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建議直接給國民發放補貼1萬億可以考慮的,你贊同嗎?

風雨無言


近期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因為疫情給自己的民眾發放補助。疫情期間幾乎所有國家的產業都受到了影響。在停工停產之後居民的生活無法得到保障,價上漲之後居民的消費意願也開始下降。為此各國就必須要拿出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居民消費。在這種情況之下,直接給居民發錢應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既可以保證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可以為他們提供消費的能力。雙向之間也可以刺激當地產業經濟的發展。

近期,李迅雷認為:我國也可以直接給國民發錢補貼1萬億是可以的。

其實,在我看來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國算是此次疫情當中抗擊以前最有力的國家。並且也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了我國國內企業的復工復產,確保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個人認為能夠盤活國內的企業產業和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不能單純的像國外一樣只是給民眾花錢,讓民眾有錢花。

當然,適當的發放一些消費券刺激民眾的消費意願也有幫助下游的產業快速恢復是有必要的。但是大量的發錢也會讓民眾產生惰性。畢竟當前我國的復工復產局面還是比較好的,居民的收入也開始有了保障。在收入穩定增長之後居民的消費意願也會增長,所以現階段我國應該將更多的重點投入到控制物價上漲的這一方面來。

不論國家可以給民眾多少錢,民眾總有花完的時候總有揮霍完的時候。在揮霍完之後是一直髮錢?還是帶動民眾恢復生?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考量的問題。一旦民眾拿錢拿慣了形成了惰性,那麼國家的產業就無法恢復。

一旦突然停止發放補助,那個民眾也會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說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單純的給民眾發錢只會讓民眾覺得自己佔到便宜了,最終導致民眾覺得給錢是應該的。而幫助民眾找到工作,幫助企業恢復生產,才是可持續發展最重要,也最關鍵的因素。

所以說現階段不該大量發錢,而是該多打通就業渠道,讓居民可以自給自足才是給居民留下了活路。一味的餵養無異於是給居民斬斷了活路。


房產老J


發一萬億太少了!14億人民平均每人才700多元。700元還不能滿足普通人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對於許多受疫情影響已經三個月沒有收入的人來說,作用不會很大。為什麼不發10萬億呢?

發錢沒人不喜歡,連最富裕的美國人都不例外。因為中低收入者人人可領1200美元,特朗普雖然在新冠疫情中表現如此糟糕,但四月初支持率卻飆升至47%的歷史高點。後來逐漸回落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再繼續發錢了。1200美元相當於人民幣8500元,李迅雷太小氣了,才建議發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呵呵。

當然了,美元是世界硬通貨,美國發錢實際上是全世界人民買單,等於世界的勞苦大眾供養富裕的美國人。我們雖然氣憤但也無奈,這是美元的現實地位決定的。稀釋的美元仍然佔據著國際最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各國擁有的美元儲備只好共同被割羊毛。

當前人民幣還只是區域貨幣,大量增發貨幣給人民發錢的後果主要由國內承擔。比如引發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再比如稀釋富人手中的人民幣資產價值,其中包括債權。當然好處也顯而易見,比如減少貧富差距,促進生產消費,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等等。究竟利大弊大,各個階層的人群肯定有不同的看法。但底層民眾一定是歡迎的,畢竟吃飽飯才是硬道理。

尤其是遇到這種天災,作為臨時應急手段幫助底層民眾渡過難關是當務之急。只要不作為長期濫發貨幣的依據就好,否則就成了養懶人閒人、懲罰真正的財富創造者了。再說貨幣體系也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地貶值稀釋,會徹底喪失信用。

還有,發錢一定得雨露均霑,不管高官富賈,販夫走卒,人人有份。不給權力留下操持空間,一旦分個三六九等,結果肯定會有很多真正需要的人領不到。

支持發錢,但不要隔靴搔癢。就每人發三個月基本生活費吧。

別說什麼發錢會怎樣怎樣……幾十年來貨幣沒少發行,只是普通人未必感受得到罷了,我國40年來廣義貨幣m2年均增速15%,今年突破200萬億。


刀哥說股事


我贊同直接發補貼,因為我就很想要補貼。疫情打亂了大家的節奏,原本計劃春節期間有點利潤的,結果被打得七零八落,現金流吃緊,掙錢不易都開始計劃著花錢了。

一萬億分攤到十四億國人身上,一個人約分到700元,700元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是一個大紅包了,如果按小家庭三個人來算,可以發2000多元,基本可以滿足日常必須的開支了,算是救了急。這也是消費啊,國人消費是內需,全國人都去消費了,對活躍經濟是有好處的。

現在國外疫情還沒控制住,各種外貿限制,只能讓國內發力了。如果發補貼就直接說明是促消費的,只能流轉存不到銀行的,相信誰發了補貼也不會浪費,都樂樂呵呵買自己想要的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