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對古代女性的影響

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雖然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在漢武帝時,為維護專制統治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興起,後來經歷了歷代社會繁榮昌盛時期,孔孟的儒家思想更加完善和根深蒂固。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但在儒家的傳統思想中,經常以君子、小人談古論今,很少提及女子,這與女子在古代社會中地位低下有關。

《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雖然當時孔子講話的對象是君子中“人主”,這裡的“女子”和“小人”也是特指“人主”身邊的臣妾。這句話中孔子說:“女子與小人,他們都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難養身、心、性、命,所以與之相處要有遠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禮,壞了規矩;過於遠離,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於儒學的傳承。”從客觀上講,孔子並非貶低女子,他是針對君王這樣講。但當時的社會,已經形成了女人地位低下的世俗,如果當時的君王是個女子呢?孔子是不是也這樣講?歸根結底,還是女子在社會中的角色決定了她們的命運。

古代社會女子的社會角色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要先從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分工說起。在上古時期,原始社會主要以婦女採摘為生,婦女在氏族公社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母系繼承製及男嫁女,形成了母系氏族社會,但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期,隨著生活方式的演變,男子逐漸在主要生產部門佔據重要地位,婦女在生產中退居次要地位,大約到了青銅器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開始實行父系繼承製及女嫁男、從夫居的婚居住制度,男尊女卑意識乃因之而萌生。自此以後,男性統治了五千年。

從上古到東周時期,隨著社會分工的演變,女性的社會主導地位逐漸被男性所取代。這段時期,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在社會分工中扮演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推進作用,儒家思想慢慢地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成為上層階級統領國家的工具。而在儒家思想中,有一個很明顯的體現,就是對女性的社會地位和扮演的角色進行限制和規訓,形成封建禮教下傳統的“男尊女卑”現象。

《三從》、《四德》對古代婦女進行約束和教化,讓婦女從小就養成儒家思想中所謂的“美德”。《四德》包括了傳統的“婦學”四項教育內容,就是儒家所稱的“四教”,“婦德”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謂婉娩,婦功謂絲橐。”其中“貞順”是婦德的核心,“貞”是堅守節操,守身如玉,對丈夫忠誠不貳;“順”就是《禮記》中說的“婉娩聽從”,對公婆、丈夫甚至對家族所有人謙恭有禮。“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現在來看,一夫多妻和“貞”節才是對古代婦女毒害最深的思想枷鎖,讓無數女子揹負了歷史的惡名,改變了她們的命運。

中國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實行,始於父系繼成制時期,自春秋戰國以後,逐漸以制度形式規定下來。如果正室沒有生育男丁,丈夫是可以納妾,納妾有兩個作用,一是添丁,二是性奴。《說文解字》曰:“妾,有罪女子。”在古代,“有罪”就可以收為奴隸,因此“妾”的本義就是“女奴”。《春秋》雲:“女為人妾,妾,不娉也“,妾的地位是低於妻的,法律地位也要低於妻,被限制了自由,是男主人的性奴。可見,一夫多妻制才是確立婦女在社會中“地位低下”的標誌。

據史料記載,五代的李後主李煜有個妃子窅娘裹腳(亦稱為“纏足”),這才開創了中國女性纏足的記錄,後來到了南宋以後,纏足開始興盛,小腳已成為那個年代時髦的象徵,到元朝後,裹腳之風有過之而無不及也,一時興起用“三寸金蓮”來評價女子的美。古代女人裹腳實質是限制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命運,這不僅讓人想起非洲的割禮,兩者都是一樣的殘忍,對當時女性的身心摧殘無法想象。

“女子無才便是德。”出自清朝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也有另一種解釋:女子如果沒有才學,就看她有沒有品德。大多數人都理解為第一種說法,這種說法反映了婦女在古代的地位; 第二種說法其實也間接地反映了古代婦女的角色。古代儒家思想倡導女人不上學,男孩長到四五歲就要去私塾上學,而女孩只能在家學針線活,她們從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禮儀教訓,思想上被套上了三從四德的生活模式。女子在古代都是作為男人的附屬品,根本沒有平等的地位和尊嚴。

客觀上講,雖然儒家思想被後人有所誤解,特別是對婦女的偏見影響至深,像古代女子受到“男尊女卑”的歧視也不反對,還以“無才便是德”引以為榮,這實際上是一些人對儒家思想的片面理解和誤解造生的結果,可老百姓卻一直堅守著這個觀念,古代婦女不光自已愘守著這個準則,也對剛出生的孩童灌輸這些思想。而那些官宦世家、富人家的女子雖然也遵循這一禮訓,卻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不乏也有一些出類拔萃者,例如,古代也出過象李清照、武則天這樣的“有才學”的奇女子。

儒家思想對古代女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