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踏歌"的文化內涵:堤上踏歌行,樂笑暢歡情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這是耳熟能詳的經典唐詩。這首《贈汪倫》中的"踏歌"究竟是什麼呢?它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踏歌"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歌舞,其是以腳踏地為節拍,手袖舞動,載歌載舞,隨興而起的古代歌舞習俗。踏歌可追溯至史前時期,真正肇始於漢代興盛於唐宋時期,上至宮廷貴族,下至民間百姓,從中原地區至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皆熱衷於踏歌,成為古代社會生活中重要的歌舞娛樂。踏歌之風俗可謂"狂重"。

作為古代十分流行且具有娛樂性質的踏歌,有舞蹈的動律之美,亦有且步且歌的音樂之美,其中更是沉澱了古代人們豐富的情感思想

,或歡樂,或離愁,或哀思。

踏歌根植於古時人們的情感,往往皆是隨興而發,自由奔放。踏歌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亦能直抒胸臆,是古代民眾喜愛的歌舞。它獨特的魅力歷經千年的時光,未曾消逝,在現今亦能探尋到古代踏歌的遺風

古代

踏歌之源

目前有據可探的"踏歌"可以追溯至史前時期。在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西北地區的仰韶文化中,曾出土舞蹈紋彩陶盆。遺址所出土的彩陶盆上繪製的便是史前人們踏歌起舞的場景,大概是十來個人,或者三五個人一組,手牽著手,面向一致,仿若是在踏地為節,聯袂起舞。據此推測在史前時期,人們在勞動的閒餘時間之中,為慶賀豐收,或遇節日典禮,在草地湖邊,一起踏歌起舞,共享歡樂時光。這一習俗一直在古代勞動人民之中薪火相傳,亙古不絕。

踏歌之俗,古已有之,在其後封建王朝亦長盛不衰,甚至影響到文學藝術創作。《呂氏春秋·古樂》中曾描述先秦兩漢時期的踏歌的舞蹈表演方式,

"葛天氏之樂,三從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閱。"至漢代,踏歌真正肇始,在民間和官方都十分受歡迎。

唐宋時期,踏歌的習俗達到興盛,宮廷貴族、黎民百姓皆熱衷於踏歌,有時在上元等節日舉行盛大規模的踏歌活動。從此踏歌就流傳於世,相關記載亦不絕於書。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十五元夕之夜,唐睿宗下令精選長安、萬年縣少女千餘人,於燈輪下踏歌三日夜。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也記載"踏歌者,連手而歌,踏地為節。"

古代

踏歌亦是唐代昌盛的詩文化之中重要的角色之一。唐宋時期,有關踏歌的詩詞不在少數,文人常通過的詩詞,將其所見及所遇的踏歌之景,傳存至今。我們在唐詩宋詞之中,不僅能感受到詩詞的濃厚文學魅力,亦能探尋到古時"踏歌"的歡情與悲思。有記述長安女子春天踏而歌的"長安女兒踏春陽,無處春陽不斷腸";有大詩人劉禹錫筆下的朗州踏歌風情"日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蹋竹歌還";亦有坊間"樓上嬌歌嫋夜霜,近來休數踏歌娘"

踏歌的身影貫穿在人們的生活始末。在古人勞作生活的村莊道路江邊大堤之上;坊間街道之間;廟宇的祭祀殿堂之內;送親路途

之中;祭祀之所;喪葬之地,皆有踏歌的身影。宮廷貴族的踏歌較為講究,常有專門的寫詞之人和演奏者,舞者錦服華妝,珠翠掃額,極盡華美。更有各色彩旗飄揚,燈火輝煌的華美盛大的踏歌場景佈置。民間的踏歌常常是隨興而起,雖不如宮廷樂舞那般有統一的服飾和盛大的演奏樂隊,卻未減少絲毫人們對它的喜愛。興致盎然之時,若無笙築為樂,亦可踏地為節,舞而歌之

