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在武漢人的記憶裡,除了1998年特大洪水外,有著百年曆史的武漢輪渡,似乎再沒有經歷過這麼長時間的停運。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8日,武漢,長江上的“江城1號”渡輪。

如同“過早”離不開熱乾麵,在老武漢人眼裡,“過江”是離不開渡輪的。武漢輪渡的起源上溯至1900年,馮啟鈞創辦“利記”公司,揭開了武漢輪渡的歷史。此後歷經浮沉,輪渡使用的渡船從最初的兩艘小火輪發展到如今的現代化渡輪。上世紀八十年代,上班高峰期的渡輪上密密麻麻全是人頭,比起現在的地鐵早高峰有過之無不及。

在汽車開上大橋、地鐵穿過江底的今天,渡輪依舊在江城人民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武漢“解封”當天,在停航76天后,隨著汽笛響起,從漢口武漢關碼頭駛向武昌中華路碼頭的渡輪徐徐開出,武漢輪渡恢復運營。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6日,武昌中華路碼頭,“江城1號”渡輪緩緩靠岸。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6日,武昌中華路碼頭,一名乘客戴著頭套上船。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8日,武昌中華路碼頭,乘客通過體溫檢測通道。乘客乘船需先掃描健康碼,通過體溫檢測通道,然後才能購買船票或刷卡、掃碼乘船。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8日,“江城1號”,一名乘客踮腳望向窗外。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7日,“江城1號”,乘客拍攝江景。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6日,漢口武漢關碼頭,乘客騎車下船。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6日,漢口武漢關碼頭,乘客騎車離開碼頭。

“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輪渡上的乘客形形色色,包括上班族、貨運工、外賣員、快遞員等。他們中,不少是為了暫時避開公交、地鐵密閉空間而選擇渡輪的人,一趟一塊五的票價,樂得實惠。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是每天都需要坐船往返的老乘客。

復航後,一名六十多歲的大爺興致勃勃地從漢口武漢關碼頭上了船,前往武昌中華路碼頭旁的小公園,想找疫情前常在這裡閒聊的老朋友們“咵天”。

“他們都還沒來……”大爺掃興地坐船回家。

復航的渡輪上,有“虛驚一場”,也有“迷途失偶”。生活按下重啟鍵後,好像一切都在重新歸位,但好像也有一些無法再被追尋。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高萌,24歲

“我22歲的弟弟在‘封城’期間感染了新冠肺炎,做核酸檢測的時候已經高燒到40攝氏度。一名好心人告訴我們,光谷地區還有床位,弟弟得以順利住院。如今弟弟出院了,身體狀態很好,我們全家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李劍,55歲

“我有個發小因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了。一月初我們還在一起打麻將,一月底她就走了。直到現在,我們這些好朋友都還沒辦法去她家悼念。我現在每天還是會給她發微信,即使她已經看不到了。武漢正在好轉,但我和家人依然不怎麼敢出門。看我,出門穿戴著帽子、雨衣、鞋套,還要套著雙層口罩。”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肖博華(圖中男士),30歲

“一月的時候,老婆、孩子相繼發燒,把我急壞了。後來醫生說只是普通流感,母子倆吃了幾天藥就痊癒了,也算是虛驚一場。我是做個體生意的,暫時還開不了業。渡輪上空曠、人也少,我帶他們來這透透氣。”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李婉,30歲

“因為工作所在的酒店被徵用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點,整個疫情期間,我就一直沒有休息過。雖然離家只有一江之隔,但擔心自己會把病毒帶給家人,就不敢回去。前段時間,康復點的患者清空了,我得空回家見孩子一面,但還不敢抱他。”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鬱斌,26歲

“我是浙江人,年前正好離開武漢回家過年,二月份的時候看到武漢疫情嚴重,很想回來‘抗疫’,但父母不允許。早知道情況這麼嚴重,就不離開武漢了。留在武漢的同事們一天也沒閒下來過,幫人送口罩、送藥、送菜、喂貓餵狗……什麼都幹。4月10日,我回到武漢,在外賣箱裡備好口罩和手套,方便隨時把它們送給有需要的人。”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方源,23歲

