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悲哀,就是沒人陪”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一凡筆記


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已是個沒人陪的中年男人了。

其實說起來,這不僅僅是有沒有道理的事。中年人的悲哀就像黑髮變白髮一樣,是必然的。

中年人的悲哀,大家都知道。尤其是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老了,身體就容易出現各種慢性病,小孩呢,需要讀書,各種費用開支。對有事業,有生意,有穩定的豐厚的收入人來說,還多少好點。

但大多數中年男人,都是負擔很重,都是工薪階層,最最困難的是四十往上的歲數,卻失業了,例如我這樣的。

但說到底,不管是有穩定收入的富人還是困難的沒有收入的窮人,他們在精神上相對來講,都是孤獨的,需要安慰的。不像是在年輕的時候,一群同學,朋友在一起,熱血青年,躊躇滿志。

讓人唏噓的是,中年男人之間來往的也少,本來最需要互相安慰和支持的群體,卻很少來往,這讓人感慨。只有少數知己,或者社會地位,身份相當,而且之間沒有什麼利益往來和影響的,才會來往的多一些。

人到中年的悲哀,沒人陪,沒人安慰,是自己的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是單體的問題,也是群體的問題。在工作之餘,可以多多培養興趣愛好,適當運動。只有在物質,精神上都能有點零星,才能減少些許悲哀。

我也在這建議,建議人與人之間還是多互相安慰,互相幫助,心存善良,關愛他人!


城市窩客


我回答的可能跟大多數的不一樣。我想說的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乎?”一個精神充實,內心有乾坤的人,哪怕是單身,也會把生活安排的相當的豐富,兒女一定很乖,各自精彩,何來悲哀?

本人即是,人到中年獨自生活十多年了。婚姻給我帶來的心苦,早已在這些年快樂的單身生活中風吹雲散了...去年當了奶奶,自己有養老金,有醫療保障,身體還行,也能在下一代的日常生活中進退自如,每天不忘鍛鍊身體,有自己的愛好...也樂在其中!精神上的富有沒人能拿去,不是有無人相陪能比,有誰說了這麼一句“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我在你身邊,你卻視而不見”...

其實悲哀來自內在,如果自己無法擺平自己的心態,生活也沒好的安排...有無人陪都是悲哀!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他們的快樂傳播至今感染了多少人?他們是中年人的代表...肚裡有文章、眼裡有美景、嘴裡有美食、到哪裡都好玩的心情比什麼都強。

有人陪當然好,同時也要接受生離死別...還要維持基本的生活!

蘇東坡一生都在流放,現在的生活與東坡所處的古時相比簡直一個是地,一個是天上,那時的蘇東坡連安定的生活都過不上...夫人的離世,官場失意...所受的風雨和坎坷無人能比!

如果沒有既來之則安之的豪氣,如果沒有看淡得失的霸氣,如果沒有對生活孜孜不倦的熱愛,如果沒有有趣的靈魂...結果將驟然不同!

會有人說即便這樣,蘇東坡身邊也不缺人陪...夫人過世後,可真正的靈魂伴侶卻只有朝雲,一句“一肚子的不合時宜”瞬間見知己,但必竟人生得一知己難!同時也道出了人生在世的艱辛悽楚...

人人都說:事在人為!一輩子大多數的日子卻又事與願違...所以人到中年,但願有人陪!但願有人懂,但願有個好身體能照顧好自己!如果沒有,也要活出一個快樂的自己!讓悲哀離開!乖乖地放棄它的不離不棄!








半枝紅顏


很明顯“人到中年的悲哀,就是沒人陪”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沒人陪確實是人到中年的悲哀,人到中年應該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上有老。下有小,但是你沒人陪。

原因來自於你人到中年還自命清高,好潔獨行,只看別人缺點,不看優點,不包容,沒有含垢納汙之量。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沒有容人的雅量,也就怪不得人都遠離你,躲著你了。

但是它只是中年人的悲哀之一,人到中年還有以下幾大悲哀:

一、人到中年還在試圖實現青年時代的希望和心願,還像年少愛追夢。

二、人到中年還是無聊,虛空,閒的發慌,沒事做,失去人生意義。

三、人到中年處處算計,無情無義,刻薄寡恩。

四、人到中年還沒有正確的定位,家庭不睦,又離又娶,像是玩遊戲。

最後,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就是:在你進行進行以上悲哀的同時,你還沒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