古代

然而,到元明清之時,踏歌在皇室貴族及民間彷彿銷聲匿跡,難尋踏歌之音,文獻之中更難有其音。追其原因,可能與唐宋以後,戲曲雜技逐漸繁榮,亦成為古代人們所喜愛的閒暇樂趣,也導致踏歌漸漸退出古人的生活圈子。踏歌有著豐富的舞蹈、情感文化內涵,元明清時雖輝煌不在,經歷千百年的滄海變換,現在我們依舊可以從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中尋到踏歌之遺風,現代舞蹈藝術亦有它的身影。

踏歌的舞蹈動律

"踏歌者,連手而歌,踏地為節。"身體自然而然地跟隨節拍舞動著,肢體的協調舞動,在視覺上給人以動感之美。踏歌之時,需要調動全身的肢體,以相互配合,形成協調、動感的舞姿。主要以腰部為主,並舞動四肢,在伸延變化中形成獨特的舞蹈動律。

常見的踏歌動作有

"一順邊""波浪式""二道彎""擺鐘式""轉動式"等舞蹈動作。這些動作主要是通過肢體的左右擺、擰腰、松胯形成。踏歌的舞蹈動作最初可能源於勞動者在田間勞作之時,為減輕體力擔負,對身體四肢進行自我協調的動作,後逐漸形成一些固定的動作,並逐漸成為踏歌的舞蹈動作。隨著踏歌的不斷傳承和發展,踏歌的舞蹈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古代

舞者的服飾中的舞袖亦為踏歌的增加豐富的舞蹈動作,且更加的柔美飄逸,伴隨著歌聲樂曲,有行雲流水般的視覺美感。舞袖的舞蹈動作主要有搭袖、拂袖、振袖、翹袖、拋袖、打袖等。漢樂府中的舞袖踏歌是"亢袖起舞,奮袖低昂,頓足起舞,連臂踏歌"的頓挫有節;唐代踏歌詩歌中是"金壺催夜盡,羅袖拂寒輕""倩香飄飄雪,何如舞袖回"的仙姿飄逸。

富有節奏感的舞蹈動作,流雲般的舞袖,讓踏歌在民間瓦舍間唱百家之歡,在宮廷樓閣彰顯皇家華美貴氣。踏歌的每個節拍動作,有舞蹈動律之美,亦蘊含古代人們的情感。

踏歌的情感蘊意

從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到唐宋之時,踏歌之俗日漸風靡,上至皇室貴族、朝臣文人,下至宮女百姓、鄉村兒童等,皆流行踏歌,真有

"歌謠舞蹈,遍及九陌"之盛。如此盛行的踏歌,與古代人們的思想情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踏春、慶典、送別、祭祀、婚戀、交遊之中,踏歌往往成為寄託感情的最直接的表現。這些從唐宋時期的詩詞中,可有所探知。

古代

  • 1.踏春而歌

古人早有踏春之習,從初春到暮春,踏春之人絡繹不絕。無論是在長安的芙蓉曲池之畔,或是臨安的江河之堤,或是鄉間柳巷之間,每逢春天到來,不乏相邀結伴踏春的男男女女。迎春的熱鬧與歡喜,常在踏歌之中盡顯。踏歌詩詞有不少皆對迎春踏歌的描寫。

有范成大"桃奇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中的悠然閒適。大詩人劉禹錫亦曾作《踏歌詞》:"自從雪裡唱新曲,直至三春花盡時。"冬雪消逝,暖春欲來,怎能不踏歌以盡歡呢?

  • 2.祭祀慶典

踏歌與古代人們的迷信思想和祭祀密切相關。祭祀時的踏歌不同於日常踏歌的隨興,相比之下,更具有莊重神秘的宗教色彩。"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娑娑啟醉顏。日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踏竹歌還。"以及"踏歌夜結田神社"

所描述的就是既有祭祀典禮中的巫術活動,展現的是鄉野村民祭祀醉舞,踏竹而歌的情景。生動地傳達出古代村民對祭祀禮儀中踏歌樂舞的敬重與崇尚

在節日慶典之中,踏歌往往是古代人們的喜悅之情的最強烈的表現方式。其中往往承載著他們逢遇豐收之年的喜悅,或是節日慶典中的歡樂愉快。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有"花萼樓前雨露新""龍銜火樹千燈豔"的豔麗夜色與歡慶場面。

