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毛筆小楷筆法教程?

相見恨晚2316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本篇主要介紹內容為小楷字體入門練習的基本筆法,主要有漢字筆畫“點”交際、轉折、連絡、相接處,是紐絡漢字筆畫“點”,組成結構的關鍵之處,轉換得好,不但漢字筆畫“點”交待得清楚,同時可使字形結構愜當熨貼,給人以一各精嚴渾成,體勢茂密的藝術感受。

小楷入門的基本筆法中最重要的練習訣竅是折以成方,轉以成圓,小楷體勢雖端莊方正,但筆法卻有方圓之分,方圓主要通過兩種形式來表現:一是表現在漢字筆畫“點”起止處,凡鉤趯 、撇捺處出現稜角或露鋒者,統謂之方,凡藏鋒斂鍔,滅跡隱端者,統謂之圓。

二是表現在轉折上,凡轉角時出現稜角,如劃金剖玉,乾淨明利者謂之方。同轉角時圓轉豐美、似純鋼之柔,婉融遒潤者謂之圓,方筆雄強,有陽剛之美,圓筆秀媚,具陰柔之美。

(一)小楷入門練習要求:筆畫清晰

練習毛筆字小楷字體,結體雖微,但筆法要交待清楚,其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組成小楷結構的漢字筆畫“點”,筆法要清整,稍留渣滓不得,如筆法穢濁、臃腫、板滯、凝重,就勢 必會破壞結構的形體美 ,二是在練習小楷時,宜筆筆斷而後起,使其漢字筆畫“點”面轉折、交換、連絡、銜接之處要吻合得自然,交待得清楚,使其筆意,既能脫得開,分得清,又能粘得住、合得渾。

正如倪蘇門《書法論》中報說的:“八法轉換,要筆筆分得清,要筆筆合得渾。”要做到能清能渾,其法有二:一是在漢字筆畫“點”交際銜接處在意識地露出一個三角形的空隙,使其二筆若即若離,似粘似脫。

在這裡必須說明一點,初學者並不要求在每一交際銜接處都要機械地這樣做,看古人遺墨亦常常可以發現有二筆完全吻合的,形雖合而意欲分,這樣反見自然之趣。二是在轉的過程中,要識得提筆二字,這種得筆有時是很明顯的,但有時又有不很明顯的,只是用暗提的辦法,提而能換,自然筆筆清,筆筆渾。

小楷入門的基本筆法在書法術語中又稱“密為際”。體勢 的茂密,筆法的精到,筆調的流貫往往在交際處表現出來,二筆在銜接的過程中關鍵處又在第二筆的起筆,它要順著第一筆的收勢,相呼應、相粘脫、故落筆要輕靈,不可重濁。

(二)小楷入門側鋒筆法的三大特點

小楷入門側鋒筆法的第一大特點是點法起筆;橫畫須直入筆鋒,寫豎畫須橫入筆鋒,劉熙載《書概》中說:“凡書下筆多起於一點,即所謂側也,故側之法,足統餘法。”發筆時以側取勢,點法切入,其練習的速度要比篆法中鋒的逆入平出快得多,其主生的變化出要比篆書豐富得多,由於點入的角度、輕重、方向以及發和時停留時間不同,可以產生筆形上的奇妙變化,它不象篆法起和的那樣單調,因此歷代書家作小楷時,都喜採用此法。

側鋒筆法的二大特點是露鋒尖筆;剛入門練習小楷毛筆字體時,發筆尖鋒側入,順勢落筆經上法更為便捷,歷觀古代名賢墨跡,發筆處多微露鋒芒,極有深意,神采煥發,筆勢流轉,發筆時雖帶偏側之勢,但收筆時由偏轉中,給人以一種渾厚之感。

梁巘《執筆論》中說:“餘歷觀晉右軍,唐歐虞,宋蘇黃法帖及元明趙董二公真跡,未有不出鋒者,特徐浩輩多折筆稍藏鋒耳,而亦何嘗不貴出鋒乎?使字字皆成禿頭,筆筆皆似刻成,木強機滯而神不存,又可書之足言。”故發筆時順勢利導,筆鋒外出,筆肚著紙,方能指揮如意。

側鋒筆法的三大特點是凡鉤趯轉折處出現稜角;方筆楷書鉤轉折處常有稜有外露,能給人以一種峻利明快的藝術感受,這種稜角的形主要是通過側法來表現的,以寫豎鉤為例,發筆後即將筆桿微向右上方傾倒,使其筆毫斜鋪於紙上,而筆身仍須保持斜挺之狀,並運氣暗提,著力下行,至出鉤前,向下稍用力作快速的一挫(蹲鋒)即出現一稜角,再借勢 起,力聚鋒尖,骨力自然挺勁。

由於運筆時,筆毫處於斜鋪之狀,故用力也不象萬毫齊力的中鋒那樣勻齊,而往往將力偏向於右下方。要使筆毫自如地斜鋪,並使筆身微微挺起。這種筆法在實際練習中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有一定的筆力為後盾,故運氣暗提四字很重要,若無筆力,一枝筆提不起,則筆毫不是蹲伏於紙上即坐臥於紙上,勢必就會形成偏鋒,歸根結底,就在於一枝筆能否提得起,初學者當面不斷的實踐中悉心體味,久之自有會悟處。

