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行為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你在做麼

四種行為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你在做麼

有研究顯示:幼兒期是寶寶創造力想象力最豐富最重要發展的時期。家長對寶寶講的故事特別能激發寶寶的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很多寶寶在家長講到某一個事物時往往會聯想到多個與此相關的事物,這其實就是寶寶想象力的開端。從小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創造力,對寶寶以後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大多數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學知識,所以早早地就教孩子數數、背詩,卻往往會忽視孩子想象力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曾在一本育兒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擁有良好想象力並且善於運用想象力解決問題的孩子,在學業、社交、情緒控制等方面會做得更好,因為他總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找到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所以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創造力,遠勝機械性的記憶

四種行為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你在做麼


那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家長需要應該怎麼做呢?
、讓孩子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探索新鮮事物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管是寶寶還是大人大部分是通過眼睛來實現看世界的。所以,父母在寶寶小的時候,就應該讓寶寶多通過眼睛來感知自己周圍的事物,引導他細緻、全面地觀察。
寶寶天生就具有非常旺盛的好奇心,看到什麼都想試一試,只要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長應該允許寶寶自己自由探索,即使髒一點、亂一點也沒關係。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入手。大多數寶寶都喜歡玩泥土泥巴,用泥土泥巴做出各種各樣的“物件”。可是家長害怕弄髒小手,會去上前阻止寶寶探索“泥土”的樂趣。其實弄髒了也沒關係,給寶寶洗個手就好了。孩子的體驗更重要。寶寶沒玩過泥土泥巴,怎麼會知道泥土與水攪拌一起可以做成泥巴?又怎麼會知道泥巴是溼溼的、黏黏的?假如孩子不知道泥巴是什麼樣,又怎麼會在看到巧克力醬的時候,說“這巧克力醬怎麼像泥巴一樣”?


所以家長在看到孩子把玩具拆成各種零件,把饅頭掰小塊放入粥裡等等一些日常小事都不用阻止。孩子體驗的越多,想象力也會越豐富。


四種行為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你在做麼


二、陪著寶寶做遊戲,但是家長要學會預留一部分遊戲時間讓孩子自己做主
父母要抽出一點時間陪著寶寶一同做遊戲,但是也要讓寶寶在遊戲中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務,支持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遊戲,其實都能幫助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


有些家長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連玩什麼遊戲、什麼時間講故事都設定好了,但是家長卻忽略了孩子在自己主導的活動中更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比如2 歲左右的孩子都喜歡玩“過家家”,他可能會把玩偶當作寶寶,自己扮演爸爸或媽媽,當看到孩子“玩過家家”時,家長也可以主動參與進來,比如可以讓孩子自己當導演,家長配合孩子一起表演。

四種行為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你在做麼


三、為孩子優選益智類開放式的玩具
我個人感覺玩具越簡單越能發揮孩子的想象力。玩具中最常見最普通的積木,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力,搭構出各式各樣的形狀。此外,家裡許多常見的日常用品也可以充當孩子的益智開放式玩具。比如可以找一個廢棄的大紙箱,讓孩子用畫筆在紙箱上隨意塗鴉,“天馬行空”的裝飾屬於孩子自己的房子。看似簡單的“玩具”,其實這些“玩具”能幫孩子認識物品的全新用途,既可以鍛鍊孩子手部精細動作,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種行為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你在做麼


四、堅持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並且鼓勵孩子編故事
家長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看似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其實,每天讀各式各樣的繪本,講各種各樣奇妙的故事是最能開啟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會根據某一個繪本故事的情節聯想到事物發生的其他事情。
繪本故事講完了,可以鼓勵孩子圍繞一個物件編故事,自己編故事會更考驗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家長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啟發孩子思考,引導孩子自己編故事。

四種行為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你在做麼


​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雖然很旺盛但有時也很脆弱,即使每個孩子從小就有想象力創造力,但家長如果沒有保護好孩子這一時期的想象力創造力,最終會把孩子想象力的火苗澆滅。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想起有句話說得好,對孩子想象力最好的保護就是不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