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信念与现实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仁义道德一直是孔子极力推崇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于那些能把个人信念的位置放在远高于生命之上的人,孔子往往大加赞赏。

比如,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齐,他们认为周武王灭掉商朝是大逆不道,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双双隐居在首阳山,最终饥饿而死。

论语:信念与现实

但凡谈到“仁义”二字,孔子总会提到伯夷、叔齐作为范本,讲给学生们听。

而像那种愿意屈从于现实的人,其个人信念的坚定,就要比伯夷、叔齐差一些了。比如,在鲁国担任一个小官儿的柳下惠,因多次得罪上级而被撤职,仍然忍受屈辱留在鲁国。在孔子看来,柳下惠在精神层面就比愿意为信念抛弃生命的伯夷、叔齐差一些了。

论语:信念与现实

其实,孔子这种对人的分类,反映的是一个信念与现实的问题。

有的人为了信念,不会去屈就现实;而有些人却因为现实,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信念。

一个人到底如何选择,本来无可厚非。但对于孔子的记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那就是孔子所大力赞扬的那些理想主义者,全都不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他们都生活在非常久远的古代;而与孔子所称的道德标准相差很远的人,则常常与孔子同一个时代。

论语:信念与现实

难道这真的反映了越古老的人道德水平也就越高吗?还是说,人的本性其实本来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年代的久远,坏一些的人被越描越黑,好一些的人被越描越红,慢慢的都已经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来面目呢?

或者说,孔子没有过于推崇的人,才最为接近我们的现实世界呢?

这就是《论语-微子篇》第8章带给我们的思考。

关注我,每天和你一起用《论语》感悟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