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全國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無一兒童感染 民政部詳解背後原因

央廣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孫冰潔)“疫情期間全國的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內的兒童全部做到了無一人感染。”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副司長倪春霞在2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

民政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1217家兒童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棄兒童6.5萬人,共有1806家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一月份以來臨時救助照料各類困境兒童近5675人。除上述機構內的兒童沒有一人感染外,17.7萬散居在社會上的孤兒也做到了無一人感染。

疫情期間全國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無一兒童感染 民政部詳解背後原因

4月24日,民政部舉行第二季度新聞發佈會,圖為發佈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提前部署 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集中養育兒童的機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兒童福利機構內養育的兒童大多患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重病重殘的兒童佔被遺棄進入機構內的兒童總數的98%。這些兒童自身防護能力弱,一旦被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如何做到兒童“零感染”?倪春霞表示,自疫情暴發以來,民政部第一時間就研究部署了相關的防控措施,於1月23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要立即制定應急預案,加強監測報告,對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嚴防死守。隨著疫情的快速蔓延,民政部又於1月27日緊急印發了《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進一步提升了防控要求,要求所有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要實行全封閉管理,在機構內設立隔離區等,對於新進入機構的兒童和從醫院返回的兒童,要一律在隔離區進行醫學觀察,防範一切可能的傳染源。此外,民政部還通過召開全國視頻會議、派出赴武漢工作組、緊急協調防控物資、開闢兒童救治“綠色通道”等方式,對兒童福利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指導和支持。還依託網絡平臺組織了5期院長防控專題培訓,培訓了將近1500位院長,就防控知識進行專題的網絡培訓。

除上述做法外,倪春霞認為這次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內的兒童能夠實現“零感染”,也與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嚴防死守”密不可分,特別是基層兒童福利機構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一線的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形勢最緊張的時候,很多一線工作人員向組織遞交了“決心書”“請戰書”“入黨申請書”,目前還有不少兒童福利機構仍實行全封閉管理,有的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工作80多天。“是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和擔當,守護住了這些孩子們的安全。”倪春霞說。

對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因需施策

在疫情防控中,也出現了部分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其中一部分兒童在疫情暴發後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確認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離觀察,還有部分兒童的父母或監護人因參與防疫抗疫工作或其他因疫情影響的原因,使其臨時處於無人監護的狀態。

對這部分兒童,倪春霞表示,民政部在2月上旬就印發了《關於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救助保護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及時發現報告、落實臨時監護責任、加強救助保護等一系列措施。隨後,民政部又提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兒童救助保護工作方案》,進一步強化了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要求各地切實兜住這些兒童的安全底線。在2月底,各地發現報告需要給予緊急臨時救助的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393人。隨著疫情形勢逐步好轉,有些父母出院或者防疫抗疫工作結束返回家庭,這些兒童已從393人降為194人,各地也對這些兒童採取了臨時照料、關愛保護等服務措施。

對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民政部則要求各地指導鄉鎮兒童督導員、村居兒童主任加大對特殊兒童群體的走訪摸排力度,及時掌握這些兒童的生活保障、家庭監護、疫情防控等基本情況並且提供相應的幫扶措施。對於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要求優化簡化審批程序或者先保後補。另外,倪春霞稱,最近民政部還將全國所有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了價格臨時補貼保障範圍,在今年3月至6月間,對這些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臨時補貼標準提高一倍予以發放,各個地方正在落實當中。

除上述做法外,還通過引進社會工作、心理諮詢服務機構等公益慈善組織、志願服務組織等方式,為困境兒童提供心理關愛和親情陪伴,為這些家庭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和關愛投入。民政部還指導各地依託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開通兒童救助保護熱線,及時響應有關線索,做好個案跟蹤、臨時照料諮詢、轉介服務、資源鏈接等工作。據倪春霞介紹,目前,上海、北京、廣東、江西等地都已經開通了省級統一的救助保護熱線,另外其他省份數百個地市和縣區也開通了疫情期間的兒童救助保護熱線。“在整個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沒有一例因為父母雙方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而造成的孤兒。”她說。

據倪春霞介紹,下一步,民政部將繼續推動建立兒童救助保護長效機制,將這次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兒童的救助保護範圍擴大到其他因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群體,建立一套相對規範化、長效化的工作體系。同時,也會繼續指導各地根據當地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部署,按照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的精準防控,統籌做好機構內部分兒童的復學工作,合理安排工作人員的輪休,並總結這次疫情防控中的實踐經驗,研究編制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應對突發傳染病疫情防控規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