一公官太守,改餘德元,原名鐵承良;

秀二公官太守,改餘德朝,原名鐵承勳;

秀三公官太守,改餘德貞,原名鐵承模;

秀四公官太守,改餘德輔,原名鐵承猷;

根五公官尚書,改餘德弼,原名鐵承業

根六公官尚書,改餘德成,原名鐵承烈

根七公官尚書,改餘德盛,原名鐵承德。

根八公官尚書,改餘德隆,原名鐵承光。

根九公官尚書,改餘德興,原名鐵承英。

根十公官侍郎,改餘德仙,原金氏,贅婿。

這裡的“九子一女十進士”是富順譜和大邑譜的綜合和演變,也是虛構。

5、《重鐫餘氏宗譜》記九子一女十進士

元朝進士余天開,號文運,妣鄭氏;

元朝進士餘喜氣,號迎人,妣王氏;

元朝進士餘經天,號緯地,妣馮氏;

元朝進士餘春日,號載陽,妣陳氏;

元朝進士餘五福,號駢臻,妣魏氏、蔣氏;

元朝進士餘民歌,號大有,妣沈氏;

元朝進士餘其所,號共之,妣韓氏、楊氏;

元朝進士餘國正,號天順,妣朱氏;

元朝進士餘修龍,號九山,妣秦氏、遊氏;

元朝進士餘白世,號其昌,餘氏。

這裡明顯是虛構,但是是對鐵改餘具有諷刺和揭示性質的虛構。

6、雲南龍陵《餘氏家譜》載鐵改餘九進士

宗祖鐵木禎為宰相縂攝朝政;

鐵石為進士,後為黃門侍郎;

鐵金為進士,後為兵部尚書;

鐵剛為進士,後為寧下太守;

鐵勇為進士,後為定遠知縣;

鐵州為進士;

鐵禮為進士;

鐵朝為進士,後為浙江太守;

鐵甲為進士,後為天水太守;

鐵芹為進士,後為汀州太守。

合成“十進士”、“九進士”、“七子八進士”的版本還有很多,這裡僅舉數列。可知九子十進士是後人拼湊而成。

(以上內容轉載,只為分享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