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文/史间一壶酒

众所周知,首乌与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并称“四大仙草”。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吃了首乌而得道成仙的。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小伙伴们知道吗?哪里是白首乌的著名产地呢?那就是在江苏滨海县。滨海地处黄海之滨,气候宜人,环境独特,再加上黄河故道独特的营养丰富土层、侵蚀性海岸地域,孕育了人间的“仙草”白首乌。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白首乌的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据《滨海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境内就有农民种植白首乌,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并世代传承、沿种不息,被称为中国首乌之乡。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滨海县因东濒黄海而得名。滨海地区最早出现的建制是南宋嘉定七年(1214)著名的盐场天赐场。由于地濒黄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煮盐之利,当时沿海地区烟火点点,煎灶连连,盐业十分兴旺。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天赐场的建制给滨海留下了一个“天场”的地名,也就是现在的天场乡。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海势东迁,潮汐不至,亭场纷纷东移,天赐场盐地大多废弃。明弘治十三年(1500),天赐场并入庙湾场,属淮安府山阳县。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1966年4月,中山河以北、灌河以南早期滨海县的地区改称响水县。如果从县名来说,“滨海”其实是原来响水县的名字,响水县的前身是“滨海”,这也算是江苏地名“张冠李戴”的一桩趣事。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滨海县的县治东坎镇,初名汪家村,500多年前尚是一片水洼,因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歙县汪姓族人来此居住而得名。明末崇祯年间,现在的西街仁和镇已有街市,清朝初年街市顺救生河发展,改名为东堆、黄坡,乾隆年间兴集,始名东坎。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历史上,滨海地区土壤的盐碱化较重,是江苏东北部经济欠发达县之一。但现在的滨海县沿海滩涂资源丰富,盛产鳗鱼、对虾、鲈鱼、紫菜、海蜇等多种海产品,滨海港也成为一座岸线较深的大型天然良港。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南湖广场是滨海县的地标性景点,是滨海人散步休闲的最佳场所。当地还有一座薰衣草庄园,每年五月,满园的薰衣草竞相开放,置身其中就像步入一片花海,非常漂亮。

江苏一县,是白首乌之乡,最早是天赐盐场,名称和临县竟张冠李戴

滨海当地柳制品非常有名。在明朝朱元璋年间,农家女就开始编织针线匾、首筛梳妆篮、闺绣服饰提箱等,无毒无味,洁白如银,做工精细,纹路清晰,手感光滑,造型美观,远销苏杭。

参考资料:《滨海县志》等。喜欢文章,请点关注、收藏或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