古代

武陵人採菱豐收之時,有"紫菱如錦彩鶯翔""醉踏大堤相應歌"的無盡愉悅與激動。當地百姓在採菱勞作時,飲酒踏歌,處處皆是豐收的喜悅歡情。亦有"蒲萄架上朝光滿,楊柳園中螟鳥飛。連袂踏歌從此去,風吹香氣逐人歸。"的節日喜慶和歡樂。

  • 3.婚戀交遊

古代人們在相互交往之中,朋友和戀人之間都會以踏歌寄託情感,與其他表達方式相比較,踏歌中的情感更加熱烈真摯,更能引人共情,產生共鳴。也只有真正感情深厚而真摯且由心而發之人,才會以踏歌陳清,望對方知曉自己的心意。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李白遊於安徽涇縣桃花潭,結識汪倫

為忘年之交,二人以酒會友,引為至交,離別之時,汪倫在桃花潭岸踏歌送行外,一曲"忽聞岸上踏歌聲",寫盡其中多少盛情與留戀。在即將分別,聚首難知的時候,為友人踏歌一曲,唱盡心中之緒,方不會使得人生留有遺憾。

古代

踏歌亦是古代年輕男女之間互傳情意的一種熱烈而純真的方式。劉禹錫的《踏歌詞四首》:"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鬢風露前。"從側面含蓄地描寫年輕男女踏歌傳情的情景。以傳播迅速的曲詞、翩翩振袖的舞姿入手的細節襯托年輕男女連袖歌舞,情深意濃的極致。

踏歌以留存的原始婚俗的遺風。"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其中男女定交結情的情意綿綿,仿若滔滔江水,亦能真切的感受到春天踏歌交流活動中,戀愛少女的驚喜與羞澀。

踏歌的千載遺風

古代踏歌具有很強的群眾自娛性,民間經常有"男女聚而踏歌","群聚歌舞","十數輩連袂而舞"的盛況,這似乎使得即使元明清的踏歌被戲曲雜劇取代,退出娛樂主流,亦能在今天的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之中窺探到踏歌的影子。尤其是南方民族的踏歌,一直延續到清朝,乃至今天,都未曾中斷。

古代

現今延續踏歌風俗的主要是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諸如瑤族、侗族、仡佬族、苗族、土家族、水族以及一些居於滇黔的少數民族,北方的草原民族亦保存部分。在這些少數民族的風俗之中,踏歌多是在婚假迎親、節日慶典之時多人聯袂而舞,高歌歡唱,極盡歡樂喜悅之情。

踏歌消失於元明清的歷史舞臺,卻能偏安於南方少數民族之中,並且成為他們的風俗習慣,傳承至今。這與南方各民族的自古傳統密切相關。南方各民族自古便有喜愛歌舞的風俗,巴人好踢他,越人好歌,並且眾多南方少數民族的祭祀中多有數十人群聚聯袂而舞的傳統。此外,南方少數民族的居住地較為偏僻隱蔽,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戰亂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侵染,能夠形成相對穩定的民族文化圈,踏歌的風俗更容易得到傳承。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我國的傳統文化及藝術,不少從事舞蹈藝術行業的人,開始借鑑古代踏歌的藝術,並且進行

融合創新,力圖將古代的踏歌藝術再度重現。其中,最經典的便是孫穎先生的古典舞作品《踏歌》,其以動人的舞姿、華美的表演陣容再現盛唐的踏歌風采,令人歎為觀止。

古代

結語

"踏歌"從遠古走來,從新時期時代的舞蹈紋盆

漢代的文獻記載,一步步從肇始發展至唐宋時期的風靡盛行。元明清時,踏歌退出歷史的主流,雖難尋其音,卻憑藉其強大的群眾自娛性,融入南方多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並傳承至今,亦是現今古典舞蹈藝術的重要借鑑資料。

踏歌的每一個舞蹈動作、每一篇曲詞,皆蘊含著濃厚的古代人們的情感,或是節日慶典之中的喜悅,或是祭祀活動之中的崇尚,或是男女戀愛之中的綿綿情意,或是朋友送別之中的不捨,或是春景之中的欣喜,彷彿踏歌的每一個節拍韻律間都隱藏著絲絲情意

參考資料:《唐代踏歌樂舞詩詞綜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