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为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招

11月30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漆永祥教授在《凉州讲坛》(第五期)作《中国·甘肃·凉州》主旨演讲。甘肃情怀倍可亲,文化土壤接地气。漆永祥教授的精彩演讲,引发武威观众强烈共鸣。这位地地道道的甘肃学者,以谦逊而热忱的口吻,细数凉州文化资源的七大优势,为武威发展文化旅游支招,特别强调要加大对五凉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凉州宝卷、武威文庙牌匾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宣传、展示,打响凉州文化品牌。同时,就如何深入挖掘我市人文与自然资源禀赋,加强与周边市州合作,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传承点与接力点

漆永祥教授从一幅世界地图开讲,通过华夏文明所依托的自然条件和所处的地理环境,解读了华夏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从大中国的视野来看甘肃的地位与形势,解读作为古丝绸之路战略通道和商埠重地甘肃,是沟通中原与西北各族的纽带与桥梁。从甘肃的山川形胜来看凉州的地位与形势,解读作为古丝绸之路黄金节点城市的凉州,在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商贸等交流、交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人文地理的重要性上分析,他认为:“武威处在甘肃最关键的节点上,武威断则甘肃断,武威连则甘肃连。”武威不但是古代中原文化向西域输出的交通枢纽与交集点,更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传承点与接力点。史不绝书的五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尤其体现了毋庸置疑的“传承点”与“接力点”。《凉州讲坛》已经举办了五期,无论是余秋雨主张的“凉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穴位所在”,还是郦波推崇的《凉州词》中的汉唐豪迈气象,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已经普遍公认凉州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进程中所起的“站台式”作用,武威在“一带一路”格局中的“黄金节点”地位也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

对于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优势,漆永祥教授在演讲最后支招,他认为武威文化旅游需要积极同周边合作共赢,走“共同发展,才是王道”之路。武威发展文化旅游,要利用好区位优势,衔接好周边共有的文化资源,联力开发。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利用高校宣传的扩散效应,把凉州积淀的文化资源整理、挖掘、推广出去,转学术效应为旅游宣传效应。“武威有丰富的文史学术积淀,如果利用科研院所进行整理、校点,形成一套凉州文化体系性的新读本,使凉州文化名至实归,可占领文化名城研读游的学术制高点。”

开发利用凉州文化资源七大优势

漆永祥教授从“五凉称雄,四凉古都”讲起,强调凉州的“王都”地位和“名都”文化资源品牌。武威是中国排名十位之内的建都名城,“姑臧”是中世纪同长安、洛阳、建康并名的城市。从公元301年起,姑臧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空前的人文历史活力,承接东汉建安、永平“市日四合”、“贤于内郡”的商贸文化与简牍文化风气,造就隋唐气象的渊薮。前凉在武威立都76年时间(含张轨时期),强盛时疆域西括今日新疆全部南疆,西抵葱岭诸国(包含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部分),有国土120万多平方公里,3州、22郡,是南北朝时期的大国。吕氏所建后凉、秃发氏所建南凉、沮渠氏所建北凉,在武威立都时间共计约60年。另外,史书中记载的张大豫“凤凰”政权,在凉州朵兰坪建政,是前凉的延续;沮渠氏北代灭亡后在高昌建立的凉国,奉姑臧为社稷之都;隋末李轨在凉州建立的大凉,是具有六部制的封建王朝;《新五代史》中记载的六谷吐蕃,其王城也是凉州;蒙古窝阔台系西凉王封地,以西凉府为中心。如果加以细化,武威为九朝之都亦不为过。武威的王都文化在整个中华封建史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是武威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品牌优势。

“五凉文学,典雅纯正,文采与实用并重,充满现实关怀,有着深厚的汉赋遗意,具有鲜明而浓厚的儒家文学特征。” 漆永祥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对五凉文学情有独钟。他从“五凉文化,和融儒佛”讲起,强调凉州先民在儒家文化、佛家文化融汇进程中体现出的包容精神。基于积极进取的包容精神之上的五凉文化,在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时代性,是武威最具潜力的文化资源,需要打响这一主旨性的凉州文化品牌。

漆永祥教授赞叹“五凉史籍,古今辉映”。公元439年以后,凉州积淀的经籍输传中原,保存并发展了“五胡乱华”时期中原佚散的文史精粹。他出示的一份简表上,列举了五凉时期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昙无谶等人首译出的汉文佛经。从前凉末年到北凉,近80年时间里,凉州人不但完成了《凉土异经》这部由道安整理的巨大佛藏,而且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凉土译经”活动,译出五百多部、近万卷佛经,开辟了一个个江左道场佛刹,把佛教文化扩散到了东部地区。五凉佛教文化影响巨大,这是凉州文化资源中最具竞争力的文化式样,期待开发利用。

漆永祥教授认为“雷台汉墓,马踏飞燕”是武威发展文化旅游的拳头品牌,他期望讲好“马踏飞燕”故事,让游客发自内心喜欢雷台景区。漆永祥教授说:“武威文庙,是我这次必须要去瞻仰的地方。这里的每个牌匾背后,都有历史和故事。”他以“文庙肃穆,牌匾生辉”为题,讲述武威文庙在乾嘉学术史上的重要价值。清代乾隆、嘉庆时期,以张澍为代表的武威学者,以独到的经籍考据学见解,步入全国高端学人之列,鲁迅整理会稽经史就以张澍为榜样。漆永祥是中国当代乾嘉考据学研究的翘楚,他的学术事业中乾嘉考据研究占了很大的部分。武威文庙牌匾,作为西北乾嘉考据学的“活标本”,漆永祥教授一脚踏进武威大地,就想去现场看看。他认为武威文庙是当地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还有“宝卷”、“碑刻”都是需要认真挖掘、开发的优势文化资源。

漆永祥教授强调武威“人才辈出,代有达人”,自汉代起,金日磾、鸠摩罗什、李益、余阙、达云、张澍、牛鉴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人生华章。讲好他们的人生传奇,钩沉他们的文化步履,对做活凉州文化作用甚大,而且容易转化为优势的文化创意项目,为发展文化旅游添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