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留迹小山村——吕梁英雄热土

想要体验“英雄吕梁”2日游的游客,首日可从太原出发到吕梁临县。临县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里镌刻了革命伟人的不朽业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临县从事革命活动。

伟人留迹小山村——吕梁英雄热土

走遍红色热土聆听英雄故事,寻访“小延安”传承红色基因。山西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英雄吕梁”,涵盖了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兴县两地的红色景区。在两天的时间里,游客可参观临县寨子山的毛主席故居,还能追寻红色足迹,来到蔡家崖的晋绥边区,在革命纪念馆里缅怀先烈,感受“吕梁精神”,体味峥嵘岁月。

伟人留迹小山村——吕梁英雄热土

第一站,游客可前往临县三交镇双塔村,中央后方委员会旧址就在那里。中央后方委员会旧址是中央后方委员会的枢纽机关所在地,是中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地标之一,是后委主要领导人叶剑英、杨尚昆驻地和中央重要机关特别会计室所在地,是重要党史(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机构旧址。

伟人留迹小山村——吕梁英雄热土

1947年3月下旬,叶剑英、杨尚昆东渡黄河,率驻延安各机关撤退前往晋西北地区。此后,从延安撤退的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3200多人陆续到达双塔村及附近村庄。中央后方委员会机关驻临县三交镇一带,叶剑英、杨尚昆住双塔村,并承担了组织中央的人员、物资供应,是中央后勤保障的重要枢纽;协助中央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是中央军委的总参谋部。

伟人留迹小山村——吕梁英雄热土

中共中央后委机关旧址东靠吕梁山脉,湫水河绕村而过。这里交通方便,东连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边区,西与陕甘宁边区隔黄河相望,是一处十分理想的屯兵之地和中转站。旧址包括7处院落,分别为中央外事组旧址、作战部旧址、中央书记特别会计室旧址与邓颖超旧居、毛泽东路居、杨尚昆旧居、叶剑英旧居、粮草院旧址。旧址于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伟人留迹小山村——吕梁英雄热土

从双塔村出来后,便来到了碛口镇。碛口,因其独特的黄河旅游资源带动了周边村的发展,这当中的寨子山,更多地在于它曾是毛泽东在1948年“战略转移”中路居的旧址。

从碛口一路向南,沿着湫水河岸就能找到寨子山。寨子山是一座极其安静的村庄,且历史悠久,古称大同镇,碛口大同碛即由此而得名。这里不仅是百里湫川南段孔道的瓶颈,还是碛口未兴起前最早的商贸集镇。

从村中留下的窑洞式四合院及精美的门楼、木窗花来看,这里也曾繁华过。据村民讲,村中能有如此别致的大院,要归功于民国时期晋西首富陈懋勇、陈懋嘉、陈晋之三兄弟。村里最响亮的建筑就是被当地人称为“三层楼”的建筑,院中院、院上院的格局很吸引人。这三层建筑明柱厦檐,设计奇巧,华丽的门楼台阁、精美的木雕石刻,向人们展示着陈家当年的富有、严谨,也透露着晋商的精明与诚信。

然而,让寨子山村民最为骄傲的是,毛泽东曾在这里居住。一路嗅着桂花香,在村民的指引下,便来到了毛主席路居的院子。

时间要追溯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央机关经陕北吴堡川口村河庙渡口乘船在碛口高家塔下里滩靠岸,入住碛口寨子山陈家大院。第二天,毛泽东一行人从寨子山启程,经临县双塔村、晋绥边区政府驻地、兴县蔡家崖等地前往西柏坡。

如今,陈家大院大门上的“望隆山斗”的匾额历经风吹日晒依旧清晰可见,毛主席路居处的那眼窑洞里,也多了寻访红色故事的足迹。

游览过临县的红色遗址后,可前往碛口古镇领略黄河美景,当天也可留宿当地,第二天再前往兴县,参观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之后返回太原。

兴县是一片激情昂扬的红色热土,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是红色延安的东大门,有着“小延安”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它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是保卫党中央的前沿阵地,也是延安与各抗日根据地联系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解放战争时期,它是中共中央和西北野战部队转战陕北的大后方。

兴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革命遗址60余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国家和山西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址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纪念馆由三个院子组成,建筑物主要是石拱窑洞、砖包大门、起脊瓦房、盖瓦歇厦等,充分体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地方民居特色。

目前,这里对外开放的原状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同志的故居、旧居,有“晋绥干部会议会址”“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旧址”及 “六柳亭”等;辅助陈列有“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室”“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展览”“贺龙同志生平事迹展览”等。

纪念馆收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为研究晋绥革命史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藏品达四千余件,其中,有毛泽东的笔砚、贺龙的文件包、林枫的马鞑子、牛荫冠的毛毯,边区军民用过的兵器、工具、衣物、粮票等,不少图片实物弥足珍贵,为全国少有或独有。

炮衣、机枪套、粗制的棉麻布制成的八路军军服、缴获的日军炮车车轮及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见证了晋绥根据地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

最后一站,兴县东会像庄上村的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陈列的烈士遗物、遇难飞机残片等文物和讲解员的讲解,为游客拼起了73年前的往事。

1946年4月8日,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又名博古),为了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进步教育家黄齐生等冒着恶劣天气飞返延安。当日下午,飞机在黑茶山遇浓雾失事,机上人员全部罹难。

祭拜烈士,敬献花篮,仰望撞机点,先烈们执着的信仰和澎湃的爱国热情让人久久不能自已。

红色兴县,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深度发掘了“晋绥精神”“吕梁精神”,凸显了兴县文化的魅力,值得红色文化爱好者到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思考、回味、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