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錄取率比清華北大都低,那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古代

電視劇裡經常會看到"十年寒窗苦讀,今朝金榜題名",敲鑼打鼓恭賀中狀元,似乎狀元難度也不是特別大。

但實際上,在古時候嚴格的科舉制度下,按從高到底的順序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即使最低的秀才,也是很多人傾盡一生追逐的目標,那麼最低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研究生能否考上?

古時科舉制度的發展史

在早期的封建社會,王侯將相都沿用的世襲制,昏君、庸官禍患朝綱,使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到了漢朝時期,皇帝貴為天子,一般也都會大臣及皇帝的考察選出下一代皇位繼承者

為了引進人才,招納更多能人賢士,開始實行察舉制和徵辟制,這樣一來為貧民百姓也提供改變命運的機會。到了隋唐時期為了更好的考核人才,科舉制度應運而生。

古代

雖然科舉制度還不夠完善,但皇帝從中吸納了很多的人才,讓朝廷非常受用。於是到了唐代最繁華的階段,即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在位期間,科舉制度開始不斷的完善

古時文官比武官的威望高,從"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詩中就能感受到文官的受重視程度。到了宋朝,科舉制度已發展近乎成熟,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就在開國第一次科舉考試中就錄用了19日人。

後來經過進一步的完善,從宋朝一直到清末宣統皇帝年間,科舉制度基本上都沒有大的本質上的改變,做為為朝廷選拔有用人才的唯一途徑。

古代

考取功名之路的第一步

對於我們來說,現在大學一點不難上,只要參加高考,基本上都有學上,最差也能上個大專。而在古代受教育資源的限制,封建思想的影響,考取功名的路就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容易。

隨著科舉制度的不斷完善,科舉考試分為了四個階段:童生試(秀才)、鄉試(舉人)、會試(貢士)和殿試(進士)。要想取得正式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就必須要先參加童生試,參加童生試的人被稱為"童生"

當然這裡的童生可不是指青少年,即使你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如果沒有通過童生試,也依然被稱作"童生",只有在被錄取後才能稱為秀才。也只有成為秀才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考,也就是說秀才是邁入科舉考試的第一步。

古代

童生試是三年兩考,而且過關率也不高。考試還分為四場,第一場試一文一詩。第二場仍一文一詩。第三場複試一賦一詩(或試一策一論)。第四場複試以小講三、四藝。除去每場的淘汰者,還要進入下一輪考試,童生試考過之後才被成為秀才,相對於已有功名。

秀才就如現在我們的企業招聘一般,只有符合了學歷要求才能面試,但不一樣的是古時的秀才也不是人人都能考取,可謂鳳毛麟角。以清朝為例,清朝260多年曆史,大概3、4億人左右,每年錄取的秀才佔總人口的1/15000。

具體點說,每個府院試兩年考三次,每次錄取25人左右,平均每年37,每個縣5人。也是誰說相當於秀才是全縣高考前5名,還是很牛的,比現在北大清華的錄取率還低。

古代

秀才可享受的待遇

秀才是最低級的功名,還不能做官,本質上還是百姓,不過至少是邁向仕途的第一步。而且秀才有不少的特權可以享受,比如:免賦稅徭役、升堂時免下跪禮等待遇,而且知縣對犯了罪的秀才是不可以隨意用刑的,秀才遇到公事還可以直接稟見知縣。

在古代衣服是不能亂穿的,秀才在著裝上就有著自己專門的制服,這凸顯了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古時候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權利買丫鬟,秀才是有這項特權的,家境殷實的秀才就可以買丫鬟來服侍自己。而且很多秀才一輩子考不中舉人、進士,當不了官,但為自己這一點點"特權"也會沾沾自喜。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淑蘭和孫秀才的婚姻,雖然盛家家境殷實,而且淑蘭品貌俱佳溫良恭順,婆婆卻總是以自家兒子是秀才而洋洋得意,目中無人,見人就科普"秀才知道是什麼嗎",而且孫秀才也總是端著文化人的架子,由此,可知古時候秀才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

有的人一生只考取了個秀才,但因秀才知書識禮,博學多才,也是民間活躍的特殊階層,他們可以開私塾,做教書先生,到富有人家做老師,還可以做幕僚等方法來維持生計,雖然經濟不會富裕,但至少有謀生的技能,甚至養活十幾個人都不成問題。

古代

秀才要讀多少的書?

單是童生試就要有四場考試,而且考試的難度也是相當大的,古時的讀書人即使沒能考取個秀才,也必須是

熟讀四書五經了。對於《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也就大約65萬字,童生試的考試的題目都是從這裡面出的。

在我國唐朝時期,正是儒家思想盛行,佛教興盛的時期,因此,秀才要讀的書非常多,所寫的文章必須引經據典,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還有詩詞,歌賦,以及諸多的文章。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八股文的盛行,對於四書五經不僅僅是熟背,還得能詳述其意,總結見解。

從科舉制度的頂端來看,秀才位於最底層,但從歷史文獻上秀才的數量來說,秀才已經是飽讀詩書,經過層層選拔的頂級人才了,屬於相當有才識的人,可稱之為出類拔萃的文化人。

清華、北大一直都是廣大莘莘學子心中的理想學府。但是,對於全國每年近千萬的考生來說,每年7000人的本科生錄取名額,平均錄取率為0.07%,也就是說大約每一萬考生中,僅有7個人能被清華、北大錄取。

具統計清朝二百六十多年,歷經10位皇帝,一共才出現過46萬個秀才,平均每年1700多個,與北大、清華7000的數字還差好幾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對比的結果來看,古時的秀才遠遠高於現在清華、北大的本科生,相當於優秀的碩士或者博士的學歷,難怪可以擁有那麼多的特權,雖說很多落得"窮秀才"的稱呼,但足以證明秀才也是相當有學問的人

文/朱竟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