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要经历挫折,但要经历什么样的挫折,家长是关键

经常有人说有的是考试失败了,父母吵了一顿,或者是被父母打了一顿就不愿意再学习了,他们决定破罐破摔,或者是混迹社会或者是辍学,这些孩子都经不起挫折的,可是相当一部分的孩子遇到了挫折,他们就会想办法解决,学习出现了问题会找老师去请教,考试没考好,会跟家长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怎样把功课复习好,怎样把学习的方法给改进。

总之那些孩子是锐利进取。“不知道这些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经常有人这样说。

这证明有的孩子具有抵抗挫折的能力,有的孩子对挫折是无法抗拒的,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且要掌握挫折教育的关键方法,要让孩子明白什么叫做挫折,遇到挫折以后怎样进行处理,用准确的方法处理挫折,这才起到挫折教育的最关键的作用。

挫折的教育手段许多种,但是这些要符合小孩子的心理,要抓住小孩子的特点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关键期,要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有挫折存在,而且知道怎样处理挫折,当然这个关键期可以分几个时期,但是有些孩子从小就比较乐观积极向上,这跟他们的天性有关系,除了这些天性以外,还有许多处理挫折的正确方法和遇到挫折以后的心理恢复的方法都需要大家耐心的向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遇到挫折时,你怎么说?

我们家闺女第一次跟我抱怨,是在一年级。

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她背英语课文,共八句话。对于没有学过英文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她回来跟着音频听了35分钟,没跟下来,我问她,她说:

“妈妈,英语太难了,我学不会。”

我当时没在意,特别轻巧地说了一句话:“没关系,今天才周五,还有周六周日,一定能背下来。”我说完之后,孩子一下子火了,她说:“我永远背不下来,我讨厌英文,我再也不想学,我不要去学校了。”

各位,当孩子说这东西不好的时候,你怎么说?

可不可以说:“不学不行,英文必须要学会,你哭有用吗?”

不行。因为她学不会,本身就很难过。如果每次学不会的难过,再跟你骂她的痛苦联结,长此以往,学英文就不是“学不会难过”,而是“面对英语就不想学”。

那我看到她难过,能不能立刻安慰她,说:“孩子没事,你们老师太过分了,你刚刚学。你背不下来,我也背不下来了,没事儿,你在妈妈心目当中是最棒的。”

行不行?也不行。

她在家里听到安慰,好像心里很舒服,但是她到学校看到别的孩子都背下来,自己却背不下来,她会是什么感觉?你会发现,

她建立起来的自信是虚假的,不是真的。

其实当她对我发火的时候,我立刻就明白刚才做错了。错在哪儿?心理学有一个词是“同频共振”。两个人在同一个频率上,你说的话她才能听进去;当两个人不在一个频率上,你说的话她怎么能听得进去。

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对孩子说:“妈妈刚才注意到,你特别认真地跟着读,可是你读了半小时也跟不下来。”当你理解她的时候,她一下子哭了,说:“妈妈太难了,我真的不会。”哭了10分钟。

我说:“你平静一会儿,妈妈做饭完过来看你。”20分钟我做饭回来,孩子走过来跟我说一句话:“妈妈你要帮我,你要帮我把英语追上来。”

神奇不神奇?刚才哭着说讨厌英语、讨厌上学的人,这一刻说的话是妈妈你要帮我把英语追上来。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我们整个人就像冰山一样,冰山浮在上面的部分是行为与情绪,冰山以下是我们的心理需求。心理学有一个词是

“同频共振”

什么是同频共振原理?

同频共振原理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也会产生共鸣或走到一起。这是有物理效应所引申而来的,一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往往会比其他频率更大的振幅做振动!也被人们运用到个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

同频共振原理就好像心理学当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则”又或者是群体的无形影响理论。在两性关系的交往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个“同频共振”的关系。

男人和女人在同一个环境下,他们自身的魅力就是各自拥有的频率,那些具有相似价值观和意识的男人和女人,就会产生一种彼此的吸引。

他们在语言行为上的表现在对方看来都会是一种吸引,只因为在某一个瞬间,他能够给她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乐趣,更是一种思维上的碰撞。

抗逆力十要素

1. 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

• 良好的家人和朋友关系

• 接受他人的帮助

• 参与义工或志愿者服务工作

• 鼓励有“信仰” 和加入团体活动

2 . 避免把危机视为不可克服的困难

• 正面地理解和处理困难

• 向前看

• 从困难中学习

3. 接受转变是人生的一部分

• 目标要因环境而调较

• 接纳有些环境是现在 不能改变的

4. 不停向你目标前进

• 为自己定下可行的目标

• 不断做一些可帮助你达成目标的事

5. 作出决定性的行动

• 不要逃避困难

• 学习在困难中作决定并行出来

6. 找寻自我探索/发展的机会

• 在困境中成长

• 增强自信

• 与朋友及家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7. 培养一个正面的自己看法

• 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 信任自己的直觉

8. 适当地去看事物

• 有更广阔和长远的视野

9. 对将来有盼望

• 多想象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担心自己恐惧的事

• 正面的期望能帮助自己对生命乐观

10. 好好照顾自己

• 注意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 多参与自己喜欢做的事

总之,当孩子面对失败时,应该坚定不移地与孩子站在一起,接纳他的负面情绪,帮孩子树立再接再厉的勇气。一个被父母完全接纳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充盈的,能量是流动的,心胸是敞开的。

小孩子要经历挫折,但要经历什么样的挫折,家长是关键

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坦然的面对失败,全身心地去探索再次行动的方法,满怀信心地去争取最后的成功。也就是说,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在孩子面对挫折时,都应该给予必要的心理奥援,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增加其挫折的耐受力。只有这样,孩子今后才会活得敞亮又阳光,充满正能量,不惧挫败,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