“我從安徽到武漢做廚師,按照以往經驗,過年的時候生意最好,我就想著留這工作,沒想遇上了疫情,飯店也倒閉了。這兩天我看上了一份在對岸武昌區的銷售工作,這是我到武漢後第一次出江漢區,也是第一次坐渡輪,如果面試順利,我會搬到武昌區去住。”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浩宇,28歲

“我是荊州人,在武漢上完大學後就留下來工作了。以前渡輪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景點,每次有朋友來武漢,我總會帶他們坐渡輪遊長江。沒想到渡輪如今成了我的日常通勤工具,這段時間我不敢坐地鐵,電瓶車加渡輪的組合是我上下班的唯一方式。”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李偉,40歲

“對武漢人來說,疫情期間不能出門‘過早’是一件備受煎熬的事。輪渡復航後,我和幾個鄰居一起坐船到對岸的漢正街‘過早’,順便帶了小吃回家給老婆孩子。我從小到大都經常坐渡輪,記得以前在老式渡輪上還能見到揹著泡沫箱賣冰棍的奶奶和光著膀子表演雜技的壯漢。”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陳櫻,42歲

“因為疫情,我很久沒跳廣場舞鍛鍊了,感覺經絡都要被堵住。現在渡輪復航了,我就去對岸到江灘采采野菜運動一下,薺菜、苜蓿草、馬蘭頭、野芹菜……那邊都有。”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高振興,67歲

“這次疫情對我倒是沒什麼影響。年輕時我在船上工作,吃長江這口飯。現在我偏癱了,依然會開著電動輪椅來坐船。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迴歸崗位的船長

疫情期間,因輪渡停運,“江城一號”渡輪的船長饒偉被調派到武昌區水果湖街道做社區志願者,負責為社區居民買菜、買藥、分發物資。饒偉1988年入行做水手,2008年成為船長,三十多年來一直與長江為伴。

復航當天,興奮的饒偉特地擦乾淨鞋,天還沒亮就到碼頭與船員匯合,提前啟動船機,仔細檢查油路、水路,多次消殺船艙……保證渡輪可以準時迎接復航後首班乘客。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22日,“江城1號”啟航前,船長饒偉在駕駛室內拉響汽笛。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22日,“江城1號”,饒偉在駕駛室內監控行船安全。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22日,“江城1號”,饒偉利用高頻電話,向過往船隻報告渡輪航行動態。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22日,饒偉與船員在完成當天最後一班航行任務後,對“江城1號”船艙進行消殺。船艙座位上貼有“允座”與“禁座”的標識。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22日,“江城1號”,完成當天航行任務後,饒偉在船員休息室休息,準備睡覺。輪值期間,船長需要在船上過夜。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7日,停靠在漢口武漢關碼頭的“江城1號”渡輪。

期待再見你,美麗的姑娘

4月8日,武漢輪渡恢復運營當天,“江城1號”渡輪一天搭載的乘客不到千人。到了4月22日,渡輪一天的客流已超兩千人。22日當天,武漢市公共交通開始全面有序恢復運營,其他線路的渡輪也將按計劃復航。

兩個月沒上船,水手樊啟亮工作起來依然得心應手:在渡輪靠岸時繫好纜繩,日常巡視船艙維持秩序,偶爾幫遺失物品的乘客找東西,協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船……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8日,“江城1號”渡輪靠岸前,水手樊啟亮準備繫纜繩。

在“江城1號”上工作了兩年的樊啟亮,雖然很少有機會和乘客交談,但會留心記住一些乘客的面孔。每個工作日早上七點半,他總會看到一名身材瘦小,眼睛水靈,扎著丸子頭的女孩來坐船。

隨著“江城1號”客流的回升,樊啟亮期待,能再次見到她的身影。

武漢復航故事:我離不開長江,也離不開輪渡

△ 4月17日,“江城1號”渡輪上,部分乘客選擇到露天甲板上分散就座。

注:文中除饒偉、樊啟亮外均為化名

攝影、文字 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編輯 陳婉婷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