筆劃不同,筆桿傾斜的方向也不同,一般常與行筆的方向相反,如寫浮鵝鉤時,筆桿可隨勢漸向左側微斜,寫心鉤時,筆桿可隨勢漸向左上方微斜,寫戈鉤時筆桿可隨勢向前方微斜,寫橫畫發筆時,筆桿可微向右下方傾斜,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側,一起一倒,自然富有變化;

劉有定《衍極》注說:“直筆圓,側筆方,用法有異,而執和初無異也,其所以異者,不過遣筆用鋒之異耳-----欲側筆則微倒其鋒,而書體自方矣。一語道破了側鋒筆法的奧秘。

由上可知,入門練習小楷毛筆字的發筆時用點法則方,尖鋒側入則露,鉤處用側鋒則有稜角,而方露、稜角正是方筆的特點,因此所謂側鋒,即是方筆,是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

側鋒與偏鋒在形式上很相似,但即具有本質上的區差別,側鋒方,偏鋒扁,側鋒能由偏轉中,側偏鋒卻一偏到底,側鋒斜鋪時,筆身自能保持挺立之狀,一枝筆能提得起,而偏鋒露於一面,筆身僵臥於紙上,故方筆有雄強峻利之美,而偏鋒浮薄扁平之弊,雖差之毫釐,但卻有天壤之別,初學者最要留意。

轉折又是小楷入門方圓筆法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轉法圓潤渾勁,折法方勁雄強,不同的筆法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美感,折可用提翻或提頓的方法,以橫折為例,運筆右行,至折角時,用腕微向右上方翻動,將鋒提至橫畫的右上角,然後迅速於紙面上側勢一翻,使鋒面由陰面翻到陽面。

翻筆時鋒尖於紙上作一暗圈,動作極其爽利快捷輕靈,翻筆實際上就是使橫歸豎二筆吻合到自然,以不露痕跡為上,提翻後向右下作一斜橫落點,點後再迅速朝裡挫動一下,調鋒後引筆下行,或用提頓,動筆右行,將鋒輕提,然後朝右下輕頓,調兒原型再引筆下行。

折法以乾淨明利為上,如提得太高,超出畫外,每易形成扛肩,如提翻時支輪船凝滯,水墨滲出畫外,每易形成鶴膝,如提得不足,下頓太重,每易形成塌角,這都是比較常見的弊病,最要當心。

折法雖是方筆的表現形式,但寫小楷時也要注意,不可太顯露稜角,宜含蓄涵泳一些。正如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所說的:“作書要泯沒稜角,不使筆筆在紙素成板刻樣。”練習小楷時,只有泯滅那些不必要的稜角,便會產生一種蕭散自然之氣,就好比良工理材,斤斧無跡那樣,無斧鑿之痕,乃為高手。

練習小楷時,折法的整個動作是極其細微的,動作也是在極短的一瞬之間完成的,有時完全只是憑自己手腕中的一種感覺,如沒有寫大字的基礎,就很難掌握這種微妙的筆法技巧。

轉用提鋒暗轉,此法從篆書中來,所謂暗轉,即暗中取勢,轉換筆心,用腕法在轉折處,運氣提鋒,輕輕挫動筆鋒,再加上腕力的配合,使其保持中鋒行筆。

轉法以圓潤有力為上,前人常用折釵股來形容這種筆法,欲其轉折時,筆致圓融力勻,富有一種力度的彈性之美,劉熙載《書概》中說:“轉折暗過處,方知折釵股之妙,暗過處,又是留行處,行處留,乃為真訣。”

練習小楷轉肩時,要富有篆籀意度,方有靈活婉轉,圓勁古淡之致,試觀唐人臨王羲之《東方朔畫贊》小楷真跡,便可悟其筆法,如轉卸處皆成偏鋒,則輕佻浮薄之弊立見,此不可不慎。

練習小楷,貴體方而用圓,小楷體裁尚方,而筆勢要圓活,“圓者,筆法盤旋,空中作勢是也”,這是一種無形的使轉,使其筆意相連,處處能拓得開,兜得轉,則流麗活潑,生動之態,躍然紙上。

總之,練習小楷,在筆法上沒有絕對的方,亦沒有絕對的圓,過方則剛而不韻,過圓則弱而無骨,以方筆為主者,筆法要圓,以圓筆為主者,體裁要方,圓不能無遵勁峭刻之姿,方不能少靈 和婉轉之機,這樣方能達方圓並用,剛柔相濟之妙。

(三)小楷入門:尖接筆法的運用

凡小楷漢字筆畫“點”上下交際,左右相接之處,也是茂密擁擠之處,此處筆法宜虛,可用尖接法,即發筆時尖鋒側入,尖接則實中見虛,密中見疏,無窒塞擁擠之患,這種筆法,在書法術語中又稱為“鬥筍接縫法”,這是小楷筆法的一大特點。尖接有一尖接,二尖接,三尖接,,上尖接,五尖接,亦有二並遙尖接。

朱和羹《臨池心解》說:“字畫承接處,第一要輕捷,不著筆墨痕,如羚羊掛角,學者功夫精熟,自能心靈手敏。”在尖接時要注意,發筆要尖,收筆要圓,且筆意向外開拓,形成一種內疏外密的體勢,則字內間架開闊空朗,另一方而又要注意虛實的變化。

總之,小楷入門的基本筆法是筆法中漢字筆畫“點”交際的關鍵之處,筆勢的銜接,血脈的紐絡,筆意的精到,結體的茂密往往在這種細微的地方表現出來,故漢字筆畫“點”周至,起訖分明,承接映帶,一氣貫注,實是練習小楷入門的重要筆法。

朱和羹《臨池心解》說:“作字以精氣神為主,故落筆處要力量,橫勒處要波折,轉捩處要圓勁,直下處要提頓,挑 處要挺拔,承接處要沉著,映帶處要含蓄,結局處要回顧,”要練就些功夫,就當平日於窗下,一一運熟,迨純熟之極,就會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練習小楷時,心手相應,惟有神氣飛舞而己,若初學便率意信筆,漢字筆畫“點”不分,舉止匆遽,就勢必會破壞書法藝術的形式美。

(四)小楷入門:名家名作解析

歷代名家小楷字體毛筆書法作品,在筆法上極盡方圓變化之能事,如鍾繇的小楷,體裁稍扁,微雜隸意,而筆法卻方圓並用。《宣示表》以方為主,《薦季直表》以圓為主,轉折時兼用篆法,顯得圓勁古淡,顏真卿的小楷,體勢尚方,筆法多圓,在轉折時亦用轉法,雖不外耀稜角,但卻筋骨內含,富有秦漢遺意,給人以一種質樸渾厚的古拙之美。

王羲之的小楷,則以圓轉為主,篆法中含,過筆轉折處,豐實遒勁,沉勁入骨,顯得精醇粹美,含蓄蘊藉,趙孟頫、楊維楨、黃道周、文徵明的小楷,則以方筆為主,漢字筆畫“點”雖方,而筆法卻圓,體勢雖方,而筆法極圓,骨力挺勁,如干將莫邪,難於爭鋒,由是觀之,方圓實為筆法之在法。

圓筆起源於篆法,多用中鋒,方筆濫觴於隸法,兼用側鋒,小楷筆法,畫之中段,雖以篆法為主,但起止、轉折、鉤趯用側鋒者居多,這亦欲以側鋒取勢,為了求得練習起來便捷的緣故。

周星蓮《臨池管見》說:“至側鋒之法,則以側勢以其利導,古人間亦有之。”宋曹《書法約言》亦說:“偶用偏鋒亦以取勢。”這是因為側鋒筆法要比篆法的逆入平出來得便捷的緣故。

古人作小楷,從不排除偏鋒,以中鋒立骨,以側鋒取妍,筆法極圓極活,四面八方,筆意俱到,特別是以方筆為主的小楷,豈能拘拘守定中鋒為一定成法。

故豐坊《書訣》中說:“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筆法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二,側鋒居一,篆則一毫不可側也。“可知古人作小楷不廢側鋒,兼用側鋒的目的有三:一是取勢,二是取妍,三是求變化。中鋒與側鋒構成了書法筆法中一對最基本的矛盾,一陰一陽,一明一晦,從而可以主生神奇般的變化。


凌菱七號偵察室


想寫好小楷,最怕的是走彎路,所謂彎路一是憑興趣書寫,二是選帖不對,三是聽時人指點,結果臨習多年進步不大,回過頭看看原來繞圈了。學書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況。

如何寫好小楷,好的小楷作品標準是什麼,小楷和大楷、榜書在結字和用筆上有什麼區別,這些都是臨習時先要考慮的。

弄清楚這些,就知道如何選帖了,根據古質今妍,取法乎上的原則,歷代大家推崇的名帖肯定是學小楷的不二選擇,鍾繇《宣示表》王羲之《黃庭經》王寵《靈飛經》等奉為小楷孤紹,代多稱習,臨摹日廣。

現在各大美院,藝術院校書法專業開設石鼓文教學,短線,頓筆,衄挫都適合小楷書寫。

希望以上方法對你臨習小楷有幫助。

抖音:hf19981005


洪福書畫


經典的毛筆小楷書法很多。從書法史的發展來看,有鍾繇的《宣示表》《賀捷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曹娥碑》,魏碑的墓誌銘如《張玄墓誌》《元稹墓誌銘》《孟敬訓墓誌銘》《元懷墓誌》等,隋朝的《董美人墓誌》,唐朝就更多了,歐陽詢的《心經》,虞世南的《破邪論》,柳公權的《金剛經》等,元代的趙孟頫小楷也很多,如《汲黯傳》《道德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